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水石:翻身農奴想念恩人毛主席——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周年

水石 · 2024-12-29 ·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毛主席誕辰131周年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圖片

  遠飛的大雁,

  請你快快飛,

  捎個信兒到北京啊,

  翻身的農奴想念恩人毛主席。

  這首名為《遠飛的大雁》又名《想念毛主席》的歌曲,是由徐大猷、劉延記譜填詞的西藏民歌。創作于1964年,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五周年。歌曲以優美的旋律,樸實的語言,抒發了獲得解放的藏族兒女發自肺腑的心聲。

  60年來,這首歌和《翻身農奴把歌唱》《共產黨來了苦變甜》等藏族歌曲在全國傳唱不衰,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共產黨的感激與熱愛之情。

  西藏是中國的神圣領土,藏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

  歷史上,西藏長期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處于被剝削被壓迫的境地,過著悲慘的生活。是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派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幫助西藏人民推翻了反動的封建農奴制,實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換了人間,走上了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人間地獄的封建農奴制

  西藏歷史上存在的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農奴對農奴主的依附關系為基礎的黑暗野蠻的社會制度,始于10世紀,到13世紀普遍確立,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

  西藏的封建農奴制度是世界上極端反動的社會制度,其反動性、殘酷性較歐洲中世紀曾經存在過的封建農奴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制度粗暴踐踏人類尊嚴,嚴重侵犯基本人權,是極少數封建農奴主的天堂,而對占人口總數95%的西藏勞動人民來說,卻是人間煉獄。根本阻礙西藏社會發展,完全背離中國和世界進步潮流。

  西藏的封建農奴制是政教合一,神權至上,等級森嚴,踐踏人權。政權庇護神權,神權控制政權,神權與政權融為一體,共同維護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三大封建領主的統治。在神權政治下,寺廟成為集開展宗教活動、控制一方政權、實施經濟剝削、囤積武裝力量、進行司法審判等功能為一體的統治堡壘。三大領主以野蠻、殘酷的刑法維護封建農奴制度。在舊西藏通行數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確將人分成三等九級,規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級。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統貴賤職位高低而定”“人有等級之分,因此命價也有高低”“上等上級人命價為與尸體等重的黃金”“下等下級人命價為一根草繩”。地方政府、大寺廟都設有法庭、監獄,領主還可在自己的莊園私設監獄,實施殘酷刑罰。

圖片

  在封建農奴制度下,貧富懸殊,阻礙發展。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領主及其代理人幾乎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河流、河灘以及大部分牲畜。民主改革前,西藏有世襲貴族197家,其中居前的幾家大貴族,每家占有幾十個莊園,幾萬克土地(15克相當于1公頃)。十四世達賴家族占有27座莊園、30個牧場,擁有農牧奴6000多人。十四世達賴本人就擁有黃金16萬兩,白銀9500萬兩,珍寶玉器2萬多件,有各種綢緞、珍貴裘皮衣服1萬多件。占人口95%的農奴和奴隸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遭受著沉重的賦稅、烏拉差役和高利貸盤剝,掙扎在死亡線上。農奴主用差役和高利貸對農奴進行殘酷的剝削,僅當時西藏地方政府征收的差稅種類就達200多種。農奴為農奴主支的差,占農奴戶勞動量50%以上,高者可達70%到80%。藏族民諺中描寫道:“農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錢高;農奴面前三條路,逃荒、為奴和乞討。”

圖片

  位于拉薩河畔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內陳列的一張張老照片,無聲地控訴著舊西藏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三大領主”掌握著絕對權力,農奴只是領主“會說話的牲口”和“會走路的工具”。為了維護政治統治,舊西藏“三大領主”對農奴采取軟硬兼施的手段,軟的一手是用歪曲的宗教理念毒害農奴的靈魂,硬的一手是用殘酷野蠻的刑罰鎮壓農奴的反抗。不僅毒打,還剜目、割耳、斷手、剁腳、抽筋、剝皮等極其野蠻殘忍。82歲的巴桑老人說,自己就是農奴出身,9歲前被農奴主倒賣了3次,價格還不如一頭驢。為防止巴桑逃跑,農奴主甚至還給年幼的她戴上了腳鐐。

