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看到網上有人以某大報17年前曾經發布過一篇題目為《毛澤東極贊賞的方先覺與慘烈的衡陽保衛戰》的文章,為方先覺洗地。該文稱,1944年8月12日延安《解放日報》社論中有一句話——“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因而用這句話來為方先覺背書,甚至說什么“毛主席都肯定了方先覺”云云。
常征同志的雄文《他們竟然編造毛主席對漢奸方先覺“極贊賞”的謠言》翔實地批判了該文的觀點,并指出:在1944年8月12日延安《解放日報》的社論中,根本沒有所謂“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字樣,毛主席更沒有肯定方先覺,只有這樣一句話:“守衡陽的戰士們是英勇的”。很顯然,毛主席這樣說是為了鼓舞全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士氣,不能將代表士氣和抗擊侵略者意志的“戰士”一詞直接跟衡陽守軍畫等號,更不能引申為“戰士”是指投降日寇的方先覺及其同謀黨羽。
文章寫到這兒,其實已經沒什么爭議了,但是常征同志找到的文章鏈接是轉載的,沒有標注作者,只說明了作者身份是什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這引起了筆者的興趣,究竟是什么人敢如此公然造謠,在某大報上發表歪曲革命領袖言論的歷史虛無主義謠言?
經過一番查詢,筆者發現,在全國圖書館參考聯盟所儲存的某大報數據庫內,沒有這樣的標題,而經過關鍵詞“方先覺”的搜索,發現2007年度,只有一篇題目為《方先覺與慘烈的衡陽保衛戰》文章符合條件,打開一看,正文內容與《毛澤東極贊賞的方先覺與慘烈的衡陽保衛戰》一文相同。而該文作者曾景忠,恰好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也就是說,這個所謂《毛澤東極贊賞的方先覺與慘烈的衡陽保衛戰》的標題只是某網站編輯在轉載時所加。
此文同時也被抗日戰爭紀念網全文轉載,未更改標題,印證了筆者前面的推導。
但是此時并未打消筆者對曹景忠教授的好奇,于是順手搜索了一下他公開發表過的文章:
從這可以看出,這位曹教授的一大愛好或者說這位曹教授所長即是為國民黨那邊的歷史公案和鐵案“翻案”。寫到這,也就明白了,曹教授是位什么樣的學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