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美國生存類游戲,最重要就是要會“找藥”。
無論是超市、住房還是下水道,角落里翻一翻,總能找到點“止痛藥”、“腎上腺素”、“興奮劑”,無論是中槍了、中毒了、還是被喪尸怪物咬了,只要來一針,立馬滿血復活。
這不符合東大的生活常識,卻符合美國的生活常識,美國人平時就是這么干的,頭疼腦熱了磕藥,跌打損傷了磕藥,心情不好了磕藥,讀書讀不進去還磕藥……從臥室到出發到廁所,隨處都能看到一罐子小藥丸。
前幾天很多爆出美國運動員興奮劑陽性的理由都很“充分”,有接吻的,有吃肉的,有交配的,有睡爸爸床上吃眼藥水的……如果這個狗屁理由為真,只能認為美國上上下下從人到狗,沒有一樣是干凈的,連空氣中都是興奮劑,以后我們的運動員和美國人打交道要小心,不能一塊兒吃飯,甚至不能握手擁抱,因為他們血液、體液、每一個毛孔里都是藥。他們有奉旨吃藥的豁免權,我們可沒有,別莫名其妙被害了。
美國本質上是個“藥王谷”,從出身到死亡,都得在藥里打滾,美國早期那會兒,還流行過“罌粟奶”,就是在奶粉中加鴉片,能治小兒啼哭,這東西還堂而皇之等上過廣告。
美國從建國開始就和各種藥物相濡以沫,早些年美國醫生開藥,動不動就使用開阿片類止疼藥(鴉片、嗎啡、海洛因)。
最早的可口可樂配方就是古柯堿+蔗糖+蘇打水……對于偏頭痛患者、癮君子、腰酸背痛的底層勞動者們,很有療效。其實就是含有可卡因的一種“興奮劑”飲料。
所以美國人使用興奮劑源遠流長,縱跨幾百年,已經完全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系”。
美國整個體育系統,都是和興奮劑產業密不可分的,在美國的青少年游泳隊中,存在美國教練以治療肩傷等借口為由,私下給運動員服用止痛藥和其他處方藥的情況。美聯社曾對61000名美國大學球員進行過統計,其中有數千名球員增重遠遠超出人類正常的生長速度——這正是使用類固醇的痕跡。美國的藥企和體育聯賽互相勾結,美國的教練隨便給運動衣使用類固醇、生長素,美國政府為這一切保駕護航,讓他們一路綠燈,形成了完整的差;產業生態。
前不久有人曝光了美國健身圈瘋狂用藥、甚至公開注射的視頻,這證明美國早已是一個產業鏈完整、生態閉環的“生化人試驗工廠”了。這些也不是新聞了,美國體育畫報就報道過,美國大學體育隊員使用藥物類固醇很普遍。他們很多人還喜歡用生長激素,有一段時間,美國職業體育傷病員的恢復速度,堪比金剛狼。
藥物對于競技體育來說,非常有用,不但幫你長肌肉,還會幫你提高訓練和恢復水平,這些“科技”可以加速代謝,增強恢復,增強注意力集中度,增強有氧能力,加快神經反射水平……NBA經常有背靠背的比賽,但你會看到這些球員就像沒事人一樣,“疲勞”對他們的影響極小。所以他們能夠天天打比賽,一天三練,不知疲倦,吃什么都長肉。
WADA現任主席班卡表示:“美國運動員是世界上接受興奮劑檢測最少的運動員群體。90%的美國運動員,包括職業和大學體育運動員沒有遵守WADA相關條例。”
不論是美國的大多數職業聯盟還是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他們均未簽署《世界反興奮劑條例》。
實際上,美國可以單獨開一場“藥運會”。
美國的興奮劑技術,也是“軍民融合”的。
美軍在一戰、二戰、越戰中,都大量使用了藥物,越戰期間,為了保持士兵戰斗力,美軍長期向士兵分發安非他明等精神藥物,每次執行任務時,士兵會得到一個醫療包,里面就包含6粒安非他明。據美國國防部估算,越南戰爭中,在1973年美軍撤退那一年,有70%的士兵服用過安非他明,51%美軍曾吸食大麻、28%曾吸食硬性毒品(大多為海洛因)。越戰結束后,這些士兵又把吸毒的習慣帶回了國內,與國內本就狂嗨的嬉皮士們一起,把美國推向了瘋狂的“化學極樂”。
美國非常熱衷于制造“生化魔人”和“超級戰士”,所以什么“美國隊長”、“綠巨人”、“冬兵”、“蜘蛛俠”也不是無中生有的幻想,而是有著現實來源的.......《黑袍糾察隊》說得就更清楚了——超人都是打藥打出來的。
在195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徳特里克堡發起了“藍鳥計劃”,之后更名為“洋薊計劃”,這里就成了美國CIA的“精神控制中心”。為了研究“可讓個人無論是否愿意而提取信息”的技術,藍鳥計劃研究人員實驗了多種心理藥物,包括LSD、海洛因、大麻、古柯堿、PCP、麥司卡林和醚。在馬里蘭州的埃奇伍德兵工廠,藍鳥計劃研究人員在沒有知曉或同意的情況下,給7,000名美軍士兵服用了LSD。造成超過1,000名士兵得了多種精神病,包括抑郁癥和癲癇。部分人試圖自殺。
2002 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局下屬的國防科學辦公室啟動了標志性“代謝優勢士兵”計劃,意圖通過使用藥物等方法改造士兵的新陳代謝,減少士兵對食物、睡眠的需求,并使其具備控制身體疼痛和減少傷口出血的能力。在2018年美軍又宣布了一項耗資1500萬美元的項目,該項目計劃進行神秘的“極端實驗”,以打造生物增強型“超級戰士”。這包括“在體型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增強耐力、對極端環境的耐受性、感官以及整體的身體素質”。
美國陸軍空中醫療研究實驗室曾研制出一種名叫“莫達菲尼”的藥物,能夠“讓飛行員持續飛行40個小時”——難怪美國這兩年月月摔飛機呢。
大家回想一下,美國恐怖電影、災難電影中,那些所謂“喪尸危機”,都是怎么來的?
“保護傘公司”利欲熏心,什么反人類的事情干不出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