圖片

  極端反動、腐朽的封建農奴制把西藏經濟和西藏人民生活逼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據史料記載,在元代,西藏人口尚有100萬左右,而到民主改革前的西藏人口僅有115萬,在近700年的時間里,西藏地區人口僅增加10多萬。曾經擔任噶廈噶倫的阿沛·阿旺晉美曾哀嘆,再這樣下去,貴族們恐怕連生存也難以維持了。

  毛主席派金珠瑪米砸碎農奴身上的鎖鏈

  新中國剛建立,黨中央毛主席就高瞻遠矚,把解決西藏問題擺在了國家統一的戰略層面上思考,進行了具體部署。

  噶廈,也就是當時的西藏地方政府機構,并不甘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特權,他們一方面抓緊時間加強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勾結西方勢力,企圖在解放軍未到來之前,把西藏從祖國的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新中國成立后僅一個月,噶廈就用拉薩電臺,以所謂的“西藏外交局”的名義,致電毛主席,明確表示不希望解放軍入藏。

  面對封建農奴主的殘暴統治和反動勢力的分裂行徑,西藏上層愛國人士和各地的藏族同胞紛紛呼吁早日解放西藏。新中國成立當天,十世班禪致電中央政府,請求中央“速發義師,解放西藏,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在西藏頗有聲望的藏族學者喜饒嘉措發表談話,譴責帝國主義策劃拉薩當局進行所謂“獨立”的陰謀。1950年初,藏族農牧民、青年、婦女和民主人士代表百余人在已經解放的蘭州集會,要求解放西藏。

  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和西藏地方的嚴峻局勢,1949年11月23日,毛主席就解決西藏問題致電彭德懷,并告賀龍、習仲勛、劉伯承、鄧小平,指出:“經營西藏問題請你提到西北局會議上討論一下。西藏問題的解決應爭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登上北上的火車前往蘇聯訪問。在途中,他用鉛筆在便簽上起草了一封致中央的電報,明確表示:“印、美在打西藏的主意,解放西藏的問題要下決心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否則夜長夢多”。

  毛主席還與彭德懷、賀龍、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同志,多次通過電報研究進軍西藏的問題。

  黨中央確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派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十八軍為主力進軍西藏。1950年1月24日,經中共中央批準,成立以軍長張國華為書記,政委譚冠三為副書記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籌劃進軍和經營西藏的工作。

圖片

  與此同時,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來北京商談和平解放西藏事宜。但當時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攝政大扎·阿旺松饒等人,在外國勢力支持下,在西藏東部昌都一線調集藏軍主力,布兵設防,企圖以武力對抗。針對西藏地方政府關閉和談大門,企圖阻止西藏解放的情況,黨中央確定了“以打促和”的目標。1950年10月6日,昌都戰役打響。在當地藏族群眾的支援配合下,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贏得勝利。此役讓西藏上層統治集團進一步分化,愛國進步力量開始占據上風,和平談判的大門由此打開。

圖片

  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廈政府派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到北京談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協議,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贊成和擁護。5月24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設宴,款待雙方代表,慶祝《十七條協議》簽訂成功。

圖片

  《十七條協議》的生效,宣告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西藏人民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國大家庭里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要使《十七條協議》有效落實,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堅強后盾。根據《十七條協議》,解放軍從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個方向向西藏挺進。一場舉世矚目的歷史壯舉,由此拉開了序幕。

