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的今天,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秋風含悲,巨星隕落,教員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請你停下忙碌的腳步,花費幾分鐘時間紀念一下他吧。
天不生潤之,萬古如長夜。
1976年9月9日下午4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萬分悲痛的心情對外宣布,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導師毛主席于當天凌晨0時10分在北京逝世。
消息公布后的15分鐘內,包括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在內的世界主要通訊社都報道了毛主席逝世的新聞。
有一名記者當時這樣寫道:“9月9日下午4時的這一悲痛時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轉動。”
在他逝世后。
有123個國家的政府和首腦向我們發來了唁電或唁函。
105個國家領導人親自到當地的中國大使館吊唁,有53個國家降半旗致哀,涵蓋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
全世界五大洲都為他降半旗致哀,這是歷史首次。
在他逝世的當天下午,聯合國大廈總部就為他降下了半旗,這也是歷史首次,前無古人。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更是在聯合國全體大會上發言時盛贊:“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決心將繼續鼓勵今后的世世代代。他是我們時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在巴基斯坦。
中國大使館設立的靈堂外面,前來吊唁的巴基斯坦人民排成一條條長隊,在低沉哀婉的哀樂聲中,低頭啜泣的。
當他們步行進入靈堂,看到毛主席遺像的時候,悲傷再也掩蓋不住,很多人放聲痛哭,甚至還有人直接就跪在了地上,磕頭不止。
當時人民日報的記者就在現場,當他們看到這一幕,震撼的同時,也是非常的感動。
記者說:“這是在任何一個國家都看不到的。”
不僅如此,時任巴基斯坦總理布托更是在當地最大的報紙上發表一篇紀念文章,文中寫道:
“相繼辭世的三位中國偉人,是上天派給中國的,他們已使中國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如今使命結束,上天召回他們,伴隨的也是地動山搖。”
在朝鮮。
朝鮮黨政機關立即決定9月10日至18日,舉行全國哀悼,停止一切娛樂活動,以國喪的標準于9月18日下午召開全國追悼大會,這一天,整個朝鮮舉國上下集體致哀三分鐘。
在牙買加。
一位黑人農民,徒步一百多公里,來到中國駐牙買加大使館,手奉上一束鮮花,安安靜靜地擺放到毛主席遺像前。
在法國。
各界人士舉行了悼念毛主席的大游行,游行的隊伍在巴黎公社的社員墻前,高唱著國際歌,舉行追悼儀式。
在非洲。
很多國家都舉行了悼念毛主席的大規模游行,在埃塞爾比亞,更是有10萬人參加……
在非洲各國的報紙上,甚至用十多個版面刊登毛主席的文章,事跡和照片,詳細地介紹了他老人家的革命貢獻,政治理念,戰略意識,以及在長期的革命中形成的思想理論。
當時非洲的很多國家還沒有獨立,仍在進行反殖民,追求獨立的革命斗爭之中。
他老人家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簡直振聾發聵,給非洲兄弟提供了寶貴的斗爭武器。
所以非洲人民很感謝他,也非常懷念他。
每一年,訪華的非洲代表團都會去他的故鄉湖南韶山,敬獻花圈,緬懷偉人。
很多留學生都會去他的紀念堂參觀,了解他老人家的豐功偉績。
在納米比亞,有一所直接以他老人家名字命名的中學。
而他的雕像就佇立在學校門前的廣場上,象征著他崇高的威望,以及對他當年堅定支持包括非洲在內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感激之情。
不僅如此啊,就連和我們斗了幾十年的西方世界的領導人,他們也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時任美國總統福特說:“他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對歷史的影響將遠遠超出中國的國界。”
尼克松引用了他老人家的一首詩:“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國務卿基辛格說:“我的孩子們談到流行音樂歌手身上有一種‘顫流’,我承認我自己對此渾然不覺。但是毛澤東卻發出了力量、權力和意志的‘顫流’。”
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說:“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創造者之一,是給中國人民指出走向新的未來的道路的人。”
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新興的中國就是他永久的紀念碑”。
……
就連近代以來最仇視我們的日本,在他去世后,日本前后五任首相,多名內閣大臣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說:“他作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了巨大的業績”。
外相福田糾夫更是帶有崇拜的口吻評價說:“無論對他做多么高的評價,都是不過分的。”
還有日本外務大臣,后來的首相大平正芳。
他說:“深感失去了本世紀最后一位巨人,這對今后的中國以及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坦率的說是難以估量的。一想到再也見不到他,就不勝感到寂寞與孤單。”
實在是難以想象,教員到底是有多強的人格魅力,才能讓其他國家的元首,甚至是敵人,都能情不自禁的說出如此帶有崇拜的贊美之詞。
相信屏幕前的諸位,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他的時代,我們都太年輕了,距離他最近的時候是深夜翻閱毛選的時候。
我們并不清楚他老人家對于中國,對于世界意味著什么。
所以,我們渴望通過文字來觸摸他老人家的思想,去了解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
當然,比起其他稱呼,我更喜歡稱呼他:教員。
因為他是引領歷史進程的導師。
是他,一次次在挫折中點燃了信心,在黑暗中指明了方向,帶領著我們從弱小走向強大,從挫折走向勝利。
是他,帶領中國取得了革命成功,在千瘡百孔、哀鴻遍野的大地上建立起了共和國大廈。
是他,讓偌大的中國,從衣衫襤褸、一窮二白,走向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建設。
是他,解決了中國幾千年來土地制度,讓饑寒交迫的中國老百姓有飯吃。
是他,用了27年時間,讓中國人口就增長了一倍多,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從35歲提高到了65歲,中國的文盲率由最初的80%以上縮小到20%以下。
是他,帶領中國完成了工業化,用20多年的時間,追上了西方200年,為現在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工業基礎。
同時,他也是引領我們民族精神的導師,給民族精神重新注入了氣息,喚醒了民族的自尊自信,讓我們從精神上徹底站了起來。
他還是引領我們啟蒙的導師,是教員喚醒了無數人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指引給無數人實現自我解放的方向,朝著脫離低級趣味、高尚的的人而努力。
每年他的誕辰,在湖南韶山,總是燈火輝煌,人山人海。
而每年9月9日這一天,天安門廣場都會準時響起“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在他之前,古今中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像他這樣,把人民永遠放在心上。
美國有華盛頓大街,法國有戴高樂廣場,蘇聯有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
但唯獨在中國,只有人民路和人民廣場。
因為這一切的起點都源自于1953年一位老人,在武漢的黃鶴樓前大喊出的那句“人民萬歲”。
這一聲呼喊,穿越時空的壁壘,回蕩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他不是圣人,他也不喜歡別人叫他圣人。
但他卻做到了所有圣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天不生潤之,萬古如長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