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陳先義:說說“餓死不討米,屈死不告狀”

陳先義 · 2024-11-05 ·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老話屈死不告狀,不是無狀可告,而是告不起狀,或者找不到真正考慮老百姓民生的像包公那樣的政府官員。

  這又是一句從萬惡的舊社會傳下來的老話,在我們中原流傳甚廣,特別是老年人都懂這個話里的含義。為什么?因為萬惡的舊社會,還有一句話流傳,叫做“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沒錢,打什么官司?告什么狀?所以屈死也不要告狀。在北宋年代,朝廷中出了個鐵面無私的包公包文正,被民間當作神一樣的世代傳說,他那三口大銅鍘,百姓一看就覺得過癮。它既是歷史的真實,也是平民百姓對官場清明的一種向往。這個故事再加上百姓世代演繹,成為神話一樣讓老百姓表達對司法公正的向往和期盼。

  “餓死不討米,屈死不告狀”這句流傳千年的話,今天說餓死不討米,恐怕很難做得到了。因為老話里還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可在平民百姓眼里,還是活著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家鄉蘭考,在最為困難的那個六十年代,除了縣城吃商品糧那些城里戶,農村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要過飯。為了活著,要飯不丟人那。現在蘭考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你去問問,大部分都要過飯,沒幾個沒有要過飯的人。今天不一樣了,徹底解決溫飽問題,吃飯不再是問題。

  但是,這后半句話“屈死不告狀”,卻依然是問題。這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這些年卻成了問題,這樣一句千年古訓,卻忽然又在鄉村城市又開始流傳,死灰復燃,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對各級公檢法來說,這的的確確是一種無情嘲諷。老百姓怕告狀打官司,或者打不起官司,已經成為百姓心照不宣人人都懂的心里話。

  我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我第一次聽到“餓死不討米,屈死不告狀”這句話,還是從我的老家一個鄰居那兒聽到的。這老鄰居在我們家鄉是著名的鄉間老師,屬于秀才先生,教語文那是一把好手。全縣老師聽過他示范課。因為那時他家住在鹽堿地,寸草不生,而一里外的黃河古堤,就是淤泥黃沙地,當時群眾都想遷居大堤上,因為那是沒用的廢堤。可就是沒帶頭的。我這位鄰居老師覺得這是不屬于開荒的沙崗,用來居住正合適,就找到縣鄉有關部門通融一下,批準同意了,于是他用畢生積蓄蓋了三間瓦屋。原來的房子已經拆掉了。這樣一帶頭不打緊,村子人都開始往大堤上涌動蓋房搬家。沒想到一天夜里,來了一伙黑衣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稀里嘩啦把這位帶頭的鄰居老師的房子推平了。人家是經過縣鄉部門批準的,怎么說拆就拆呢?這位最優秀的教師,從坐在廢墟上嚎啕大哭以后,便就開始了告狀生涯。

  狀子告了幾年,不僅不見結果,反而把這位鄰人還被列為”上訪釘子戶“,戴上了一個很不好聽的帽子,鄉鎮幾個人專門盯著他的行蹤。弄得自己房子沒了,還被列為被防范的上訪重點戶,工作又受到嚴重威脅和干擾,被警告如果再上訪,就被取消教師資格。這鄰居老師覺得太冤,這明顯是欺人太甚嘛。于是怎么也想不通,悶在心里不吃不喝,終于積郁成疾,最后撒手人寰。學校老師和三五村的鄉親還給他開了極其感人的追悼會,上千人號啕大哭,很多年沒見過這么感人的追悼會。哭有何用呢?人已經沒了。

  記得他臨終前,我去看他,他斷斷續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讓我一輩子不忘的話。他說:“兄弟,啥也不怪啊,都怪我沒聽老祖宗的話,餓死不討米,屈死不告狀。現在我米也討了,一輩子在湖北討飯三年,如今好不容易有飯吃了,卻告狀告個傾家蕩產。哎,死了也好,再也不用去衙門求人了。”