圖片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稱為是“只有藏地雄鷹才能飛過的地方”。當時,內地到西藏山高路險,既沒有公路,也沒有驛道,只有人走馬背的茶馬古道。加上內地人有高原反應、氣候多變、經常暴風雨雪襲擊等困難重重。解放軍指戰員不畏艱險,以“讓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的堅強決心向西藏進軍。

圖片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內,珍藏著一張1950年3月7日,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第十八軍軍長張國華在四川樂山召開進軍西藏誓師大會上講話的照片。仔細看,會場的一角還站著一名女童,這是張國華的女兒。張國華在作動員時說:“今天我把我女兒帶到會場,就是要表明我的態度。不但我要進藏,我老婆要進藏,就是我的女兒,也不留在內地,也要跟我們一道進軍西藏!”全軍指戰員發出了“把五星紅旗插到喜馬拉雅山上”的豪邁誓言。后來,他的女兒在行軍路上因病去世。

  史料記載:解放軍在進軍中,翻越 4000米以上雪山12座,橫渡金沙江怒江等大小江河數十條,最艱苦的行程是從怒江、邊壩到太昭與拉薩河谷之間、不但山高水急,特別是通過窮八站前后這一段路程中,連續翻越丹達山魯貢拉、冷拉山等4座6000 米以上的大雪山。攀登重重高山峻嶺,穿過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草原、沼澤地,戰勝高寒缺氧、雨雪冰雹、饑餓疾病等重重困難騾馬極度疲勞,因草料不及,死亡三分之二;隨軍運輸的牦牛隊距離本隊更遠后方補給接濟不上,部隊在半饑餓的狀態下行軍,干部戰士體力急劇下降加之高山缺氧,呼吸困難。疲勞、饑餓、高原病時刻威脅著每一個人的生命,前后有10多名干部戰士長眠在進軍征途中。最終,第十八軍頑強地跋涉1500公里,勝利完成了大進軍的任務。

圖片

  從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人民解放軍各路進藏部隊先后到達拉薩,進駐(抵)太昭、江孜、日喀則、山南隆子宗、亞東、察隅、改則等地,結束了西藏4000多公里邊境線上長期有邊無防的歷史。

  解放軍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用了4年時間,修通了長達2000公里的康藏公路,同時也付出了4963名戰士犧牲的代價。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成為了進出西藏的兩條大動脈。 為解放西藏和建設西藏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圖片

  西藏和平解放后,按照《十七條協議》規定:西藏落后的社會制度必須改革。中央人民政府考慮到西藏歷史和現實的特殊情況,對西藏社會制度的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態度。“十七條協議”規定,這種改革中央不加強迫,由西藏地方政府自動進行。但是,西藏上層統治集團中的一些人根本反對改革,試圖永遠保持農奴制,以維護既得利益。他們蓄意違背和破壞“十七條協議”,在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變本加厲地進行分裂祖國的活動。1959年3月10日在拉薩發生的全面武裝叛亂。解放軍在忍無可忍、讓無可讓的情況下,于當日上午10時奉命進行反擊。在藏族愛國僧俗人民的支持下,僅用兩天時間,就徹底平息了拉薩市區的叛亂。以后又平息了叛亂分子長期盤踞的山南地區的叛亂。流竄于其他地區的叛亂武裝也相繼瓦解。

  1959年3月28日,周恩來總理發布國務院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領導西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從此,維系千年的封建農奴制度土崩瓦解,西藏百萬農奴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真正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圖片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藏族群眾說,是毛主席派金珠瑪米(金珠的漢語意思是拯救苦難的菩薩,瑪米的漢語意思是兵,金珠瑪米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兵的意思。在解放軍解放西藏后整個稱呼就成了解放軍的專有稱呼,沿用至今。)砸碎了農奴身上的封建農奴制鎖鏈,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獲得了自由新生。

  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平息叛亂以后,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運動,這是西藏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西藏從此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藏舊的社會制度,百萬農奴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西藏開始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

