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一勞動節,打開網站也總能看到諸如“致敬最美勞動者”“致敬每一個平凡的奮斗者”之類的宣傳話語。致敬來致敬去,到頭來五一勞動節真正的內涵卻早已被架空了。
五一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是百余年前工人階級兄弟用鮮血為我們換來的休息日,是紀念斗爭精神的日子。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城市先后共計35萬工人罷工游行,要求當局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讓工人群眾每天只用工作八小時。惶恐的美國政府進行了血腥鎮壓,但最后還是不得不做出讓步,接受了工人的訴求。
為了紀念這次罷工,1889年第二國際(當時的國際工人運動組織)宣布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勞動節。
(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
可是時過境遷,一百三十八年后的今天,勞動節的宣傳語卻變成了“致敬奮斗者”——這些話語的背后,無非就是對勞動的鼓勵,有一個宏大的聲音在敦促著我們去多干活。
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調侃:端午節獎勵你多吃粽子,中秋節多吃月餅,勞動節就多勞動,這不是很合理嗎?(繃不住了)
筆者不禁想起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批判當時的拉薩爾派“社會主義者”的經濟觀點時曾指出:拉薩爾派分子在其綱領中只是聲稱要求“解放勞動”而不是“解放勞動者”,并且說“勞動是一切財富和文化的源泉”,這本身就是對工人群眾的背叛,因為在當時的歐洲,勞動本身已經是已經不是什么需要“解放”的東西了,相反它已經非常泛濫了,隨處可見資本家肆無忌憚地強迫工人勞動。馬克思想告訴人們:要解放的從來不是勞動,而是勞動者,是被強迫勞動的人;不要歌頌勞動,因為為了自我的愛好、追求即自我實現的勞動和為了領取工資被迫給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即被“異化”的勞動,是根本不一樣的。
時至今日,拉薩爾的幽靈依舊在飄蕩著,它向群眾鼓吹著“敬業”“奮斗”“努力”的辭藻,卻掩蓋著剝削的事實。
?。ňW絡圖片,真偉大啊勞動楷模)
所以說,現在與其再說什么致敬奮斗者的陳詞濫調了,不如停止對勞動者自己的節日搞假期調休(這一點,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談談“除夕不放假”和調休的問題里也有所提及),不如落實勞動法,保護我們勞工的權益。一句話:不如來點實在的吧!
希望各位讀者在這個日子里,不要忘記百余年前那些為爭取權利而揮灑在大洋彼岸的鮮血,不要忘記勇于斗爭的精神。
勞工萬歲!斗爭精神萬歲!
祝各位讀者朋友五一假期愉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