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胡塞武裝發言人聲稱對美軍的艾森豪威爾航空母艦發起了攻擊,這次行動的目的是回應美軍和英軍對也門發起的空襲行動,胡塞武裝出動了導彈部隊和海軍部隊,使用“有翼導彈”和彈道導彈,目標被準確命中。此舉仿佛點燃了媒體界的火藥桶,各大媒體、網絡平臺都在報道、傳播此事。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2023年)
此事目前主要的爭議點不是胡塞武裝是否發動了襲擊,而是艾森豪威爾號到底有沒有被命中,受損程度如何。以胡塞武裝的行事風格和對待美國的態度,找到機會攻擊美國航母這種事完全干得出來,在這之前就曾攻擊過美軍驅逐艦,參照美聯社的在今年1月15日的報道,美軍拉布恩號驅逐艦就遭到一枚導彈襲擊,所幸導彈被另一架戰機擊落。
截止6月13日,關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被胡塞武裝攻擊的話題熱度已逐漸消退,主流媒體對胡塞武裝襲擊美國航母、往來商船的報道通常很簡短,以轉述葉海亞.薩雷亞(胡塞武裝的發言人)的發言為主。
隨著事件冷寂以及更多信息曝光,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次襲擊航母事件。
1
首先,對于當前出現的“證據”,咱們得實事求是。
現在網絡上出現了艾森豪威爾號受傷的照片以及遭到襲擊的視頻。不過那張甲板被燒得黢黑的航母其實是福萊斯特號,它在1967年因甲板上F-4戰機掛載的火箭彈意外擊發引起事故;還有一張航母停在碼頭上的圖片,甲板上顯示有個大洞,顯然這不是真實的,因為那個洞P得也太假了;至于那些導彈在夜間攻擊航母的視頻,看起來比較逼真,期間顯示了防空導彈升空攔截的場景,實際上是游戲視頻畫面。
福萊斯特號航母
而至于網絡上有些消息稱BBC報道了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被襲擊的事件,稱有3枚導彈分別擊中航母的甲板、指揮塔和左舷,造成76人死亡,170多人受傷,這個內容就確實有點離譜了。BBC確實報道過胡塞武裝襲擊艾森豪威爾號,但那是今年3月份的事,而且內容也沒有這樣驚人。權當做對那些奉BBC們為“圣經”者一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操作就好了。
BBC關于艾森豪威爾號的報道
艾森豪威爾號是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一員,它在1977年開始服役,起初服役于美國大西洋艦隊,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多活躍在地中海、中東地區。該艦目前之所以在紅海行動,是去年10月14日在勞埃德·奧斯汀的指揮下帶領三艘驅逐艦和一艘導彈巡洋艦前往東地中海,直接原因正是加沙戰事,明擺著是給以色列站臺的。
因也門胡塞武裝打擊涉以貨船的軍事行動,美國聯合盟友發起了所謂“繁榮衛士”行動。
行動的主力是美軍,包括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拉布恩號驅逐艦、梅森號驅逐艦等軍艦。
不過這個“聯盟”,實在有點草臺班子的意思,整支隊伍的指揮顯然是個大問題,而且有些國家參加行動本就不情不愿,畢竟不是哪個國家都跟以色列綁定那么深的,人家胡塞只打“涉以”,與我何干!
比如澳大利亞最初就拒絕派遣軍艦,只派出區區11名人員參與行動,指望這點人辦點實事恐怕不現實,壓根就是個觀摩團。所以整個行動中最活躍的其實就是美軍和英軍。
繁榮衛士行動
就目前所有關于艾森豪威爾號被胡塞武裝攻擊受損的消息中,都沒有能夠提供確切可信的證據。胡塞方面雖然接連兩次宣布打擊了這艘航母,但也拿不出可信證據,當然這或許跟它缺乏高級的戰果記錄手段有關。
而在美國這邊,對航母被炸的消息“辟謠”成了一件避不開的事,在其公布的消息中目前最“有力”的,是該艦指揮官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消息,他最初發布了艦上廚房的照片,大約3天后又發布了一小段視頻,還可以看到部分甲板和航母右側的補給艦。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艦長的推特賬號截圖
但很多人對這種辟謠方式并不買賬,認為航母可能是其他部位受損,艦長刻意回避了,又或者根本就是一些以前的照片、視頻,現在發出來欲蓋彌彰。因為這所謂“證據”本身確實不算強而有力,大家的懷疑也不無道理。
而諸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內的美國傳統媒體則更“急”,發布了大篇幅社論,對“航母受損論”進行了駁斥。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中國自媒體上的聲音也越來越被西方輿論所重視,比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甚至專門跑到微博去截了一些中國博主的內容進行了反駁。
話說這種操作從來是中國大媒體對美國的各種謠言所做的,讓人不得不感嘆現在中西方之間“互換劇本”的情況是越來越多了。
當然,甭管你怎么“辟謠”,最關鍵的問題是,胡塞武裝到底有沒有能力攻擊大型航母?