圖片

  ——徹底解放農奴和奴隸。壓迫西藏人民數百年的西藏地方政府及其所屬的軍隊、法庭和監獄被解散,舊西藏法典及其野蠻刑罰被廢止。宣布解放農奴和奴隸,廢除人身依附關系,廢除農奴主放給勞動人民的高利貸債務。百萬農奴生命安全和人身自由不再遭受農奴主的強迫勞動和非人待遇。不再被作為農奴主的個人財產加以買賣、轉讓、交換、抵債,不再被農奴主強迫勞動,獲得了人身自由等一系列人權。

圖片

  ——廢除封建農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被一律沒收,分配給農奴和奴隸;未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由國家出錢贖買后,分配給農奴。百萬農奴第一次成為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主人。在民主改革中,農奴和奴隸共分得土地約280多萬克(約18.67萬公頃)。

  ——廢除反動社會制度。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實現政教分離;廢除生產資料封建領主所有制,確立農牧民個體所有制;廢除對“三大領主”的人身依附,使農奴和奴隸獲得人身自由。國家明令規定切實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和愛國守法的喇嘛寺廟,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不受干涉,廢除寺廟在政治、經濟上的一切封建特權。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改變了藏傳佛教神學思想的壟斷局面,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圖片

  ——人民當家作主。1961年,西藏各地開始實行普選,昔日的農奴和奴隸第一次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選舉產生西藏各級人民政權,一大批翻身農奴和奴隸擔任各級領導職務。1965年8月,西藏縣鄉選舉工作完成。9月1日,西藏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開幕,西藏自治區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首任主席。西藏開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通過農牧業社會主義改造,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圖片

  ——開辟西藏發展的光明道路。西藏平叛及民主改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偉大貢獻,實現了西藏社會制度的歷史性跨越,使西藏百萬農奴和奴隸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多方面實現了翻身解放,民族團結不斷加強,有效促進了西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西藏的現代化建設開辟了光明道路。1965年,全區糧食產量達到5.8億多斤,牲畜量發展到1800萬頭,與1958年相比,分別增長88%和54%。公路里程達到1.5萬公里,90%的縣通了汽車;廠礦企業從無到有,發展到70多個;中小學發展到826所;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到193個;全區少數民族干部也發展到16000余人。全區群眾都把這個時期稱為西藏的“黃金時代”。當年9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過去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的西藏社會,在短短的幾年中就跨過了幾個世紀的歷程,從封建奴隸社會,經過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飛躍,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奇跡。”

  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適應新形勢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推進了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承接著民主改革以來的西藏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緊密契合新時代發展需要,制定了新的治藏方略,實施了惠及西藏人民的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不斷推進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392.67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9.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983元,比上年增長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1900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924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9個百分點。這些經濟指標,均列全國首位。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5.2%)高4.3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一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5.1%)高1.4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一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7.7%)高1.7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一位。西藏曾經是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6.6萬人從山高地遠的苦寒之地搬遷到河谷城鎮安居樂業,西藏與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民主改革讓百萬農奴站了起來,徹底改變了命運,走上了人生新路。

圖片

  熱地,這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從農奴到國家領導人的傳奇人生,生動地折射了半個世紀以來西藏百萬農奴命運轉折的壯闊歷程。“熱地”一詞,在藏北牧區方言里的本意是“孩子頭發臟得粘成了片的樣子”。由此,不難想像少年熱地的生存狀況。當年,他給當地部落頭人、牧主、活佛當過傭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吃上一頓飽飯。他的一個小弟弟就活活餓死在母親懷里。是和平解放,讓熱地感受到了溫暖;是民主改革,讓熱地獲得了新生。他參加了工作,上了學。1961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邊疆民族地區的代表和學生,其中就包括正在北京學習的熱地。在黨的關懷下,熱地逐步成長為西藏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

