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部短篇網絡劇,名叫《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這部短劇,還得到的官方的站臺,在國慶期間,火爆網絡,視頻播放量幾千萬,話題量超過兩億,真是夠火的了。
作為我個人的觀感而言,一看這個名字,就覺得透著一種輕浮感,長征是一個多么厚重的歷史話題,但是在年輕人普遍幻想“穿越”的網絡時代,把一個厚重的話題和一個臆想的穿越聯系在一起,似乎也算是一種“時髦”吧,既然年輕人喜聞樂見,那我也抱著一種領教的心態,去搜索看了一下。
可是,看完之后,我絲毫沒有一點感動,只是憤怒,還有一種深深的悲哀,按說這個劇的立意,從表面上看,是感念紅軍長征的艱辛,緬懷紅軍戰士的為建立新中國而付出的犧牲,歌頌紅軍的偉大歷史功績,可是,在劇中,我們的紅軍戰士卻難以讓我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甚至還有一些憤怒,因為我覺得這部劇貶低了我們的紅軍戰士。
比如,在第一集中,小紅軍戰士剛遇到年輕的女主角,就用槍頂住了她,說她是不是特務,按說紅軍戰士突然發現一個穿著奇異的人,提高警惕也可謂正常,可是,那個紅軍戰士明明看出來是歲數不大的少女,還說了一句”小東西“,就怎么會懷疑他是特務呢?國民黨什么時候用過小孩做特務,而且還自稱紅軍爺爺,這里這種表現就很是生硬,屬于一種硬湊戲。
到了后來,拍賣紅軍的破棉襖等物件,很多人紛紛拿起手機支付,這種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劇情就那么”自然“的拍出來,實在是讓我感覺怪異,路人根本不知道穿越也不會知道那個拍賣是能夠幫助九十多年前的紅軍,但是路人都毫不懷疑紛紛解囊,這種劇情太假了。如果要說如何能夠真一點,這個店名叫國營百貨商店,那么多少可以增加一點真實感,畢竟在國營百貨商店時代,商店里沒有假貨,商店也不會欺騙老百姓,都是貨真價實的,那種信譽與現在商店信譽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劇,本來就是架空歷史,所以說按照正常的劇情評價就有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可是,對于紅軍的面貌,應該做一個真實的還原吧,這部劇的第三集,簡直把紅軍指戰員就描繪成一群粗俗的流氓,在短短不到十分鐘的劇情中,紅軍的指揮員一口一個他釀的,一口一個老子。而紅軍戰士也是跟著她釀的她釀的,怎么在這個劇的編劇眼里紅軍就是一個不罵人不會說話的群體嗎?
其實咱們紅軍戰士的素質相當高,這可以從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得知,與斯諾交談的紅軍戰士都是很靦腆很斯文的,而且毛主席給紅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就明確有不罵人不打人的規定,所以咱們的紅軍戰士怎么會一口一句粗話呢?!
下面這里字幕沒有出現那字,但是劇中卻依然說的是你真她釀的有才:
這里劇中說的是誰她釀說不管了,但字幕沒有顯示
不用再多截圖了,短短八分多鐘的劇情,罵人有十多次,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憤怒的地方,在劇中,這個紅軍班長再次喊出了高級黑編劇中最常見的臺詞,咱們的紅軍、八路軍喊出”弟兄們”,如何如何的,在老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國民黨的士兵才是這樣的一種做派,可是現在的電視劇中,國民黨大多都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而共產黨總是一副大老粗,沒素質的形象,這符合真實歷史嗎?如果不符合,又是誰要把今天的人們認知刻意帶偏,包藏的是什么心?!
為什么我說這部劇是高級黑,這部劇在我看來,難以起到真正的讓今天的人去理解感恩的偉大的紅軍戰士的犧牲,更會讓很多人感覺到,紅軍就是一群“草寇”,改開之后的很多電視劇,充其量只是描述了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敢于犧牲的精神,卻在從紅軍開始直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士,為什么敢于犧牲上從不做過多描述。更沒有一個真正占位于政治高度上的解讀,所以很多反映革命歷史的電視劇中,我軍就是一副占山草寇的形象,這其中尤其是以《亮劍》為代表的肆意歪曲,這部劇如此描繪我們的紅軍戰士,是否被《亮劍》影響,我看很有可能,畢竟亮劍這部劇在一些中國人心中是“神劇”的存在,然而,這符合歷史嗎?這符合真正的歷史嗎?