截至目前,已有十幾艘各類軍艦遭到過胡塞武裝的攻擊,實施攻擊的武器包括無人機、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
而其中最活躍、投入軍艦最多的美軍,被打擊的次數也是最多的,據稱美軍艦遭到了數十次攻擊,其中第26次攻擊力度最大,胡塞方面出動了至少21架無人機或導彈,美軍攔截了其中18架/枚,美國方面聲稱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可看到3架預警機
作為一艘滿載排水量將近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真要說起來,一枚一百來公斤級的彈頭對它還真沒多大威脅,除非運氣爆表命中燃油、彈藥什么的引起連環爆炸,就像前面提到的福萊斯特號航母那樣。
而從攔防能力上,航母自身安裝了AN/SLQ-32A(V)4電子對抗設備,防空武器包括2部RIM-7“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器、2部RIM-116“拉姆”防空導彈發射器、3或4座“密集陣”20毫米近防炮,航母本身搭載艦載預警機,理論上可以對大多數來襲彈藥進行預警,然后用防空導彈或艦載機進行攔截。
阿利伯克級上的“密集陣”系統
航母一般不會單獨出動,會搭配僚艦一起行動,美軍航母最常見的搭檔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它安裝了陣相控雷達,艦上總計96個Mk 41垂直發射單元,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或多款防空導彈,該艦同樣安裝了1部“密集陣”近防炮,還有2門Mk38 25毫米機炮系統,以及4挺12.7毫米重機槍。
參與了繁榮衛士行動的美軍驅逐艦
如果要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發起攻擊,簡單來說胡塞武裝首先要發現目標,在有效射程內發射武器并成功突破美軍防御網,最后命中。別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一點也不容易,在沒有偵查衛星、遠程巡邏設備的支持下,僅靠情報等基礎手段難以發現航母確切蹤跡。
不過胡塞武裝的情況要特殊一些,因為根據各種公開訊息,完全可以確定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活動范圍就在紅海內,而紅海本身是一處狹長的水域,缺少活動空間,且紅海本身就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上交通要道,這里往來船只多如牛毛,增加了航母位置信息泄露的風險,胡塞武裝完全有可能偽裝成漁船什么的往來偵查,尋找合適的攻擊機會。
胡塞武裝展示的導彈
有了位置信息,那么胡塞武裝能拿得出哪些攻擊武器呢?胡塞武裝的領導人曾宣稱可以自行制造“步兵武器到中型武器,甚至先進武器和遠程武器”,目前已知的如“曼德”系列反艦導彈,“曼德-1”一種重815千克的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導彈,最大射程42千米,“曼德-2”則將射程提高到了300千米。在彈道導彈方面,胡塞武裝有“Badr”系列、“Qaher”系列等,據稱不具備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不過彈道導彈因為從天而降的攻擊方式,以及更高的飛行速度,一旦抓住機會再加上點運氣,還是有可能擊中航母的。
在無人機方面,胡塞武裝具備自行建造無人機的能力,比如沙希德無人機,它雖然空重只有200千克,飛得又慢,但有一個50千克重的彈頭,可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和衛星導航系統,估計最大射程超過1000千米。
沙希德無人機
所以換句話說,胡塞武裝在地靠紅海這種特定環境下,是有能力發現和攻擊美軍航母的,問題在于胡塞武裝手里的“家伙事”技術能力有限,容易被攔截或干擾,甚至自己錯失目標。解決辦法,就是增加單次攻擊的導彈、無人機數量,用數量彌補性能缺陷,可增大突防成功率。
說到這,可以說胡塞方面發現并對艾森豪威爾號實施打擊而且擊中的可能性是有的。不過畢竟胡塞武裝的攻擊武器威力不夠,用來打擊貨船這種非軍事目標尚可,就算命中航母這種皮糙肉厚的大型軍事目標,就算能夠實際命中,造成的傷害也不會到致命的程度。
被胡塞武裝擊沉的貨船
2
這次胡塞聲稱擊中美軍航母事件,最有意思的是,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價值所在,美國和“美粉”們拼力“辟謠”實屬事倍功半,事實的真偽意義已經非常稀薄。