  民主改革前,格桑家里欠了貴族700多公斤青稞,一年要支付高達三分之一的利息。當年還不上,第二年又得接著借、再接著還。是民主改革,給格桑和他的一家帶來了希望。這位昔日的農奴,如今已是西藏日喀則地區亞美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下屬8個控股企業,產品包括地毯、卡墊、民族服裝、唐卡繪畫等200多種。2009年1月,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設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決議。作為百萬翻身農奴中的一員,62歲的藏族民營企業家格桑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為自己及百萬農奴解放而設立紀念日的議案舉手贊成。

圖片

  次仁拉姆出生在山南地區的一個農奴家庭,6歲時就給農奴主干活,經常遭受主人的毒打。民主改革后,次仁拉姆帶領村里最貧困的11戶昔日農奴成立了“窮棒子互助組”。一年下來,不僅糧食自給,還有了余糧。他們賣掉余糧,買了更多的牲畜和鐵鍬等生產資料。此后,次仁拉姆當過鄉黨支部書記、擔任過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并作為翻身農奴的杰出代表,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在藏語中,‘次仁’是長壽的意思,‘拉姆’是仙女。次仁拉姆說,過去,我不過是一個苦命的農奴,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才真正成了長壽仙女。”“從一個農奴成為國家的干部,參與國家管理,參與自治區重大事項的審議,對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讓我深深體會到西藏新舊社會兩重天!”

圖片

  多吉,一個農奴的兒子,中國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靠政府資助,多吉一家8個孩子有4個取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多吉大學畢業后,赴意大利和美國的高等學府深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地熱專家,取得了令中國乃至世界同行欽佩的輝煌成果。在美留學期間,經常有人以良好的科研條件和豐厚的待遇,勸說多吉留在美國。但每一次,多吉都會說:“我的心在青藏高原,那里是我的家。”“我們家孩子現在取得的成就,是做農奴的父親,當年怎么也無法想象的!”

圖片

  農奴貢布,從10歲至23歲,一直在為莊園干活。早上給莊園主家人倒尿壺,晚上再把尿壺準備好。晚上再給馬喂草,有時困了就和馬一起睡。馬的脖子上有個鈴鐺,如果管家晚上沒有聽見馬吃草時搖晃鈴鐺聲,第二天就要罵人,有時候還會毆打喂馬的人。民主改革后,翻了身的貢布加入了登山隊。1960年5月25日貢布和王富洲、屈銀華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峰頂,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珠峰北坡登頂的紀錄。這位藏族登山英雄說,民主改革改變了我的一生。沒有黨中央的關懷,就沒有我們西藏百萬農奴的今天!”。

圖片

  表演藝術家、原西藏話劇團原團長旺堆,曾經是一個農奴。他一生中經歷過3次逃亡:從領主家逃到寺廟當僧人,再脫掉袈裟逃到一個農場,又從農場逃到內地謀生。民主改革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使他從一名農奴成長為國家一級演員。1963年,在中國第一部西藏題材的影片《農奴》中,旺堆扮演男主角農奴強巴。這一年,他剛剛30歲,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僅僅1年。他感慨地說:“沒有黨的關懷,哪有我的今天?在舊西藏,不要說演電影,就是活下來都不容易啊!”

圖片

  “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邊,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這是經典電影《農奴》的片尾曲,用動人的旋律唱出了西藏人民對共產黨毛主席的滿懷深情。

  西藏人民永遠感恩毛主席

  在雪域高原,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邊遠的農牧區,人們對于毛澤東主席的感情特別深。毛主席離世快50年了,藏族人民對毛主席的熱愛更加醇厚,對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像雅魯藏布江川流不息。

圖片

  扎桑是西藏農奴的后代,是西藏那曲地區體育局干部。如今五十多歲的他,在“紅色收藏”的路上已有30余年。他的胸前總是佩戴著鮮艷的毛主席像章。在他的家中,還有著數以萬計的毛主席像章、插畫及相關圖書雜志、十八軍入藏紀念章、川藏公路通車的毛主席像章、記錄西藏民主改革三十周年的《西藏主人》等諸多紅色藏品。為了收集這些東西,他花費了十幾萬元。他說:“現在的幸福生活來源于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我的收藏源于對毛主席和共產黨的崇拜之情”。

