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教育對事物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或許是因為這樣,當今人類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達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高度。某種意義上,教育的競爭等同于國運的競爭,因此我們必須建成教育強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縱觀人類歷史,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歷史表明,崇文重教興學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支撐著民族的延續和文化的傳承。即使是在社會秩序相對孱弱的“五胡亂華”“南北朝”“民國”時期的中國,教育依然沒有中斷。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為人民辦教育的宗旨向來是鮮明的,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作出過重要講話。尤其是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提升到了“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全新高度,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2023年,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測算,我國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個位次,是進步最快的國家。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采用最新可得數據進行測算,在納入排名的129個國家中,中國教育強國指數又上升2個位次,排名第21位。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作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這是基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全新考量。教育發展面臨全新形勢、全新使命,我們要有自己的教育觀,并不斷思考“怎么樣建成教育強國”這個時代之問。
這個思考是復雜的,需要大量總結分析歷史,客觀理性地評價古今中外歷史上每一個對教育有過建樹或者是做過貢獻的人,并與當今教育情形和社會發展相聯系,因為我們的國情太獨特了,所處的國際環境也太過復雜,各類內部和外部因素復雜交織。鑒于此,建成教育強國只能照中國的辦法,照中國的國情和文化特點,任何形式的照搬照抄都是錯誤的。即使外國的一些能用的方法,也需要經過認真地仔細地分析鑒別后,才能加以選擇性地利用。
世界沒有給中國提供現成的方案,只能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就是說,要建成中國式教育強國。幸運的是,中國人民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思想體系,即:馬克思主義及其一切發展著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前尤其要學習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以教育強國支撐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根本方法論。
應該明白,教育是世界內部的系帶,維系著世界、系連著世界內部的自然和社會兩大體系。人類社會必須通過教育來使人們達到一種“真、善、美”的境界,并以這種境界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并通過因教育而形成的智慧推動客觀實踐,改造世界、創造未來、矚望星空。星空是什么?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說,“要不是全神貫注于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里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么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這就是星空!每一個人理應為之奮斗,那是其樂無窮的。要奮斗,就不要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作了選擇,就要一路風雨兼程。人生的價值何在?不在于奮斗后的那刻成功,而是為之這成功而一路向星空的知行中。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辯證地看,世界基于物質的統一性孕育了多樣性的人類社會,塑造出了差異性的人,正是這種差異性使得人類社會的歷史文化是那么的炫麗多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耀眼。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形容就是,“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而不是單一的無差別的統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以具體物質形態的差異性、多樣性為前提,而物質形態的差異性、多樣性又以它們的客觀實在性為基礎。”作為歷史的創造者的人,應在尊重世界的統一性的前提下,保持自身的有差異的個性化,就是要有人格、性格、情格的主體性,有美丑善惡的人格表達、有愛憎分明的性格表達、有喜怒哀樂的情格表達,但無論如何,人應該始終保持內心深處的那一絲悲憫,這是真善美的最底要求,應通過有一定個性的差異化的教育來實現。
然而,在資本深度地并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勢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職場中的人們越來越趨向于一種價格化的價值認同而不同程度地忽視人性化的情感認同,這種價格化的價值認同已經成為部分群體間的相互關系準則并四處滲透,他們越來越多地以他人對自己的利用價值而行為著,借用《共產黨宣言》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不看道德品質,以財富和權力定價人的社會地位似乎已經成為職場中的一股思維,這是極為可怕的。職場中的人把“厚黑學”與“圓滑世故學”作為評判人是否成熟的唯一標準,高強度地被迫而又極為配合地壓抑著自己的人格性格情格,違心地對待著本真的人和事,職場環境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一種“沒有爭論、沒有爭吵、沒有異樣現象”的表面和諧實則暗流涌動的表象,每個人都在職場中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這種微妙的關系,唯恐成為“不合拍”的那個點。教育應該對此進行批判性引導。
客觀地說,生產關系需要一種正向的和諧,但人與人之間更需要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爭論,需要有一種不同人格、不同性格、不同情格表達時的碰撞,否則不足以辯明事物真偽。縱觀人類社會古今,又有哪一個美好的事物和真理不是在“是與否”的爭辯中形成的呢?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這個大變局的實質,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妄圖壟斷全人類共有資源的世界霸權之間的斗爭時代,也是人類命運的決定性時代,而中國人民是決定性的主體力量。何為人民?就是依靠自己的勤勞而生活的人,不是那些唯資本剝削壓榨其他人而存在的人,既是一個政治概念,也屬于經濟范疇。中國人民需要美好的生活,世界人民需要美好的生活。要教育人民,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形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敢于并善于同世界霸權作斗爭,共同打造和而不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終贏得人民應有的以正義與和平為主旋律的美好未來,這是教育強國應有的姿態。
我們堅信: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這一刻快要到來了,就像毛主席所講的那樣,“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