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手機上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中宣部授予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牢記宗旨、服務人民的電力先行官代表”,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
你點開他們的故事,卻會發現是那般的“不起眼”,沒有轟轟烈烈,更沒有驚天動地,有的是22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有的是始終如一的不二初心——人民電業為人民!
22年前,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成立了,彼時,成都市開始試點“一戶一(電)表”改造,隊員們的主要工作很簡單,就是開展戶表搶修及延伸服務。
他們向社會公布了傳呼號碼,并對外莊嚴承諾:有呼必應!就是這個簡單的承諾,一干就是24小時*365天*22年,始終如一,隨叫隨到。
22年前,隊員徐言偉到建國巷的杜德柱老人家處理電表問題時,發現老人身患重病,無人照顧,于是就主動幫老人收拾屋子,還留下了電話。從此之后,隊員們就經常去杜婆婆家中陪她聊天、打掃衛生、買藥送醫,幫助她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從這一刻開始,隊員們開始升級幫扶對象,從最開始5個人增加到101人,隊員們的幫扶地圖也從紙質版升級到了電子版,這些密密麻麻的地圖上,標注著老人們的姓名、年齡、住址、身體情況等信息,時代在變,不變的是老人們臉上的笑容。
15年前,轄區一位胡大爺由于樓道黑暗,一腳踏空摔傷了,就是這么不起眼的一件事,隊員們卻把它當成了大事。他們不僅為胡大爺的小區安裝了帶聲控開關的燈泡,還為169個小區單元安裝了燈泡,這一盞不起眼的燈,照亮的不僅是群眾們的回家路,還有那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熾熱的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隊員們的身影。
2008年汶川地震,隊員們赴都江堰抗震搶險;
2013年蘆山地震,隊員們就地取材,用木板和充電插座制作成了簡易的充電魔方,讓大家盡快恢復通信,免去親人的擔憂。
2021年7月,隊員們不遠千里馳援鄭州抗洪搶險,彼時淤泥齊膝深,搶修車進不去,隊員們扛著電纜沖了進去。。。群眾自發加入扛電纜的大軍,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恢復了供電。
時至今日,這支隊伍滿打滿算12名隊員,卻承擔了15個社區約10萬戶客戶的供電服務職責——7任隊長、42名隊員,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把這項“最不起眼”的工作堅持了整整22年。
像這樣的隊伍,在國家電網公司還有4900余支、近11萬人,他們很普通、也很平凡,甚至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默默付出奉獻著。。。可能只是修好一次線路、安裝一個電表、更換一只燈泡,這樣的行動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卻又不可或缺,因為我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了電。
電力的那束光,點亮了我們的生活;
電網人的那束光,照亮了群眾的心。
此時此刻,我的心情也很激動,“時代楷模”頒發給的是“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但它又不僅僅只是給予這個小群體的榮耀,它所肯定的,是“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是電網人不變的初心。
我驕傲,為自己也是一名電網人!
面對著這個人人可學的“時代楷模”群體,我深知,未來的路還有很長,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努力去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讓理想在奮斗中實現,讓黨性在堅守中閃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