對胡塞武裝而言,最重要的是通過幾個月的行動,向外界傳遞了與美軍乃至整個北約斗爭的決心,到此次航母事件把這種決心表達到了巔峰。這支綜合實力排不上號的地方武裝,敢打、能打美軍的主力航母,雖然大家都明白即便命中也不會有多少實際傷害,但是侮辱性極強。也讓美軍終于嘗到了需要證明自己“吃了幾碗粉”的尷尬境地,如何平息事態、保住美國顏面,同時還得讓全世界相信美國的航母大棒依舊好用,這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即使排除掉“輿論意義”,對美軍來說最糟糕的情況還是來自技術層面,目前胡塞武裝用導彈和無人機攻擊過英、美等國的軍艦已沒有任何爭議,一名美軍官員對媒體稱自去年10月7日以來,胡塞武裝在紅海和亞丁灣至少發起過140起襲擊,這攻擊的頻率一點也不低啊,平均1到2天就會有一次襲擊事件發生,目前已確認遭到打擊的貨船就不少,挪威、新加坡的軍艦都被胡塞武裝“照顧”過,美軍宣稱攔截過胡塞武裝的各類導彈、無人機。
胡塞武裝的無人機
以胡塞武裝的現實條件來看,自己獨立研發、生產先進無人機、導彈不太現實。目前其背后明確的技術來源是伊朗,可伊朗的軍工水平實際也比較有限。不過,假如,咱就是說假如啊,胡塞武裝哪天真獲得了數量充足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隱身無人機什么的,那再對美軍航母發動攻擊可就不是現在這個結果了。
從現實情況來看,胡塞武裝之所以能“以陸制海”,抗衡美國的“以海制陸”策略,最關鍵還是地形占優,守著狹長的紅海通道,還控制著海中間的部分島嶼,往來船只一覽無余,別說用導彈、無人機發起靈活攻擊了,就算架設幾門遠程火箭炮也能起到威懾作用。
從加沙的戰爭就能看出問題,以色列在一塊已經被全面包圍的地區作戰,在完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尚且如此艱難,美軍要是卷入對胡塞武裝的地面戰,只會讓自己陷入泥潭無法自拔。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幾個月里美、英軍主要依靠情報針對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導彈發射點進行打擊,咱們說胡塞打美國航母可能是個撓癢癢的級別,可是美英造成的實際傷害也并沒有傷到胡塞武裝的筋骨。因此胡塞武裝的反航母技戰術經驗可以學,但有價值的地方不多,主要還是學個勇氣和決心,不是人人家門口都有一片紅海。
至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現在處境其實挺尷尬的,胡塞武裝發言人聲稱對它發起了第二次打擊,實際情況如何不清楚,反正打擊美國航母的豪言壯語是放出去了,此舉可以獲得反美國家、組織的好感,對胡塞武裝的宣傳大有益處。
正如前面所說的,紅海是一個大致呈南北走向的狹長海域,艾森豪威爾號現在就像被困在里面,紅海中部、北部兩邊挨著沙特、埃及,是相對安全的,南部靠近胡塞武裝,去那溜達可得小心。
2024年胡塞武裝的大致控制區
航母要離開紅海只能通過北邊的蘇伊士運河,或南邊的曼德海峽,走北邊跟著一眾貨船、游輪排隊,想不被注意都難,據稱此時運河兩岸已經架滿了各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和蓄勢待發的無人機,只能艾森豪威爾號抵達就能把它拍得清清楚楚,屆時美國航母開溜的消息瞬間就能傳遍世界。美國航母走南邊則是要命的危險,根據當地局勢判斷,胡塞武裝勢力已經逼近曼德海峽附近,搞不好正設好了套等著呢,航母要是一個不留神被打中了,還被全程直播,那就相當糟糕了。
艾森豪威爾號夜間起飛艦載機
不管艾森豪威爾號有沒有受傷,該艦目前最好的選擇都是離紅海南部的胡塞武裝遠一點,因為后者確實有能力發起攻擊,而且持續幾個月的行動中看不到火力削弱的跡象,證明胡塞武裝要么有持續的武器生產能力,要么有穩定的外部武器來源。
這種情況下不管美軍防守有多嚴密,也會疲于應付,倘若胡塞武裝繼續加大單次攻擊強度,比如一次性發射100架無人機或巡航導彈,美軍還能保證萬無一失嗎?或者胡塞武裝改變戰術,先用幾十架無人機、導彈消耗掉美軍大部分防空導彈,緊接著再來一波密集攻擊,從美軍防空系統空檔進行襲擊。更有甚者胡塞武裝突然“腦洞大開”,如有神助般“自行研制”出某種先進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艾森豪威爾號將體會到什么是驚喜。
胡塞武裝閱兵式上展示的導彈
根據前些天網絡上流傳的最新消息,艾森豪威爾號已經往紅海北部方向撤離,暫時脫離了胡塞武裝的打擊范圍。與此同時還有一件事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國國防部長在上個月底簽署了延長艾森豪威爾號在紅海部署1個月的命令,盡管它從抵達東地中海至今已經堅持了8個月左右,差不多也該輪換了。現在這兩件互相矛盾的事湊在了一起,美國高層是繼續讓艾森豪威爾號呆在紅海,還是撤離呢?撤走的話又是誰頂上來擔任“聯軍”行動的主心骨?
夜間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甲板
唯一能肯定的一點,艾森豪威爾號這一“脫離”,那就是黃泥掉進褲襠說不清了,胡塞武裝大可以宣稱成功驅逐了美國航母艦隊,外界也會越來越多地認為美軍忌憚胡塞武裝的反艦能力,至于航母到底有沒有挨炸真已經無所謂了。完全可以想見,胡塞方面本來的行動目的也不會是擊沉航母這種級別,此番種種,說是他們完全達到了行動目標也不為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