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6時23分,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預選著陸區。
全球各大媒體都在報道這件創造人類歷史的大事件,別的不說,單單一個降落過程就很牛。
在月球背面上,人類探測器能成功實現軟著陸的,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嫦娥六號,另一個則是2019年的嫦娥四號。
中國人要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嫦娥六號這次主要任務是在月球背面實施采樣工程(人類首次)
同時還進行了國際間的合作(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法國人正在開香檳慶賀,因為嫦娥六號搭載了4個國際載荷,其中就有法國的氡氣探測儀。
還有歐空局的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巴基斯坦的立方星、意大利激光角反射鏡。
巴基斯坦網友又開始歡慶,巴基斯坦已經成為繼中國、美國、俄羅斯之后,第四個擁有繞月衛星的國家。
阿三的酸水泛濫,“不就是搭順風車嗎?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們好像忘了自己的月球車是怎么砸壞的,忘了印度教教徒是怎么祈禱濕婆幫他們找回失聯的月球車的。
而最心酸的莫過于美國NASA,它們的登月計劃(包括無人和載人)又又又推遲了。
淚往肚里吞,有苦無處說。
NASA心理扭曲是自己造成的,因為它將中國視為太空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
本世紀初,美國曾計劃在2015年登上月球背面,2020年建立月球軍事基地。既可以確保對手從地面無法觀察到,又可以發射激光束摧毀別國的衛星。
自己心中有歹念,所以美國對中國登陸月球背面計劃的心態可想而知。
如果中國也在這里建立軍事基地,美國看又看不到,得活活急死。
但美國現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嫦娥六號登陸月球背面。
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上個月,由于NASA的月球探測器兩次發射都沒有達到預想狀態。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將推遲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
他的理由是,盡管美國與中國展開了“太空競賽”,但登月人員安全是第一位的。
其實,美國也沒必要為了爭第一而冒險。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是2030年之前,美國急什么。
浩瀚宇宙,完全容得下中美兩國,大家各走各路,有個好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好。
但美國為了扳回“顏面”,制定了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
這話或許冒犯了一些人心中的“圖騰”,但事實就是這樣。
2017年12月,唐納德·特朗普在NASA建議下,簽署了《太空政策1號命 令》(Space Policy Directive 1),正式批準美國登月計劃。
2019年5月14日,時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宣布以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該計劃,她是阿波羅的孿生妹妹。
計劃的具體步驟分為:
阿爾忒彌斯1號于2021年,無人在軌飛行測試
阿爾忒彌斯2號于2023年,有人在軌飛行測試
阿爾忒彌斯3號于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
但阿爾忒彌斯1號的“獵戶座”飛船經歷幾次推遲后,于2022年12月11日才完成了無人繞月飛行任務,降落于加州西部海面。
阿爾忒彌斯2號則一再推遲,直到今年1月9日,NASA才宣布再次推遲至2025年9月。
阿爾忒彌斯3號也就順理成章地推遲到了2026年9月。
很明顯,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出現了問題。
但在之前,全世界許多網友都認為美國“重返月球”猶如探囊取物一般。
雖然NASA找了很多借口,比如火箭發射故障、隔熱罩技術問題、預算開支……但是,NASA的錢可是一分也不少拿,而且,每一次推遲都會增加一大筆錢。
2019年,布里登斯廷對CNN表示:“要完成這一使命,我們需要200億至300億美元。”
現在400億美元都不打住了,比爾·尼爾森還在鍥而不舍地推進計劃(要錢)
白宮和國會也被NASA綁架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再搞下去,錢是無底洞。
但要廢除計劃,美國又心有不甘,“對抗中國”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倒是美國網友比較清醒,“阿爾忒彌斯就是在為NASA增加額外經費和為相關行為提供工作機會”。
還有更激烈的說法,“美國宇航局有一個真正的攝制組正在等待任務”、“好萊塢”
“你能開車轉一圈看看能不能找到美國國旗嗎?”
