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環境是怎樣“激勵”教師的?應對壓力,教職員工是如何“拉幫結派”的?在暑假期間從某鄉村學校教師人員身邊了解了一些信息,做了一番草草的觀察。
一、鄉村小學概況
這所鄉村學校位于湘粵邊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學校所在鄉村距離縣城很近,交通很便利,當地人群生活悠閑,壓力較小。該校教職員工共33人,學生共250余人。每個年級兩班,每班20人左右。校內只有宿舍、食堂和教學樓。宿舍在19年后便不再住學生,只有少數老師臨時居?。唤虒W樓在2010年完工,共2125平方米,四層;食堂可以容納百人進餐。
二、教師的情況
(一)教師的待遇
鄉村教師的工資有基本工資、績效、課時補貼與食堂補貼,其中每節課的補貼20元,理論上最高工資每月6000左右,但績效發放總是拖欠一兩年,算下來正常情況下工資每月在3000—4000左右(排除職稱)。他們會住在附近中學的宿舍,一間宿舍大概40余平方米,一室一廳,帶陽臺、儲物間、衛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食堂一頓飯大概在3塊左右,時常會有牛肉。
宿舍理應是為了吸引鄉村教師而免費的,但最近出現了一些情況,中學宿舍應市教育局要求要宿舍每月收100元,如果只是這樣教師們不會太多反對,但要求從宿舍入住日開始算,這樣就讓許多教師十分氣憤,有人住了四五年,有人住了十多年。這次收費不合規不合理,教師們都不想不交,但上級以處分相威脅,這件事現在正在發酵。有人懷疑是上面財力不足,需要50萬來平賬,所以用了這個不合規的辦法。而本校總務主任對此語焉不詳,負責收帳的她也覺得如此。
(二)評職稱是主要激勵措施
1.教師首要目的是什么
教書育人,這才是教師崗位存在的意義。但是現實中的激勵機制有所不同。評職稱似乎成了教師的主要工作目標,從初級到中級到高級,大多數教師之所以留在鄉村,是因為在鄉村評職稱相對簡單。
2.為職稱而努力
教師們的大多數行為,是為了職稱評定,他們會多拿證書,也有許多證書造假的行為。學生的成績好,在縣內的班級排名高,評職稱的得分是很高的。
圖2.1職稱評定標準
3.職稱評定市場有價
該學校今年有普通指標三個、基層指標一個評定中級職稱。學校拿到指標后,還要經過測試,此時教育局會刷下一批人,這點最讓教師們頭疼了,所以就要找關系,塞錢。有人說市場價格在3000左右,有人說要6000,不論什么價,絕大部分人都為此找遍了關系,都為此塞了錢。流傳教育局的人每年因此收受巨款。
4.老師做班主任圖什么
不否認老師們有教書育人的初心,但大多數人是不想做班主任的:盡管有些小補貼,但是事情太多,使人應接不暇,疲憊不堪。怎么辦呢?當班主任、帶畢業班會給評職稱加很多的分數,當班主任的好處在這里。
5.老師們想上課嗎
幾乎每一位老師都染上了一股班味,教師們不想上課如同打工人不想上班一樣。一些老師不想上課,就把課推給其他同事,這就需要彼此關系好,二十塊一節課的補貼并不能激發教師們的熱情。
6.教師們想做教務主任、黨建專干、師德師風專干等工作嗎
教師們并不想做這樣的工作,一方面吃力不討好,另一方面不怎么加評職稱的分數。有時他們要打印很多文件,讓不勝其煩的讓同事們去簽字;有時要完成上級的任務造假;有時還要寫各種與教學無關的文件。以一位校內活動負責人為例,很多時候要為了任務而開展活動,但學校不批準經費,這就要自掏腰包,而且同事們還不愿配合活動,所以經常是拍張照片草草了事。應付上級嘛,辦法總比困難多。
總而言之,體制的激勵并不能讓教師熱愛工作,大多數時候反而會讓教師討厭工作。而各種形式主義的工作崗位任務更不是激勵,只能加重工作的負擔,教師們不得不應付了事,白白耗費時間。評職稱對于約束教師“作惡”的行為確實有效果,但職稱同樣的也帶來和教師的初心背道而馳的效果——他們不再以教育學生為中心了。
(三)形式化的檢查工作
1.師德師風筆記與教案
師德師風與教案對于評職稱很需要,平時也會經常有人去檢查。但全校老師沒有人在課前準備教案,只有檢查到來才會將教案補充完整,師德師風筆記也是同樣的。都是為了應付。
圖3.1 獨特的師德師風筆記本
2.對于器材室、實驗室、計算機室等的檢查
這些同樣也是要作假的,借入借出記錄要作假,班級實驗記錄要作假。這些地方平時沒有人去,甚至鎖頭都已經生銹(如圖3.2),但為了配合檢查,就要做雙方都明白的作假。檢查的人知道作假,被檢查的人要被迫作假。
