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因為參加了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調研工作,手里就有了一整套中學和大學的思政課教材。這兩天,想整理一些不用的資料,就再次翻看了這些教材。這一翻看,發現這些教材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中學講社會主義方面的教材里,雖然講了改革開放,但沒有講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似乎在刻意回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高中的思政課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修一)中,第三課的標題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然后呢,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這冊課本對黨的基本路線一個字都沒有提到,更不用說會提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了。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這個絕對不可缺少的要求,在教材里更是如隱身一般,找不到任何蹤影。這種缺失很難讓人不懷疑不,這是不是有人故意要這樣做的。具體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到底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那只能讓他們自己出來解釋了。這樣的教材是不是存在著有意在閹割黨的基本路線的意圖? 這確實是令人非常可疑的。把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特別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論述在教材中被刪除掉了,我們的學生能怎樣來認識和理解我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在大學教材里,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材中,對于共產主義的論述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教材的第七章,即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及其最終實現里,整個章節都是把共產主義當作一個理想,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形態來處理的。教材中雖然引用了思格斯的《共產主義者和卡爾·海因岑》中的一段話:“共產主義不是教義,而是運動。它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共產主義者不是把某種哲學作為前提,而是把迄今為止的全部歷史,特別是這一歷史目前在文明各國造成的實際結果作為前提。”但是很顯然,教材的編寫者并不理解為什么共產主義是運動,而不是教義。整個章節都把共產主義理解為未來的社會形態,這本身就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所理解的共產主義概念的歪曲。而這種只談論未來社會形態,以解釋共產主義,恰恰是把共產主義當作教義。正如基督教把所謂天堂當作他們的教義一樣。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明確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這里講的清清楚楚。其中所提到的應當確立的狀況,所謂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正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們最喜歡做的事情。而恰恰正是在這一點,馬克思主義者,即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與空想社會主義者劃清了一條重要的界限??障肷鐣髁x者向往共產主義,但是他們找不到實現共產主義的正確道路。馬克思主義者找到了這條道路,那就是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由千百萬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的、旨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偉大革命運動。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這樣來認識共產主義的。在這本教材中所引用的恩格斯關于海因岑文章里的話,也是這樣來認識共產主義的。而教材的編導者似乎對此非常麻木,根本不懂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里所指出的共產主義是運動,對他們來說到底是什么意思。
雖然在教材中也提到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多個階段,但教材編寫者似乎也并不理解這多個階段對于共產主義來說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如果我們不能把共產主義理解為一場偉大的運動,不理解共產主義是一個偉大的長久的發展過程,那么我們就不能理解,其實共產主義運動從《共產黨宣言》發表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產生了。既然共產主義是一個長遠的運動過程,那么這個過程必然會被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環節、一個組成部分。共產主義對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并不只是遠大的理想,而完全是共產黨人現實的任務和使命。今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推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這都是世界偉大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
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有那么一些少數的共產黨人,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沒有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了。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如下的原因:他們這些人普遍認為,共產主義只是未來的,現在還沒有實現的一個社會形態,這樣的未來社會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遙遠了。讓他們對這個遙遠的社會產生堅定的信念,在他們看來是不現實的。從這個角度上說,如果只把共產主義理解為未來的美好社會,而沒有把共產主義理解為現實中存在的偉大運動,就不可能真正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推進著中國式現代化,這都是現實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如果說,我們能夠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在于我們把今天現實的工作與共產主義運動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我們的信念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不建立在只是對未來的憧憬上的。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同時,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共產黨人,包括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共產黨人。雖然他們進行的工作與斗爭和中國共產黨人所進行的工作和斗爭有所不同,但是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經過蘇聯解體、東歐巨變時的一段共產主義運動的低潮,現在的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正在重新起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人也沒有消沉,他們在積極的研究和了解當前世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種種問題,積極向本國的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和動員,積極參與同本國本地資產階級的斗爭。在中國之外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都在加緊建設自己國家的社會主義。他們的前面可能也有許多困難,也會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畢竟黑暗即將過去,光明總會來到。
在這本教材中,在論述共產主義這部分時,特別喜歡引用《共產黨宣言》中的這樣一段話,在未來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前提。在教材的編寫者看來,這似乎是《共產黨宣言》中的精髓思想。然而,他們這樣的理解和引用,恰恰并不符合《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這段話本身沒有問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必然產生在消滅了私有制之后的人類社會之中。在《宣言》中,馬克思與恩格斯公開宣布,共產黨人的全部理論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在教材論述共產主義的這部分章節時,完全沒有把消滅私有制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重要前提。這是有意疏忽嗎? 肯定不是。教材的編寫者企圖對消滅私有制只字不提的情況下,在用所謂自由發展之類的、看上去對資本主義也根本無害的論述來取代消滅私有制這個具有極強戰斗力的觀點。不講消滅私有制,而只談所謂個人,還又是自由,又是發展。這樣的論述幾乎對所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只講個人自由發展而不講消滅私有制,那么資產階級似乎也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來反對共產主義了。恰恰正是《宣言》中強調的消滅私有制,才會讓全世界的資產階級對共產主義運動恨之入骨。用所謂自由發展來取代消滅私有制,就是用消滅私有制之后所產生的結果來取代消滅私有制本身。這是明目張膽地在閹割和歪曲馬克思主義。不談消滅私有制,哪來的共產主義?
在課堂上講共產主義的時候,不可能不講消滅私有制。這是理論的重大原則問題。但是在當下的實踐中,我們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立即和馬上就要消滅私有制。消滅私有制是要有條件的。最主要的條件就是生產力的水平要有一個極大的提高和發展。當這個條件還不具備或者還不成熟的時候,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滅私有制。所以我們在當前堅持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與在將來徹底消滅私有制,這兩者之間并沒有矛盾和沖突。只是到什么階段就要做與這個階段相適應的事。我們還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關系并存,還要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這也是為將來從根本上徹底消滅私有制創造條件。有人故意把兩者對立起來,至少表明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相當幼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