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中旬以來,美國大學已經有超過700人被逮捕。
他們中間大多數是學生,還有教師、普通職工、媒體記者。
只要不支持以色列,那就是“反猶”,就會遭到美國軍警堅決的制裁,美國警察最近威風八面,在自己的國土上,聽從以色列的號令,重拳出擊,用棍棒、電擊槍、辣椒水、橡膠子彈對付學生,甚至還在圍墻上架了狙擊槍.......
但是學生們毫不畏懼,他們高喊“解放巴勒斯坦”的口號,并且互相激勵:“你們準備好為同志挺身而出嗎?”“準備好了”!
現在,這股風潮已經蔓延到了整個西方世界,歐洲、澳洲的大學生們,開始聲援美國高校的抗爭,在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學生于4月17日和18日組織示威、靜坐和絕食。英國華威大學“華威與巴勒斯坦站在一起”團體的學生占領了位于英格蘭的校園廣場。英國萊斯特大學學生也舉行了抗議活動。上月,利茲大學的學生占領了一座校園建筑,抗議該大學支持以色列的行為。墨爾本大學的上百名學生25日在校園內舉行了類似的抗議活動。要求墨爾本大學切斷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航空公司以及英國武器制造商BAE系統公司等軍火生產商的關系......
但歐美官方對此采取的措施是嚴防死守、堅決鎮壓。
在美國,學生和教授們遭到了粗暴對待,埃默里大學經濟學教授卡羅琳看到校園里一名抗議者被暴力逮捕,遭警察摁倒在地,卡羅琳頭部撞在水泥地上,眼鏡被甩了下來,她大喊 “我是教授,我是來看學生的,你們要干什么?”,但仍遭到警方逮捕。另一位來自哲學系的主任諾埃爾·麥卡菲也同樣被警察戴上手銬押走。
讓我們來模擬一下,如果是別的國家發生這種事情,美國會怎么辦?
首先,美國媒體會火力全開,從制度到思想到文化把這個國家批倒批臭,拿著放大鏡去拍學生們遭遇的苦難、警察和政府的“殘暴”,呼吁“民主、自由、人權”。
美國的議員大佬會跳出來說:“美麗的風景線”。
美國大使館、領事館會高調開酒會,邀請這個國家的“精英”年輕人來“談心”,發表悲天憫人的演講,許諾將要扶持這些“世界青年領袖”,感動一堆未經世事向往美國的小男女,然后發文譴責“人權問題”,號召“國際社會”共同討伐這個國家。
給美國當狗的“國際社會”會紛紛響應,各國企業、娛樂明星、體育明星紛紛表態,再也不購買、使用來自于某地的產品,污蔑對方是“集中營”。
西方記者(CIA雇員)甚至會加入這些高校學生的隊伍中,幫他們策劃宣傳話術,提供培訓和后勤,一起動手拆除“圍墻”,高喊自由。在雙方對峙的時候,一個個扛著攝影機對一邊懟臉狂拍。
動用某些“基金”和資本的力量,為這支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勤保障和裝備供應,煽動某些親美企業,故意壟斷交通、航班,明著支持、保護示威隊伍。
捧出一個“偶像”,最好讓她受點傷、挨點打、流點血、“瞎了一只眼”什么的,然后就能創作出更“病嬌”、更惹人憐愛的宣傳畫了,讓廣大二次元人士失去理智如癡如狂。
買通這個國家的“作家”、“學者”、“大V”、“意見領袖”,天天在互聯網上寫小作文和“日記”,把這里形容成人間煉獄,徹什么一車一車的往外拉,一地無主的手機……
利用CIA和摩薩德的豐富經驗,重金養狗,收買、訓練沒有底線的“勇武派”,提供投擲器、弓弩、高功率激光筆、燃燒瓶,讓他們沖鋒陷陣……在事件白熱化的階段,可以派出槍手,混在人群中間,沖兩邊開槍,造成流血事件,激化雙方矛盾。
派出一流的文藝戰士,深入一線,拍攝紀錄片,同時給學生們播放“烏克蘭內戰”的故事,讓學生們淚流滿面——“希望我們也能有烏克蘭那樣的好結局”。
但你看看現在的美國,嚴重缺乏這樣的“幫助”啊。
“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一定會出兵占領美國,從暴政中解放美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