圖3.2 實驗室門鎖
3.檢查不能看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一些老師對小學生太過粗暴,也會招致學生的反感,他們用童真的筆在室外的某些教師介紹上的教師頭像上畫豬頭,摳爛海報(如圖3.3)。這些如果仔細檢查、觀察是會發現的。只不過,檢查是任務工作,教師也是任務工作,也就不在乎了。
圖3.3
4.干部考察
問題總是存在,但被發現的概率很小。例如,副校長的結黨營私與亂用經費,導致很多教師對他有很大反感。但直到今年,該校副校長才在干部考察上被教師反映了問題,被調走了。曾經的考察只需要校長推上去五人就可以,所以他推和自己“玩的好的”,但今年要推二十人(這是因為兩年前的教師仇殺事件),這幾乎把全校教師推上去了,許多對他不滿的人因此能發聲。因此,副校長才被調走了。
所以,一切的檢查都變成了雙方都心知肚明的作假與形式任務,也可能不經意的地方發生作用。但這種檢查終歸是不好的,這讓教師們把很多時間應付在了作假上。這對于工作效率有啥幫助?你懂得。
三、校內的營私
(一)校長與副校長
這里講的校長與副校長有特殊性。校長是位官二代,三十余歲,在五年前考上編制,校內老師說他“憑借父親在教育局的關系”。他平時比較慵懶,很少做事,上班多數時間在睡覺,在職稱評定上什么也沒準備,所以沒拿到指標。他將一切校內事物交給了副校長。
副校長是校內真正的校長,他在前兩年轉過來,這兩年的風評很差。他經常會邀請校長喝酒,所以私交很好。他在校內主要結交了幾個人,會把他們推上去回答干部考察,以及發揮類似作用。而籠絡人心,就需要一些手段:副校長把該發的重要文件和消息很多都藏在自己手里,形成信息壟斷,用來籠絡身邊人;他會嚴格對待其他老師的簽到考勤,而對于身邊人縱容他們遲到甚至不簽到。這樣勢必讓許多人心生不滿。
校長與副校長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離開教育的初心了。
(二)公共預算
每年會有20萬的公共預算,自從副校長到來后,這筆錢就成了副校長私款。公共預算之前都發會作為年底紅利分給教師,而這次就變成了辦公室的一大堆“燒烤報銷”,他會三天一小頓、五天一大餐來用于應酬,也會用于送禮。
每次撥款要經過總務主任,但校長與副校長都同意,她也不會說什么??倓罩魅我餐骱衔哿藛??這點誰也不清楚了。
(三)食堂問題
幾乎每個鄉村學校食堂都會有問題,本校也不例外。該食堂被副校長親戚承包了,但后面檢查發現財務有問題,由此食堂被換了批人。副校長被調走也有這個原因。
(四)教師們也會結成小團體
教室們的小團體確實存在,該小學就存在三個小圈子。其中一個圈子人偏年輕,更看重個人利益;另一個圈子人年紀較大,職稱評定后都準備離開;第三個圈子是以副校長為首的小團體。
(五)給教師送禮
家長們會給教師送禮,這點是確實的。教師收到禮物也會多關照孩子,這點就看教師們的私德了。但指標的約束,讓教師們大多也不會過于偏私。
四、鄉村學生們
(一)輟學
每年學校都會要求教室家訪,去拉回那些輟學的學生。今年有一名學生家里父母都在務工,孩子每天打游戲,已經輟學不讀。另有一些家庭因為貧窮,只能輟學離開。
(二)游戲
這些學生們喜歡玩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等游戲。家長們不知道以什么方式管教,他們會寄希望于教師,但教師們也不知道怎么辦。個人認為這種算是娛樂,鄉村貧瘠的環境不能讓孩子們見到更大的世界,愛玩的孩子們會沉迷于此,是正常的事情。
(三)教育資源對比很可怕
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不會每天補課班,沒有名師的教導,沒有豐富的課余活動,幸運點的會遇見善良的老師。課桌是生銹的,但教室配備了投影儀。(如圖4.1)他們日后該如何與城市孩子競爭呢?
圖4.1
五、教師不想教課,學生不想上課
學校里是很奇怪的,教師不想教課,學生不想上課,那么學校為什么存在?檢查者知道作假,被檢查者在作假,那么這是為了什么而檢查呢?學校形成為了利益鏈,越發失去教書育人的真正本心。
公辦教育系統與政府、與財政深度綁定,而地方財政總是把鄉村教育放在后面,柿子總得挑軟的捏。所以,財政上有了任何額外任務,緊張的總是鄉村教育,教師也就總要面臨這些事情……而財政不足卻是常態。
事情并不樂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