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刃向更弱者”的事件頻發。珠海體育場血跡未干,宜興校園又灑滿鮮血。此前蘇州、深圳的日本人學校,中關村三小校門前的慘劇并未遠去。
再用 “孤立事件”、“偶發事件”來解釋,只能是自欺欺人了。
對于任何一個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來說,需要思考如下問題:
一, 這類事件社會根源何在?
二, 為什么行兇者不選擇“冤有頭,債有主”,而是“抽刃向更弱者”?
三, 如何正確對待不公?
第一個問題,答案是明確的。具體到宜興校園案,職業學校以實習之名“賣豬仔”的惡行,長期以來并未得到遏制。流水線上普通打工人生存環境已夠惡劣,學生工的處境更是惡劣透頂:部分學生工工資只有普通員工的一半、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加班卻一點也不少。
流水線上普通打工人的惡劣處境是資本“逐底競爭”,即社會對勞動力市場監管不力,老板們互相“比爛”造成的。
學生工們惡劣透頂的處境,又疊加了超經濟剝削因素:一紙畢業證成了學生們的最佳軟肋。案發的無錫工藝職業學院,2017就有網友反映該校存在以畢業證要挾學生,強制學生去指定廠子實習情況,八百一個月的工資,整整干了七個月!即便以3000元/月的工資計算,一個學生頭上就被額外壓榨了15400元!
更加嚴重的是,學生工未年人比重較大。除了經濟上的殘酷壓榨,實習工廠往往無視這些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強迫孩子們加班,導致慘劇頻發:2020年11月,山東省沂水縣職業學校一16歲的電氣工程系學生,經學校安排在江蘇省昆山市的恒源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實習時樓身亡,警方稱疑因“有心理問題自殺”,但媒體調查發現實習中有強制加班的情況。(人民網:職校學生實習墜亡事件背后,http://edu.people.com.cn/n1/2020/1104/c1053-31918280.html)
2022年1月,云南某職業學院護理專業學生楊林與100多名同學,經學校組織到江西南昌一工廠干體力活,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實習。2月初,楊林因連續夜班且工作超12小時身體不適多次請假,但廠方一直以沖刺產量為由不予批準。2月11日,年僅17歲的楊林因呼吸衰竭死亡。(新華網:“沒身份”的實習生權益誰來保障,http://www.news.cn/2023-04/12/c_1129514072.htm )
孩子們的鮮血,已經使我們不忍直視。還有更加荒誕不經的事發生在孩子們身上。
2023年9月,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美容美發專業2021級女生王糖霏(化名)向媒體自述,從今年7月1日開始,她到重慶永琪護膚造型湖津支路店實習時,被安排為男顧客按摩,后來還需為男顧客洗澡、按摩生殖器三角區進行前列腺保養。她曾于7月15日向班主任老師,后不了了之。(澎湃新聞:重慶開州區教委主任回應“職校女生實習時為男賓洗澡”:成立專班調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93866)
2023年9月12日澎湃新聞報道,2016年至2018年期間,十多名常德海乘職業學校畢業生經由學校推薦赴菲律賓,從事游戲推廣工作。回國幾年后,陸續有涉案學生被以“開設賭場罪”網上追逃,并有學生已領刑。多名涉事學生提到,自己是通過學校赴菲律賓工作,當時對于即將從事的違法犯罪活動并不知情,且當時剛滿18歲,涉世未深,不懂法律,所得收入也不高。但他們最后卻因“開設賭場罪”留下案底。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十分清楚。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行兇者不選擇“冤有頭,債有主”,而是“抽刃向更弱者”?
這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高度相關。為什么有人選擇“抽刃向更弱者”,除了這些人性格偏激、沖動、自私等個人性格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個社會就是這么教他們的!
“冤有頭,債有主”,是一個理想的法治社會應有的規則。然而,一個逐底競爭的市場社會的現實規則,卻是赤祼裸的弱肉強食, 叢林法則。
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就是“抽刃向更弱者”么?
叢林法則的受益者,那些光鮮亮麗的“成功者”,與這些弱勢的“抽刃向更弱者”相比,區別僅僅在于,他們更善于利用法治漏洞,更了解強弱之勢,更精于趨利避害。他們用無形之刀“抽刃向更弱者”時,基本不用付出什么代價!
法治漏洞是明顯的。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便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2022年1月,更有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修訂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針對當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強制實習、從事與專業學習無關的簡單重復勞動、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等問題,進一步劃定了“紅線”。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規定》涉及相應底線的法律責任不明確,或者十分輕微;缺乏監察執法的督促機制,勞動監察部門與教育行政部門互相推諉扯皮;學校、勞務公司、用工單位相互串通以逃避監管;實習生則處于極度弱勢地位,沒有社會經驗,軟肋被人拿捏,職校學生家庭一般也不會有什么背景。強弱對比嚴重失衡,部分學校、中介和用人單位就勾結起來有恃無恐,肆意妄為,基本不用承擔什么后果。
年輕的甚至尚未成年的學生們剛踏上社會,就被惡狠狠地上了一課。而之前課堂上所有關于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的說教,在現實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虛幻的大廈瞬間轟然倒塌。當他們年輕幼稚的心靈看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希望時,他們能看到并理解的規則恐怕只有一個: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我們說弱肉強食與“抽刃向更弱者”的邏輯相通,絲毫沒有為濫殺無辜行為開脫的意思。我們對本不應屬于人類的野蠻的叢林法則感到無比憤恨。
這就涉及第三個問題了,如何正確對待不公?
對此,自古以來就有兩種思路,或者說兩種傳統文化:
一種是主流的傳統文化,以儒家為代表,以維護封建倫理秩序為目標,為歷代統治所青睞,成為治世的工具。在封建倫理本位之下,犧牲個人權利換取社會“和諧”成為可歌可頌、顧全大局的行為。在這種文化秩序之下,權利意識淡薄,受壓迫者往往選擇逆來順受,隱忍,唾面自干是常態。法治成為擺設,無訟就是良政。太平盛世的假面下到處是助紂為虐、欺軟怕硬。“抽刃向更弱者”就是欺軟怕硬在底層社會的表現。
另一種是勞動人民的傳統文化,相信冤有頭,債有主,俠義精神在民間流傳。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棄,雖萬金將于我何干。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勞動人民樸素的正義觀。
所以,傳統文化也是分階級的。有剝削階級的傳統文化,有勞動人民的傳統文化。勞動人民的傳統文化往往處于被否定、被打壓的狀態,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我們不能一提傳統文化想起孔老二。勞動人民創造了更為璀璨的傳統文化。
統治階級弱肉強食的傳統文化,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引用過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資產階級社會所固有的競爭就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抽刃向更弱者”其實是這種傳統文化的必然產物。
相反,冤有頭,債有主,不濫殺無辜,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剝奪剝奪者”,就是社會主義革命,這是第二種傳統文化的邏輯延伸。
可笑的是,幫閑們一方面指責濫殺無辜的行為,一方面又稱這種行為是受“激進意識形態”影響。放屁!哪種左翼“激進意識形態”鼓吹濫殺無辜了?
國民黨反動派愚弄人民群眾,說共產黨人共產共妻,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可是,共產黨軍隊卻是天下最仁慈的軍隊,不殺俘不虐俘,甚至連罪惡滔天的日本戰犯、國民黨戰犯也不殺,并對他們進行了成功的改造。你們這些反動透頂的幫閑,能不能不再拾國民黨反動派的牙慧,免得貽笑大方,丑態百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