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刀郎的一首《羅剎海市》火爆全球,據有關數據播放量超百億次。它的火爆不僅僅是在娛樂圈,在不同國度,不同社會階層,不同人群里都產生了強烈共鳴。在娛樂圈,一些音樂人紛紛以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演唱如花鼓調、京劇、越劇等曲調進行演繹,或演奏《羅剎海市》如鋼琴、手風琴、二胡、吉他等樂器進行演奏,還有音樂愛好者,對這首歌曲的歌詞進行改編,通過改編從另外的角度對一些丑陋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強烈的諷刺。更有其他群體以其別具心裁的獨特的方式對《羅剎海市》的歌詞內容進行演繹。對于《羅剎海市》這首歌曲來說,人們不僅僅是非常喜歡它的曲調,更重要的因素是喜歡它的歌詞。近來,這首歌曲的歌詞每個喜歡唱歌的人有事沒事都喜歡哼上兩句,就如同當年的革命樣板戲的歌詞一樣,家喻戶曉,這就叫“深入人心”。
對于一個文藝作品的好壞,一些人認為,必須要由專業人士來評價,專業人士通過打分,得分高的就是好的作品。我們平時看到電視臺經常搞的一些演唱比賽活動,就是通過專家做評委結合觀眾的支持程度進行評價,這種評價,當然從藝術角度來說,似乎是要科學客觀一點。但是,一首《羅剎海市》在網絡上播出以后,在全球范圍內,不論是音樂界、演藝圈,還是社會的各界人士,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評價文藝作品的標準問題。比如,莫言因為的文學作品得到瑞士文學院的認可,被授予西方的諾貝爾文學獎,不少人包括主流媒體都認為這種文學獎是最高榮譽。但是,莫言的文學作品卻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人民并不認可莫言文學作品的價值,反而認為他的文學作品是灰色作品,受到不少網友的嚴肅批判。一度的傷痕文學曾經風靡一時,但人民卻發現那只不過是一種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市井文學。
所以,一個好的藝術作品,不僅要有好的藝術表現形式,更要有一個被人們廣泛認同的藝術內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形式?和?內容完美?統一?的作品。這樣才能真正被人們所接受。
對文學藝術的評價,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作了全面的闡述。
80多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文藝與文化發展的指導方針和基本理論。按照《講話》的指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講話》本身也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產生、發展及其影響,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藝術工作者。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開始時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們?今天?開?的會?,就是?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同和?敵人?作?斗爭?。”為此,提出了文藝工作者的立場問題、態度問題、工作對象問題、工作問題和學習問題五大問題。毛主席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把它們歸咎于一個問題,即“為什么人”的問題,也就是文藝的方向問題。毛主席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非常明確地闡述了判別文藝作品好壞的標準。這就是說,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如果人民群眾不喜歡的作品,你還怎么吹得天花亂墜,人民群眾都是不會買你的賬的。
今天看來,文藝作品“為什么人”的問題,仍然是文藝創作的根本問題。文藝作品是不是能夠反映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始終是文藝創作最根本的衡量標準。刀郎的《羅剎海市》之所以引起網絡上的共鳴,就是因為它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在于它能夠借?古?說?今?,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引發?了?廣大?聽眾?的共鳴?,引發?人們?對?現在?的社會?價值?觀和公平?正義?的思考?,激勵著?人們?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人們對《羅剎海市》的摯愛,不僅在于它優美的旋律,更在于其內容表達了人們所有追求的社會價值觀。《羅剎海市》它是一個具有強烈諷刺意義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它通過對社會現實中以丑為美,又沒有自知之明的現象的批判,表達出了對真善美的追求,“這就是人類的根本問題”,從而闡明了問題的本質,強烈地撼動了人們的心靈,引起了全社會的共鳴,它充分體現了一種人們共同的價值取向,做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這就是作品的藝術魅力和價值所在。
世界權威音樂雜志《滾石》對《羅剎海市》是這樣評價的:“刀郎?的才華?無與倫比?,他?已經?成為?了中國?音樂?的?象征?,代表?著這個?國家?豐富?的文化?遺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為人們所喜愛的好作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