  如今,在那座黃河大堤上,已經滿滿住了萬戶人家,每當看到這幸福中辛苦勞作的鄉親們,不知怎么,我總是禁不住首先想到為了住房而最終被冤死的鄰居老師。這老師叫徐秀成,一輩子不能忘,小時候一個床鋪和他睡過覺,聽他講過很多故事。

  第二件事,是發生在河南平頂山,我熟悉的一位老兵自愿辭去公安局工作,甘愿回家鄉搞綠化。為何這樣?因為在戰場上打炮落了個耳聾,不適應公安一線,他便回家鄉承包縣里一項綠化工程。結果連自己積蓄帶轉借湊了啟動資金,承包了一項某市的大型綠化工程,工程也被評為市里優質工程,但是縣里就是賴賬不給。這樣一個上千萬的資金被縣里賴賬的企業,根本就談不上發展了。無可奈何,這老同志又不愿給當過兵的軍人身份增添什么負面的東西,畢竟是個黨員嘛,還在戰場立過一等功,怎么也不能讓群眾看笑話啊。沒想到這一等二等,一下子就等了三四年。期間他親自找了市縣領導,都是打哈哈,甚至玩弄耍花腔。眼下,這老兵就開始準備上訪。于是幾個要好的朋友過來勸他,說老話講“屈死不告狀”,況且你告狀還要投資,進哪個門不得花錢啊,弄得不好,錢花了,賬也沒有要來,再等等吧!這風氣總不能永遠這樣吧,風氣好了也許縣里會覺得有愧于你這個功臣。于是這個已經一貧如洗的老同志忍氣吞聲又開始了沒有結局的等待、等待......

  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問題,可能數也數不清,多得很。要不,“屈死不告狀”這句舊時候流行的老話,怎么今天又開始流行起來呢?

  前不久,在包公府的包公塑像前發生過一件稀奇古怪的事情,一個婦女趴在塑像前嚎啕大哭。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婦女一定是遇到了大冤案,肯定心有冤屈,或許多年告狀無門。不然的話,即使是一個演員,你讓他到包公面前大哭半個時辰試試,恐怕再好的演技也哭不出來。這個事情政府相關部門如果主動作為,找這位婦女做些調查,安慰了解一下,肯定有好效果。開封或許根本沒有這么做。當時網傳開封包公府悄悄把那個包公像暫時挪走了,但后來也有說景區辟謠了,包公像沒有被移走。

  問題怎么辦呢?聽說那幾天哭包公成了一個普遍現象,人越聚越多,哭的人也就越來越多,簡直嚎聲一片,哭者也不全是河南的,還有很多外地人去哭的。河北來了,山東來了,還有南方的也來了。有謠言說,這都是神經病,這簡直胡說八道。這個事看來靠挪走包公像絕非上策,而是應該主動作為,有關的各級政府開個聯席會,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躲避矛盾,不能用那些雕蟲小技解決群眾關切的大問題。

  老話屈死不告狀,不是無狀可告,而是告不起狀,或者找不到真正考慮老百姓民生的像包公那樣的政府官員。如此這般,你說我們公檢法以及有關部門的各級官員,是不是應該從老百姓“屈死不告狀”的無奈中思考或者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呢?是不是應該徹查需要告狀人向你們的人送禮行賄才接納狀子呢?你們能不能站在老百姓角度學習一下包公的工作作風呢?

  寫到這兒,我忽然想到在過去的那場大運動中,曾經有一句口號,叫“砸爛公檢法”。作為群眾的過激運動,這是歷史了,有很多教訓。但為什么運動一開始就瞄向了公檢法?這里邊確實有教訓,但也有太多太多的真實原因被掩蓋了。真值得我們研究歷史的同志們認認真真地研究一下,因為年代并不遙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他不是群眾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奇米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又大又粗又猛免费视频久久 | 色道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