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模仿反諷中國公知文人文青語言】
1.刺殺特朗普(川普)的殺手身份曝光了,槍手為一名20多歲男子,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為賓夕法尼亞本地人。
這個槍手,特朗普支持者罵他太壞,恨特朗普的也罵他槍法差。
按中國某聰明媒體和公知媒體人的邏輯,美國槍擊案的第一責任人是槍支制造商,不是槍手。
2. 中國公知和體面人,會怎么評價這次美國人槍擊特朗普的?
美國媒體,應該快點去挖掘背后的故事。
模仿中國公知的語氣:一個青年,被美國社會壓迫到什么程度,才會不惜生命,孤身走上抗爭體制和槍擊總統候選人之路?
時代之殤,美國至暗,作為惡之花盛放之地,美國人應全民反思,給世界道歉,讓燈塔蒙羞。
此時,美國和西方,需要“獨立調查記者”。
西方哪個記者,能夠學中國某媒體某記者,來一篇報道《殺總統者:父親》?
大家都想知道,扣動扳機的這個美國青年,他是誰,想了解他的故事,
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樣的體制和國度,讓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活不下去,舍身向一國元首扣動了扳機?
用中國文人文青的語言來說,首先他是個普通人,那位持槍的美國青年,可能是在邊境走線時擦肩而過的旅伴,可能是一起街邊排隊領救濟的鄰居,是笑容滿面吃甜甜圈的大叔,可能是把女兒托付給教友的爸爸……
3.用中國臺灣著名文人龍應臺的話說:我根本不關心政客榮譽和大國霸權,我只關心美國小民尊嚴。
用中國文藝圈的女大佬演員姚某某的話說:美國是惡之花綻放的土地,總是讓人們不明不白地活不明不白地死。
用中國住著大別墅、領著高額政府退休金的湖北省作協前主席方方的話說:那一地無主的手機和子彈,是怎樣的體制,逼迫一個美國青年不惜生命走上絕路?時代一粒灰,就是美國青年的一座山。
用中國記者教授文人公知的話說:槍口的另一頭,也曾是誰的父母和兒女?
用中國記者教授文人公知的話說:美國警衛的槍口壓低一寸,就能再挽救一個上帝的孩子。
這樣的話術,在中國某些人嘴里,還有很多……
4. 文人公知記者教授,是最擅長玩弄文字和人心的。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不想了解兇手,我只想他死。
不是這樣的,對犯罪嫌疑人背景的深究是有意義的。
只有當大眾了解兇手的人生經歷,才能真正理解犯罪的根源。
這些根源可能是貧困、文化灌輸、重壓下的情緒失控等等。
找到犯罪根源,我們才可以識別和總結出更有效的干預措施,去幫助那些處于相似困境中的人們,防止他們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兇手曾經遭受過系統性不平等的對待,我們會看到,美國社會是如何影響個人命運和行為選擇,在思考和追問中發現那些原本隱形的問題,推動美國社會的進步。
再將兇手的生平,置于更廣闊的歷史背景中,我們也將了解社會變遷是如何改變人的一生,窺見時代與個人命運的復雜關聯。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他人價值觀的影響,這些價值觀來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人口相傳、媒體傳播,最終影響著我們對權力、成功、榮辱、道德、正義等概念的理解。
探討兇手在美國成長、生活中所接受的價值觀灌輸,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些因素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行兇者的意識,如何誤導一些心理脆弱的個體。
曾經有人說,報道兇手的人生,會讓人同情兇手。
有什么關系,那就同情吧,我們都是時代濁流奔涌中的沙礫。
就在同情和人性里,去思考現實的困境。
媒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渠道,它能告訴大眾該用什么態度記住這場悲劇。
悲劇很痛苦,但痛苦無法讓人改變,讓人改變的是思考。
5.如果美國有膨拜新聞,這時候已經帶著美國南方的馴尼系霉體人,在頭版追蹤報道那個被無辜誤殺的美國群眾了,
另外幾名受重傷的美國群眾,全家老小也已接受72次全方位采訪,滾動直播,供全美人民了解,美國普通人在高壓統治下的苦難真相,
美國著名女星Chen YAO已經公開發聲詛咒,北美這片鱷花綻放之地。
美國演藝圈集體哀嘆:《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如果美國有心驚報,這時候身邊有前妻不離不棄的王局,深入挖掘了槍手祖宗18代在美國灰色發展史中所遭受的重重不公與壓迫,
而這些如你我一般的生民無力反抗的苦痛,顯然就是這位擁護自由的普通民眾最終決定拿起武器捍衛自由的真正原因——
相信美國的微博上會有一條代表了社會良心的熱搜標題:《他不是兇手,他是美國人民的兒子!》
如果美國有宦逑霉體,這時候早就本著「誰獲利最大誰就是首要嫌疑人」的古希臘哲學準則,坐在空調房里喝著波士頓1773牌青茶由騙主任組織腦暴,實時連線場外嘉賓方肘子、圓圓、愚僵等知名脊梁軸子盤剝線索,向所有被美國政府陰謀洗腦的無辜民眾揭示此次刺殺事件可能的真相。
可惜,沒有如果。
美國,
沒有良心媒體,
沒有良心媒體人、
沒有良心調查記者、
沒有良心中立高管、
沒有良心科普人士、
沒有良心歷史博主、
沒有良心金融專家、
沒有良心物理學院士、
沒有良心的清浪……
總而言之,
一個沒有良心的社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