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司法部網站2024-10-10 “10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具體內容如下。”
認真閱讀后,僅就其第一章 總 則的第二條和第三條公開提出本人的意見。
我的意見在多重括號以內。
第二條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民營經濟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
國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民營經濟”,就是生產資料私人所有,通過商品交換關系的經營對勞動者社會創造的財富進行剝削的經濟。這樣的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民營經濟”豈止是中國經濟“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加上外資,已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汪洋大海了。估計,按GDP計算,公有制經濟可能不到3分之1,按就業人員計算,只占5分之1。
我在紅歌會網和烏有之鄉的《經營性財富85%以上屬極少數私人所有》已經指出,包括金融在內的中國全部經營性資產的85%以上屬于極少數私人所有,屬于國家所有的僅在13%以下。屬于集體所有的只能是忽略不計的零頭的零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0590元。2022年總人口141175萬人,居民工資性總收入29.07萬億,GDP1210207億元。工資性收入占2022年GDP的24%。這29.07萬億工資性收入中,至少在“民營企業”中,極少數高管和資本家的職務工資,與一般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差別巨大,已屬于剝削性質。將這部分剝削性質的工資性收入扣除,占就業人口95以上的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下。再加上新三座大山的擠壓,實際的工資性收人在GDP的比重就更低。
國家的各種財政收人估計占GDP的不到3分之1。中國社會生產的財富的分配,非工資性、非財政的占GDP的43%以上,是95%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占GDP比重的2倍以上。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所說的“國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基本事實不符。
中國的市場經濟,是生產資料私人所有,通過商品交換關系的經營對勞動者社會創造的財富進行剝削的經濟至少占GDP3分之2以上的經濟。這樣的市場經濟,還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只能是讓剝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條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民營經濟”,如前所述,就是生產資料私人所有,通過商品交換關系的經營對勞動者社會創造的財富進行剝削的經濟,這樣的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也只能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至少占主要地位的市場經濟。生產資料私人所有,通過商品交換關系的經營對勞動者社會創造的財富進行剝削的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但決不能弄成占主要地位。把生產資料私人所有,通過商品交換關系的經營對勞動者社會創造的財富進行剝削的資本主義經濟,美其名曰為“民營經濟”,就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發展,而且已經發展成了汪洋大海,兩極分化已不亞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這是違反四項基本原則,違反憲法,違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性質的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