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加坡足球隊門將哈山·桑尼在中國一夜躥紅。
原因很簡單:在6月11日晚舉行的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中,桑尼發揮出色,使泰國隊僅僅以3比1戰勝新加坡隊,這一比分間接幫助同組的中國隊從小組出線,晉級世界杯亞洲區18強。
于是,桑尼被視為“國足恩人”、“亞洲門神”,在中國引發追星熱潮。
不客氣地說,追星桑尼,其實折射了某種國民劣根性。
所謂劣根性,簡單點說,就是文化和社會心理中某些不好、不健康的方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桑尼做為新加坡門將,盡忠職守,奮力撲救,這是他的本分而已,只是在客觀上有利于中國隊出線,我們很難從中推導出他有犧牲自己,幫助中國隊出線的意圖。
把他人正常合理的利己主義行為道德化,強行涂上利他主義的神圣油彩,然后以此為理由頂禮膜拜,五體投地,折射的正是小農無力掌握自己命運,時刻希望有一個善良的強者保護自己的弱勢心理。
中國自秦漢以來,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里,基本是“皇權+官僚+自由小農”的社會結構,小農是社會的基礎,同時又是最不穩定、最缺乏保障、隨時可能破產的群體,他們由此而卑微、而自輕自賤、而缺乏自信、而無法建立自身的主體性、而總是想依附于某個強者。
中國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但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種種復雜的歷史原因,很多人又跪下去了。
02
不要以為僅僅是在足球這個無足輕重的體育、娛樂活動上才會出現“把他人的利己主義行為道德化”現象,在很多國際問題上,也是如此。
比如,美國自十九世紀中葉南北戰爭結束之后,一直采取的是支持日本侵華,自己從中漁利的政策,這種政策差不多持續到珍珠港事件之前。
日本偷襲珍珠港后,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才開始以比較大的力度支援中國抗戰。
這種支援,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看,當然為了讓中國拖住日軍主力,消耗日本的戰爭資源,使日本陷入兩線作戰困境,減輕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
但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的這種行為,漸漸被道德化,被“涂上利他主義的神圣油彩”,本來中美兩國共同對抗日本,是互為盟國,相互支援的關系(美國還在雅爾塔會議上背刺中國),結果在中國的輿論中,變成了美國對中國單方面的恩賜。
美國獲得了中國輿論慷慨贈予的這種道德光環之后,從中國獲得多少有形無形的好處,現在恐怕已經很難統計了。
還有陳納德的飛虎隊。
這本是一支國民政府高薪聘請的雇傭軍,結果在主流輿論中,也變成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飛行俠客。
公知在美國明明暗暗的支持下大肆鼓吹這種論調,自然有他們的動機,但這種動不動就要結草銜環,感恩美國的調子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能夠大行其道,無疑有這種普遍存在的“國民劣根性”做社會基礎。
類似這種追星新加坡門將的事情,如果是發生在南亞或波羅的海沿岸的某個小國,倒也罷了,發生在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的確令人汗顏。
神州大地,到處都是陳納德的塑像,簡直要把他當護國之神了
中國要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國家,就必須去除這種劣根性。
中國人要自立、自信、自強;要擺脫依附性,建立主體性。在國內,不卑不亢地對老板、對領導;在國際,不卑不亢地對一切國家,尤其是美國,不向任何國家下跪,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把戰勝困難的基礎建立在自身努力的基礎上!
不如此,就不是一個現代國家,就還是一個傳統的前現代國家。
順便說一句,我的這篇文字,并不針對桑尼。桑尼是個優秀的足球門將,我們可以欣賞他、喜歡他,但感恩就不必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