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的注意力似乎全都在奧運會的開幕式上。
對的,你沒看錯,今天已經是奧運會第三個比賽日了,大家討論最多的不是奧運項目本身,而是集中在開幕式的口水仗里。
我剛看了眼豆瓣,昨天還是9.0的高分,現在已經被沖到只有6.5分了。
大家看評分也能知道,七成以上的用戶,給出的要么是五星,要么就是1星。
評論區里面“戰況”更是異常的激烈。
這個現象反應了什么問題呢?
反應了兩點。
第一,今年的奧運會的確關注度不夠,熱度太低。
第二,如果不是某些群體極力的吹捧,跪舔開幕式,從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集體不滿,然后去反擊他們。
可能啊,本屆奧運會的關注度會更低。
我是個體育迷,每一屆的奧運會我都有關注。
關注度最高的當然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了,大街小巷所有人都在聊。
然后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熱度也是非常高,當時國內還特地出了一款模擬奧運的單機游戲。
再往后面16年的里約和21年的東京,奧運會的熱度就開始逐漸衰減了。
直到今年的巴黎。
今天都已經是第三個比賽日了,我想問問屏幕前的各位,中國隊現在拿了幾塊金牌了?本屆奧運,你們看過幾個項目了?
還有就是:沒有中國隊參加的比賽,你們會看嗎?
網絡上,除了官方媒體編輯的那些詞條下面之外,你基本上很難看到大家對于奧運會的討論。
微信朋友圈里,常年那些愛蹭熱度,愛跟風的,居然全都消失不見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這很正常,說白了,還是因為時代的發展。
這和春晚的關注度越來越低是一個道理。
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大家為什么如此熱衷于看奧運,中國隊拿到一塊金牌,整個巷子的人都會歡呼雀躍,興奮很久呢?
因為那時候,我們沒啥自信。
當時有很多中國人出去留學,工作,看到西方社會,看到歐美國家那些現代化的東西,看到人家先進的技術,心里面非常的羨慕。
有一撮人從此就產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化身成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公知,直到現在這幫人仍然活躍在互聯網上,時不時的出來冒個頭。
因為當時我們和西方有巨大的差距,所以這時候心里面,不說自卑吧,起碼沒啥自信。
這時候該怎么樣來樹立民族自信呢?
體育,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我們通過體育來證明我們和西方之間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并且,我們還可以在體育上去戰勝西方。
所以當有中國運動員拿到金牌,身披國旗,站在領獎臺上的時候,我們眼含熱淚,由衷的感覺到激動。
而現在呢?
我們已經不需要再用體育來樹立民族自信,來提升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了。
因為我們在其他方面,已經做的足夠出色了。
就拿剛剛公布的數據來說:
2024年上半年,我國造船完工量250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4%;新接訂單量54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3.9%;截至6月底,手持訂單量1715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8.6%, 三大指標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5%、74.7%和58.9%。
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
無人駕駛,月球探測器,國產大飛機……
西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已經被我們給摘的差不多了。
在2023年全球工業報告中,全球制造業的總產值排名,我們制造業產值的比重占全球35%。
超過了第二名到第10名的總和。
我們已經足夠的有自信了,所以在體育這方面,所寄托,所承載的部分,確實沒以前那么多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呢,就是現在娛樂手段太多元化了,除非是體育迷,很少有人會去守在電視機前看體育比賽了。
然而就算是體育迷,也會被分流一部分人。
現在,大家都喜歡刷短視頻,所以在聽說巴黎奧運會開幕了之后,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哪個號能在?抖音上有沒有直播?
大家甚至懶得下載央視頻app。
可是因為轉播和版權限制的原因,抖音上所看到的只是一些奪冠畫面和精彩集錦,另外,直播后面還必須要延遲30分鐘以上。
對于體育比賽來說,30分鐘,結果早就出來了,賽果新聞鋪天蓋地的早就推送到你手機了,再去看延時直播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當然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個體育強國,拿金牌對于大家來說已經脫敏了。
以前噴子還會說什么舉國體制,只會制造一些拿金牌機器有什么用。
現在呢,他們這些人的焦點已經全都集中在場外了。
我們不是說巴黎不裝空調,塞納河水質污染嚴重嗎?
他們就想著要反擊啊。
于是,在奧運會開始之前,有媒體報道已經有一批四川大廚已經飛往法國,他們在當地采購食材,將為運動員們提供川菜。
當時的評論區里面最熱的兩條評論是這樣的:
“差不多得了,能保證營養衛生就行了唄,人家都能吃,顯得咱們太嬌氣了點。”
“廚師的費用是誰出的?能不能給個明細?"
經典的理中客發言對吧?
看似理性,中肯,客觀,可實際上,言語中卻滿是諷刺。
意思就是想說咱們的運動員矯情唄,人家都能吃的東西,為啥我們就不能吃呢?還空運廚師過去,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啊,請問這些費用是誰出的呢?
可沒想到,這回旋鏢來的這么快。
因為這一屆巴黎奧運會主打的是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所以50%供應的都是素菜,肉類少之又少的同時,就連雞蛋都是限量的。
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抗兩天就過去了,可是對于那些進行高水平比賽,每天的運動量和消耗量極大的運動員們來說,可就不夠用了。
于是,英國代表團在奧運村周邊緊急租借了一所烹飪學校,將其轉變為臨時食堂,并且從國內抽調大量的廚師前往法國,專門解決飲食問題。
奇怪的是,那些噴子現在不出來指責英國人矯情了呢?
哦,我明白了,一定是英國運動員太有松弛感了。
所以為了滿足他們松弛的嘴巴,要找一群專門具有松弛感的廚師,來給他們制作浪漫,自由,兼具松弛感的食物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