圖片

  在藏區,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也絕非扎桑一人。拉薩,有一個專門的毛主席像章紀念館,其中陳列著大量的藏品。每到假期,都會有為數眾多的群眾和學生,到這里瞻仰。藏區的人民代表,如今還保留著佩戴毛主席像章開會的習慣。這種在內地已經不再流行的紀念方式,在藏區仍然風行。

圖片

  除了像章之外,藏民還喜歡在自己的家中,掛毛主席的畫像。他們將這些畫像當成佛龕一樣,裝裱供奉起來。在幾年前的地震中,有藏民將毛主席的塑像帶入地震棚,并且對其燒香祈禱。那曲班戈普保鄉牧民丹增,家里的客廳滿墻是毛主席畫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巨大絲綢畫,上面繡的毛主席六十年代形象臉龐豐潤,和藹可親。當問他為何現在還掛毛主席像時,旦增說:“我家以前一無所有,是毛主席讓我們農奴翻了身,讓我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實在是感謝毛主席、共產黨。”旦增是普保鄉的富裕戶之一,他家牦牛20多頭,羊120多只,還在縣城開了一家商店,以百貨為主的商品價值達五萬多元。班戈縣縣長扎南說,不僅是班戈縣,可以說整個那曲地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牧民在家里都供奉“毛主席”。

圖片

  藏區有許多關于毛主席的景觀。在西藏阿里地區首府噶爾縣獅泉河鎮北山坡上,有“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這五個巨字長200多米,寬56米,高53米,相當壯觀。當地群眾稱北山坡為“萬歲山”。這是1967年,當地軍民為了表達對毛主席的熱愛之心而修筑的。當時,有數千名干部和解放軍戰士參與了鑄字工程。2005年7月6日,阿里地區文化局申報的"毛主席萬歲"基尼斯之最取得成功,獲得了紅色巖石堆石砌漢字基尼斯之最證書,成為阿里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基尼斯之最的瑰寶。

圖片

  在西藏,崇敬毛主席是一種社會共識。在藏族人的心目中,毛主席是文殊菩薩轉世,是拯救他們的真正“活佛”。許多老百姓將毛主席當作菩薩來崇拜,希望他能保佑自己一生平安。

  一位藏族學者說,毛主席生前從來沒有把自己當神,也反對神話自己。但藏族人民卻把他像佛一樣敬著。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漢族人,能讓藏族人這樣像神一樣供著的。所有這一切都是自愿的,是一種真摯樸素的感情,是對共產黨毛主席的感恩之情。

圖片

  每逢毛主席誕辰、逝世日和重大節日的時候,藏族的干部和群眾都開展紀念毛主席的活動。

圖片

  阿沛·阿旺晉美曾經擔任噶廈噶倫和西藏與中央談判的首席代表,他堅決反對西藏獨立,支持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后,他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西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為西藏的解放和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在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時,他發表了《永記毛主席的恩情》的紀念文章,回憶了多次受受到毛主席單獨接見并聆聽他老人家親切教誨。阿沛·阿旺晉美滿懷深情地寫道:毛主席對西藏人民的關懷,在西藏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我要向西藏的后來人說,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前進,西藏就會日趨興旺發達,成為人羨己樂的社會主義樂園,藏族就會躋于先進民族之林。

圖片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藏族人民以各種方式進行慶祝活動。慶祝西藏取得的輝煌成就,感恩毛主席共產黨。西藏群眾代表、藏族老黨員旦增在慶祝大會的發言中講:鄉親們都說,黨的恩情比海深,黨的政策暖人心,黨的恩情說不完。毛主席讓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習主席讓西藏人民脫貧奔小康。達賴妄想讓西藏回到以前老百姓當奴隸、他們當老爺的舊時代,我們要堅決斗爭,決不能再讓任何人破壞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像擁護愛戴毛主席一樣擁護愛戴習近平總書記。感黨恩,一心一意聽黨的話跟黨走。

