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玟生前一段錄音,把《中國好聲音》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事情經過我在昨天的次條文章《你們就是一堆壞人》中已經做了詳細介紹,但今天我也有些擔心了。
因為有網友因發布李玟控訴視頻收到死亡威脅,刪除所有視頻后崩潰大哭,稱我很喜歡Coco但我更想活著。很難相信,這樣的事情能發生在2023年。
不管該名網友是否真的遭遇死亡威脅,也不管李玟生前哭聲能不能叫醒裝睡的娛樂圈,有關方面都應該盡快介入調查,不能讓中國好聲音變成了中國好生意,更不能變成黑作坊。
今天還是繼續說說醫療反腐。截止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80名院長級醫蠱被查,據說涉案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像云南、四川、貴州等醫療反腐走在前面的地方,都是排著隊投案。
這起旨在斬草除根的醫療反腐風暴,和以往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行賄受賄一起查,醫療醫藥一起抓。有的醫院一天帶走4個科室主任,也有的藥企董事長直接被帶走。
但此舉也遭遇一些抵制,比如有個三甲醫院老院長私下揶揄,醫療產業的腐敗是系統性的,把醫生都抓完了,誰還來給老百姓看病?他說的是實情,但也低估了高層智慧和決心。
這輪反腐風暴表面上是國家衛健委在牽頭,實則上是中紀委在主導,并且公安部、審計署等14個部門聯合介入,各地公布舉報電話,就是要查它個翻天覆地、哭爹喊娘。
但老院長所說的系統性腐敗也是實情,這么多醫生抓是抓不完的,最好辦法就是設個豁免標準,主動交待問題并吐出非法所得,則可以從輕發落甚至不予追究。
這也是各地院長主任紛紛投案自首的背后邏輯。你以為他們是良心發現、立地成佛?無非是罪行敗露東窗事發,趕在紀委敲門之前搶個主動罷了。
眼看昔日行賄對象紛紛落馬,一條線上螞蚱的醫藥代表坐不住了。他們連夜刪除聊天記錄,解散微信群。有人為求自保甚至開啟自爆模式。
近日網絡上流傳兩張醫藥代表主動曝光科室主任收受賄賂的投名狀,指名道姓揭露其賄賂項目、金額及銀行帳號,并張貼在其所在科室的門上?! ?/p>
目前信源無法證實真偽,但窺一斑可見全貌。帶金銷售制度確實已經成為依附在醫療產業上的一顆毒瘤,吸著老百姓的血養著少數人的蠱。
數據顯示,全國有3萬多家醫院,428萬名醫生,大大小小的醫藥代表卻有300萬之多。平均1.5個醫生就有1個藥代叮著,有多少人能禁得住錢砸色誘?
所以說,這條產業鏈上從院長到主任到關鍵崗位,很難獨善其身,靠權力靠技術靠回扣靠學術會議,腐敗的形式豐富多樣,沒有誰比誰更干凈,只有貪多貪少的問題。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早就天怒人怨。如果不是碰上三年疫情,國家早就動手了。雖說行行有敝敝敝有私,但整個行業黑云遮日貪得無厭,就讓高層忍無可忍了。
這些年來國家進行過多輪醫療改革,無論是農村的合作醫療還是城鎮社保,報銷比例逐年提高,不少城市還大力推動惠民保業務,說白了這就是國家給老百錢發錢。
但這些錢用到了老百姓身上了嗎?老百姓看病便宜了嗎,方便了嗎,療效更好了嗎?沒有,這些錢不僅源源不斷地進了少數人的腰包,還讓老百姓的負擔更重了。
也就是說,國家這些年來的醫改紅利,全被這些醫蠱給吃掉了。國家發的越多,他們吃的越快,最后把醫?;鸲汲猿鲆粋€大窟窿,國家豈不震怒?
事實證明,以藥養醫無異于以身伺虎,不僅不會減輕國家醫保負擔,反而帶動了一批黑產,把醫保體系打成了篩子。
這也是為什么這一輪醫療反腐讓中紀委操盤的幕后背景。說白了,教育、醫療、房產三座大山,病的最重的恰恰是醫療,最需要動刀子的恰恰是那些醫蠱。
因為教育和房子還有更長的時間線去應對,但醫療是非?,F實緊迫的問題,等不起拖不起,不僅直接影響到群眾的生命健康,還將嚴重阻礙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
如果連看病都看不起,不送紅包都不敢手術,何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國家必須要拿醫療開刀,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醫療環境,享受安心放心的醫療服務。
本應懸壺濟世,卻千瘡百孔,這確實是一種諷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都要支持這次醫療反腐,掀起一場自發的群眾運動。歷史反復證明,只有群眾參與的運動,才能做到陽光透明,不留死角。
另外我也建議,老百姓對疫情期間的核酸產業鏈意見如此之大,痛感如此之深,現在既然要搞醫療反腐,不如來得更猛烈些,把核酸背后的利益鏈好好查一查。
如果張核子張原子們無罪,就還他們一個清白,如果他們有罪,就掛路桿上曝曬三日。除此之外,還有疫苗、方艙、某清背后的利益鏈,也該秋后算帳了。
最后說一個值得欣慰的現象,四川某地醫院高干病房排起長隊辦理出院,有的甚至住院4年一夜康復,真是反腐反出了醫療奇跡。
長期以來,高干病房是廣為詬病的聚焦點,也是醫藥勾連權力尋租的重災區,導致本就緊缺的醫療資源分配更加不公平。
而隨著此輪醫療反腐進入深水區,一些地方高干病房的人去床空,也預示著這一特權地帶也成為整治重點。
是不是真有病,查一查就知道了。然后那些長期臥床的病人就突然能起來了,甚至還能小跑了。
不能不說,反腐才是最好的良藥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