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武漢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通報稱:接舉報人提供關于湖北良品鋪子公司涉嫌委托生產的“酸辣粉未檢測出紅薯淀粉”“桂香堅果藕粉檢測出木薯基因”線索,已立案調查。
3日,打假博主“松哥打虎” 聯合 “賞金獵人灰燼”,發布視頻曝光良品鋪子多款產品配料表造假,其中包括藕粉中摻雜木薯淀粉、酸辣粉中未檢測出紅薯、木薯、馬鈴薯等“粉”類成分;曝光視頻還顯示,打假團隊到良品鋪子公司維權的過程中遭遇公司工作人員搶奪設備、毆打團隊人員。
良品鋪子客服表示公司目前核實到沒有打人行為,并已向公關機關反饋,公安已介入處理;同時還稱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公司及生產商于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屬地監管部門已對相關產品抽樣并開展調查。
松哥打虎最新發布視頻稱,警察到場1個小時了,良品鋪子當著警察的面搶奪設備,毆打團隊人員,然后團隊被帶到派出所做筆錄,良品鋪子派了2個人去做筆錄。
松哥打虎團隊要求公開執法記錄儀內容,以證實警察在現場的執法行為是否存在不當之處。
以上是這起事件的大致經過以及各方表態,這里涉及到三方:松哥打虎團隊、良品鋪子、執法人員。這件事情如果得到如實調查,徹底深究下去,至少有一方得“進去”了吧?
“松哥打虎”團隊不是第一次“驚動各方”了。例如,今年8月松哥打虎發布視頻稱自己舉報黑龍江某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場的市監局執法人員消極應對,還與其發生口角。當地市監局宣布對涉事執法人員撤職調查。
當時有媒體評論稱,“咆哮式”維權有可能涉嫌擾亂了商家正常的經營秩序;通過“咆哮式”的夸張維權方式,并不是為了所謂的正義,而是為了吸引粉絲的關注實現自身的利益。
這次,央廣網的評論文章引述相關人士的說法,稱“應約束牟利性打假”:
在經歷了“鐵頭敲詐”事件之后,相信很多網友已經知道,打假博主們的確不是真在無私“做公益”,而是以此吸粉、獲取流量,然后,再通過直播帶貨實現變現,極端一點的,就像“鐵頭”那樣劍走偏鋒、直接對商家進行敲詐。
但是話說回來,那些被打假博主盯上的商家,真有一個是無辜的嗎?
“鐵頭”這樣的打假博主并不是他們自詡的“懲惡揚善”,而更像是在“以惡治惡”;而“松哥打虎”團隊也不是第一次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和爭議了,但凡他們有一次想越過“流量變現的渠道”直接敲詐商家,或者通過假科普或者造假栽贓來打假,都很容易把自己送進去。
具體到這一次松哥打虎打假良品鋪子,看樣子是做了充足的功課,現場帶了顯微鏡和檢測報告。
但是,央視網的評論文章引述某食品產業專家的說法,稱“顯微鏡只能根據顆粒的形狀和外觀進行初篩,但并不能作為判別是否為木薯成分,需要通過更專業的基因檢測。”專家還說,國家標準對純藕粉和速溶藕粉中典型藕淀粉顆粒含量的要求是不小于50%。
也就是說,即便良品鋪子的藕粉摻雜了其他成分,也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頂多是未在配料表標注,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筆者想問的是,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的問題應不應該被追究責任呢?
此外,松哥打虎團隊打假的酸辣粉,還真有基因檢測報告。不知道央廣網采訪的某食品產業專家為何對此避而不談。
酸辣粉里沒有紅薯、木薯、馬鈴薯成分,那這個粉是拿什么做出來的呢?這恐怕還真得好好解釋一下了。
良品鋪子堅稱“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最后的結果,要么松哥打虎團隊出具的檢測報告作假或者他們在其他環節造假以栽贓良品鋪子,那么活該他們進去;要么良品鋪子的這兩款商品確實存在相關問題。
如果是后一種結果,那就不僅僅是良品鋪子應該受到處罰了,市場監管部門恐怕也得擔責吧?送檢的產品是認真檢測了還是只“走走形式”?市監部門日常對市面上銷售的商品有沒有食品安全及產品質量方面的監管責任和義務?
此外,松哥打虎要求公布執法記錄儀視頻,筆者認為這個要求合理合法。如果真的存在當著警察面毆打、鎖喉和搶奪設備的行為,這就涉嫌尋釁滋事和搶劫罪了,恐怕不能只是行政處罰了事吧?另外,現場處置的執法人員,是不是也該被追究責任呢?
良品鋪子也算是行業內的知名的零食品牌了。事情鬧到這一步,不僅關乎良品鋪子的企業聲譽,更關乎消費者對整個食品行業的信任。
無論是為了良品鋪子,還是為了廣大消費者,這件事都不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后筆者還是那句話:監管部門如果真的能夠凈化市場,早就沒有打假博主們存在的土壤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