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要貪污犯、不要大笨蛋”,是最近幾天,因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被查一事輿論中,有人喊出的口號。
最近幾天,圍繞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被查,在網絡上掀起了驚天巨浪,引發了重大社會輿情海嘯。既把開會手上戴著“留置針”的“網紅書記”、“金牌店小二”、“影帝官員”朱是西推上了熱搜,更把南陽這個“光武故里”、“醫圣名城”、“臥龍居地”熱炒了一把。在此次輿情中,給被查官員喊冤叫屈、給黨和政府施壓示威,是在同類事件輿情中極其罕有的情況,明顯地表現出了濃厚的人為色彩,和極其異常的網絡信息及輿論戰的氣息。
一、打地域牌,巧設話題,掀起網絡輿論巨浪。
圍繞朱是西被查,似乎有一種力量巧妙設計了“南陽發展”這個話題借機炒作,刻意引發互聯網討論引導輿論。在一些網絡大v和水軍中,喊的最響、叫的最多、“火力”最足的幾句話是:“朱書記對南陽有貢獻”;“朱書記在任三年,推動宛城前行了二十年”;“是朱書記解決了南陽的爛尾樓、斷頭路、房產證、高架橋、遂道、文旅產業、城市界面煥新”; “朱書記被查,讓南陽按下了暫停鍵”;還有人說:“正是因為有朱書記和什么音樂節,讓南陽變成了一個有藝術氣質的城市”;有的還鼓動:“省外省內的河南人團結起來吧!愛護河南是我們河南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南陽有朱書記,是南陽人民的福音”。
二、打情感牌,裹挾民意,巧妙表達對組織決定的不滿。
一些大v和水軍說的最多、最煽情的幾句話是:“十年宛城無人問,三年變化糸民心”;“朱書記你干的太好了,有人嫉妒你”;“我們不是在惋惜哪個人,而是太在乎南陽的發展了”;“耕地的牛偶爾吃幾口莊稼,可以理解。那些不耕地,光吃莊稼的才是問題”;“朱書記,南陽百姓愛你!”;“仰俯無愧于天地,褒貶自有春秋,南陽太需要這樣大刀闊斧的書記了”;“朱書記是解放以來南陽的第一個好書記”;“南陽有一心為民的好書記,這是要釜底抽薪呀!”甚至有人喊出:“寧要貪污犯、不要大笨蛋” 的口號。
當然,在互聯網上也有很多河南網友和南陽網友奉勸大家要理性對待,相信組織,不要跟風,更不要煽動大眾情緒,但無奈被強風壓住了一頭。
三、打道義牌,借題發揮,搞道德綁架、精準打擊愛國人士。
在一些水軍中,有人明顯是打著“愛護南陽”的旗號,在碰瓷愛國大v,對他人在大搞人身攻擊。其中重復最多的幾句詞是:“南陽人民重情重義,南陽人民不會落井下石,只要誰對我們好,我們就永遠記著誰”;“紅時不追,落時不黑,只賞其作,不評其人”;“朱書記犯錯不犯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為南陽辦了好多好事實事”;“南陽的事只有南陽人才知道”;“違反黨紀國法,自有黨紀國法當著,用不著外人插嘴”;“跟著朱是西,南陽有底氣,司馬之心路人皆知”;“受人吃請,落井下石,砸南陽人的宛,才是小人”;還有人公開叫嚷:“誰欺負南陽,我與他勢不兩立”。其實,司馬先生的視頻從頭至尾是在說朱是西的事,根本沒有一點一毫貶低南陽或宛城人民的意思,是有人硬要拉起對司馬的仇恨。還有人煽情:“朱書記,若有機會,我們請你來南陽定居養老,賞南陽月季,品宛城名食,看光武故里”。
四、打精算牌,送傘擺功,依稀見輿論戰高超藝術。
在此次輿論戰中,“店小二”身后的人脈力量非常可觀,依稀可以看到那些擁躉們,已經把他當作不容抹殺的旗幟。因此,在給朱“書記”送萬民傘的輿論中,有人表現得異常亢奮。第一,在渲染朱“書記”“南陽政績”的網絡作品中,有些短視頻作者利用音、景、畫及煽情文字“四位一體”,把南陽幾十年發展變化的“光環”全部美輪美奐地套在朱是西的脖子上,給他涂抹了一身“悲情英雄”的油彩,有極強的感染力,很能打動人心。第二,曲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不滿,但十分策略隱晦,并不明目攻擊。第三,集中火力打擊司馬南,抓住司馬南只言片語,狂轟濫炸,惡毒攻擊,大有斬首愛國大v的意味。有人揚言:“不出今年,司馬南必退出互聯網”。第四,在此次輿論戰中,是否有資本的推手、有“搖頭丸”“泥塘亂舞”的介入、有“教父”1450的參與、有域外勢力的助攻尚且不知,但其手法,頗有得到中情局“十條戒令”的真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