圖片

  2024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48周年。西藏社會各界群眾自發在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館每年舉行紀念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愛國人士,包括毛家兒女代言人,中國軍地融合科學研究院、中華毛氏宗親交流促進會、毛主席思想研究中心的代表,湖南商會、陜西商會的代表和西藏各族群眾一起,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為黨、為人民、為國家建立的豐功偉績。一些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藏族青年也了參加活動。他們依舊崇拜這位偉人。他們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毛主席在西藏人民的心目中依舊偉大。

圖片

  才旦卓瑪是翻身農奴歌唱家,她見證了西藏農奴翻身解放和新西藏的發展歷程。她1937年6月出生于西藏日喀則一個農奴家庭里。出身第二天農奴主就到她家登記,從此她就成了小農奴。西藏和平解放,進行民主改革后,才旦卓瑪和百萬農奴一起獲得了新生。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則文工團當學員。1957年8月至12月,在西藏公學預科學習。1958年底到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從師著名聲樂教育家王品素教授。上世紀60年代,她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里演唱了歌曲《百萬農奴站起來》,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和夸獎。才旦卓瑪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演出,都以真摯的感情歌唱《遠飛的大雁》《共產黨來了苦變甜》《毛主席的光輝》《翻身農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歌曲。2005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12周年,才旦卓瑪率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演員到毛主席家鄉韶山參加紀念活動,她滿懷深情地演唱歌頌毛主席的歌曲。她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永遠銘記共產黨毛主席的恩情。

圖片

  太陽啊霞光萬丈,

  雄鷹啊展翅飛翔。

  高原春光無限好,

  叫我怎能不歌唱。

  毛主席呀紅太陽,

  救星就是共產黨,

  翻身農奴把歌唱,

  幸福的歌聲傳四方。

  從西藏人民心田流淌出來的優美動人歌曲,響徹雪域高原,傳遍神州大地,流芳人間百世。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2. 愈演愈烈的失業潮
  3. 致某大v,別以你塵土的境界去嘲笑豐碑。起碼還要講點基本的孝道吧?
  4. 別給上位者泛濫的同情
  5. 顏色革命風暴來襲,我最擔憂的仍然是中國能否守住自己的城墻!
  6. 毛主席選接班人的標準之一:學問少!
  7. 一百多年來反孔和尊孔的斗爭
  8.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謬論嗎?
  9. 蘇聯模式錯在用舊的生產關系束縛了新興的生產力
  10. 全國2843個縣的老百姓都是“刁民”?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3. 現在上班,真的有種當漢奸的體驗
  4. 歐洲金靴|我們就認毛主席
  5. 毛主席誕辰日,誰給山西大學的狗膽?
  6. 張志坤|毛主席晚年心境為何蒼涼
  7. “白卷英雄”張鐵生既是毛澤東時代也是后毛澤東時代的英雄
  8. 王老板還能幸運幾時
  9. 元龍:胡漢三回來了,毛主席和紅軍沒回來,怎么辦?
  10. 新冠爆發5周年總結,禍國殃民的專家名利雙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3.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4.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5.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6.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7.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8. 王泰俊:黨建以掙大錢為目的,就是政治投機
  9.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10. 孔慶東:賈平凹的病相
  1. 毛主席從未遠去,一直都在!他早已與我們血肉相連!
  2. 李慶科逝世 | 國產萬噸輪與洋奴哲學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談談俄烏沖突問題——左翼能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什么?
  5. 你長大了想干什么?祖國的花朵這樣說!
  6. 毛主席誕辰日,誰給山西大學的狗膽?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日韩精品卡通动漫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