這些美國網友的留言,不排除有受到嫦娥六號刺激的因素,但他們對NASA失去信心才是真正的原因。
他們當然不會放過尼爾森。
“美國宇航局的尼爾森:XXX!難道月球不應該一直處于黑暗之中嗎?中國人一定是登陸錯了地方,因為這個地方太亮了!”(尼爾森之前曾說中國登陸月球背面無意義,因月球背面終日處于黑暗之中)
盡管很多美國網友在內涵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真實性,但CNN等大媒體仍然在為美國立牌坊。
CNN在6月2日報道中,先是承認中國太空技術正在不斷取得突破。但最后話鋒一轉說,“NASA會在2026年之前將再次宇航員送到月球”,它使用的單詞是“return”(返回)。
return的意思就是提醒美國民眾和各國民眾,美國才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而且我會回來的。
美聯社發文《中國嫦娥六號飛船登陸月球背面采集樣本》,文中寫道:美國仍然是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者,美國正計劃再次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這是50多年來的首次。”
兩大美媒口徑相當統一,要不怎么說是美國的“獨立媒體”呢,它們也是盡力了。
全球網友對嫦娥六號的反應,絕大多數都是驚嘆或贊美,當然也有用意識形態站隊噴中國的。
阿拉伯半島電視臺官方賬號下面的評論不要太多,幾乎一邊倒是夸中國,直呼不可思議!
阿拉伯人當然有理由興奮,因為根據2022年9月1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和阿聯酋拉希德太空中心的太空協議。2026年,中國將用“嫦娥七號”將十公斤重的“拉希德二號”月球車送上月球。
臺灣省“雄三飛彈前總工程師”張誠在當時曾引述阿拉伯媒體的報道稱,這一攬子合同價格約50億美元,感嘆阿聯酋真有錢。
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太空合作,是國際間合作項目的一部分,談什么錢不錢的,膚淺了。
阿聯酋、沙特在乎的是錢嗎?你要是讓人家分期付款,那都算是罵人了。人家志向高遠,這忙能不幫嗎?
歐洲也有理由興奮,因為美國已經攔不住它們與中國的合作了。有些技術再不與中國進行合作,將來就會爛在地里,失去了價值。
1999年,美國國會搞了個“考克斯報告”,誣稱中國軍事技術發展危害了美國國家安全,要對中國的獲得太空技術采取最嚴厲的封鎖措施,并限制歐洲與中國進行這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考克斯報告”就是2011年“沃夫夫法案”(Wolf Amendment)的基礎。
里面條款明確禁止NASA和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與中國方面進行任何形式的雙邊合作。
現在歐洲解脫了,大家避開美國的零件和技術就是了。
將來在太空被孤立的是美國,因為是美國把自己給孤立了。
所以大家開心,美國苦哈哈。
除了美國,還個別不服氣的。
阿三很不服啊,它覺得中國太空技術快要超越印度了,就這么自信。
韓國人認為中國在模仿它的美國粑粑,甚至說“偷了技術”。
雖然韓國人崇拜NASA,但NASA會來求中國的:
1,月球背面月壤分點給美國。
2,數據分享。
3,將全球唯一的鵲橋二號中繼通信衛星給借美國用一下。
給您跪下了,不然…我會很不安!
不安又怎么樣?我們可不能害NASA違法。
再者說,你都有381公斤月壤、月巖了,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家扛,還在乎中國那點月壤、月巖?
今天,嫦娥六號官微宣布開始挖土,這可是月球背面哦。
中國目前有1731克月球樣品(正面),以后還可以慢慢挖。
美國手里那381公斤都不是來自月球背面,有骨氣就不要來求分享。
燈塔不至于連發射探測器采集月壤的能力都喪失了吧。
說白了,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阿爾忒彌斯計劃就是一場自娛自樂的騙局。
而在某些人眼中,美國是不可能落后的,說不得、說不得、說不得。
中國會踏踏實實地推進登月計劃,不急也不慌,該來的都會來,該有的都會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