實際上,共產黨紅軍一直到中國人民志愿軍中的很多人,都是真正的文人志士,他們擁有滿腔的愛國熱情,為了一個宏大豐滿的理想而去戰斗,而去犧牲,很多人都是很有才華的,不信你只要搜索一下那些革命烈士的“絕命詩‘就知道,他們是多么的才華橫溢。又是多么的大義凜然!(這里推薦大家看抖音上一個叫寒夜長河的作者的一個系列,他收集了早期革命烈士的寫的詩,大家看看就知道,下面的截圖就選至他的視頻)
回到正題上,這部《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的短劇獲得如此之多的播放量,這種對于一些不了解紅軍長征歷史的人誤導是很嚴重的,紅軍是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軍隊,他們是為了建設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而前赴后繼奮勇戰斗不怕犧牲的,他們之間都以同志相稱,這是歷史的事實,也表明了他們是為了共同的信仰而戰斗的一群人,與中國任何時代的任何軍隊都不可相提并論,他們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偉大的存在,不站在這個角度去真實的描寫那些為建立新中國而戰斗的戰士,那就是對他們的褻瀆!
也許有的人覺得我在吹毛求疵,這不是吹毛求疵,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的從靈魂深處去理解他們的戰斗和犧牲,就絕不會真正的從內心對他們有感恩之心,也不會真正的對他們充滿一種崇敬之情,不理解他們,也就不會理解新中國是多么的來之不易,也絕不會把刷手機買東西當作紀念他們的橋段了。
這種橋段,看上去很時髦,似乎也很感人,但是,我覺得把紅軍戰士庸俗化了,這種劇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從信仰層面去描寫紅軍戰士,似乎他們這一群人,就是在魯莽的和一方打仗,不怕苦不怕死,而從不深挖這群戰士是為了建立一個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新社會而戰斗。
這個劇的作者,對于當下如何去制作噱頭顯然很有”見識“,在國慶期間,在中國人民愛國情緒高漲的時候,放出這樣的一部低級紅的網絡劇,很多人在愛國熱情的烘托中,被這部劇感動了,然而,這種感動背后,只是一種膚淺的廉價的情緒而已,很難讓觀眾真正的思考紅軍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今天的社會到底符合不符合他們的理想呢?
為什么我說這部劇帶給一些人的只是一種膚淺的廉價的感動,而起不到任何對歷史深思的引導,因為這部劇就是曾經網上有一個臭名昭著善于販賣情緒的作者曾經被全網封禁的叫咪蒙的團隊制作的,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恐怕就知道這個劇作者的三觀如何了,
我們來看看這個作者其他劇目的名字:《黑蓮花上位手冊》《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閃婚老伴是豪門》......這樣的劇作者,就不說她曾經的骯臟過往。就看看她的其他所謂爆劇的名字,她能真正的去理解紅軍為什么而戰斗,她能引導別人理解紅軍為什么而戰斗?要知道,紅軍戰士戰斗的一個基本目標,那就是為了新中國再不會出現什么”豪門“”大族“”老爺“”太太“”霸道總裁“的玩意,她咪蒙之流真的懂嗎?!
到這里,我也不得不問一句相關的審核部門,如此高級黑低級紅的網劇,是怎么就過審的,一部劇中臟話連篇,還是從紅軍戰士嘴里說出來的,你們審核的人就這么的泰然處之?就在文章中粗口臟話都是敏感詞,為什么網劇中就那么輕易放過還一口一口的不斷說出來,在你們心里的紅軍先烈就是這個樣子的存在嗎?不知道這些毫無歷史認知也無政治見識的人都是怎么走到審核人員的位置的,真是咄咄怪事!
我們需要歌頌紅軍先烈,我們需要更多的謳歌革命先輩的文藝作品,但是,這些文藝作品必須站在歷史的真實上,真實的描述那些革命先烈的是為了一個何等樣的奮斗目標而犧牲的,就像毛主席晚年常說的話:有誰想過為建立新中國犧牲了多少烈士,我是想過的!毛主席為什么要鄭重其事的這么說,這是需要今天所有的人都認真思考的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