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刀郎的《羅剎海市》在全球火爆了。有人稱,11天,80億播放量……
截至7月30日18點,《羅剎海市》的全球網絡播放量達到80億次,直接超過了2017年發行的西班牙《Des Pacino》55億次世界紀錄。剛看到抖音上稱,播放量已突破200億次,有望成為世界第一。
一?、《羅剎?海市》為什么?引起?如此?巨大?共鳴?
刀郎的《羅剎海市》能夠在全球網絡上達到如此高的播放量,表明了它在全球歌迷中產生了巨大的共鳴。文學藝術的共鳴,就是因為它能夠撼動人心。刀郎的《羅剎海市》能夠在全球網友中產生共鳴,是因為這首歌曲對當下社會“黑白顛倒,以丑為美、指鹿為馬、指鼠為鴨,并沒有絲毫羞恥感”現象的批判。網友們都感覺是明顯的是有著鮮明的針對性。有美國網友覺得這唱的是美國的娛樂圈子,也有韓國歌迷則稱,“這就是韓國官場的寫照。”德國議員也惶惶然,說刀郎“唱的是德國”,他們說,如果茍茍營是美國,那么馬戶就太像他們的舒爾茨了,綠黨就喜歡兩面三刀。
國內有人認為是對某幾人的含沙射影的罵人,筆者覺得這是小看了《羅剎海市》的格局。認真琢磨這首歌的歌詞,我們會發現它是對一種丑陋的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它揭露和批判的一種“黑白顛倒,以丑為美,指鹿為馬,指鼠為鴨,以至于沒有廉恥”的社會現象,有人把它稱之為“趙高”現象。這種現象有時甚至到了甚囂塵上的地步。刀郎的《羅剎海市》它就像一面鏡子,足以把這類人的丑陋嘴臉暴露無遺。
在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時代,資本的銅臭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它讓人顛倒黑白,以丑為美。一些人為了那“三寸黃泥地”,形成“一丘之貉”,互相利用,狗茍蠅營,進行骯臟交易,不惜顛倒黑白、指鹿為馬。“馬戶不知道他是一條驢,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本是下三爛的貨色,硬是要裝出一番高雅,明明是低三下四卻還要“好威名”,這種現象并不罕見,而是一種普遍泛濫的現象。這究竟是這些人的悲哀,還是這個世界的悲哀?
對這種現象,只要是有正義感,有起碼道德底線的人,都會感到深惡痛絕。這就是《羅剎海市》播出后引起全球網絡上網友們共鳴的根本原因。
二?、《羅剎?海市》到底?表達?了什么?
隨著《羅剎海市》的走紅,同樣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就是認為這是對社會上的一些顛倒黑白的辛辣諷刺,因此而受到不僅是歌迷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底層民眾的認同,并由此而產生強烈的共鳴。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是在“罵人”,甚至有人認為是針對某些幾個人的罵人,要訴諸法律。這也就是見智見仁了。這也許是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哈姆雷特。
有人認為是罵某幾個人,這種說法顯然是小看了歌詞的格局。只要仔細分析一下歌詞內容,不難看出是對整個社會或者說整個世界的一種解剖,是對整個世界顛倒黑白,以丑為美,指鹿為馬現象的辛辣諷刺。它猶如庖丁解牛,刀刀割肉,鞭辟入里。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一些人為了那“三寸黃泥地”的一己私利,官商勾結,狗茍蠅營,這樣的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他們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指鼠為鴨。在資本市場,窮人不能勤勞致富,他們說你是窮人思維。在職場上,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人們的生活中,房地產不是為人們的居住提供更好的服務,而是成為了資本割韭菜的工具,教育不是公平競爭的市場,而成為了有錢人上升的綠色通道。醫療不是為了治病救人,而成為了商業化經營獲利的工具。房價上漲無人過問,房價下跌卻有專家出來密集發聲。當人民提出共同富裕時,既得利益集團認為這是想“劫富濟貧”是想要“共同致貧”。老板欠打工人的工資屬于正常現象,而打工者向老板討要工資卻是“惡意討薪”,再比如,從網絡上看到,一些爛尾樓,開發商沒事,銀行沒事,而購房者因為沒有及時還上房貸卻上了黑名單。國企改制一些國有資產流失,不能讓人說,一說就是反對改革開放,就是打擊民營經濟……等等,一旦權力不能成為保護底層人的利益,反而成為了既得利益集團的保護傘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十里花場”成為了一種不足為怪的現象。
刀郎在歌詞里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那馬戶不知道自己是一條驢,那又鳥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雞”,真是顛倒黑白。“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而這一切,究其原因,刀郎把它升華到“人類的根本問題”這種高度,這就明顯地說明它并不是與一些個別人的恩恩怨怨,如果把它看作是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那就太小看了這首歌的格局了。
刀郎的羅剎海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一部經典諷刺小說集,書里對封建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諷刺。郭沫若為他的居所寫過一副對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評價他:“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刀郎也正是以這種辛辣諷刺的方法對世界上的一些以丑為美,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現象進行有力的諷刺和批判,以弘揚正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羅剎海市》最成功之處,就是創造了無盡的遐想空間,當然,也得益于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藍本,是蒲松齡筆下的美丑顛倒的魔幻國度,為刀郎提供了素材,進而觸發了聽眾的想象。
刀郎的《羅剎海市》與當今流行的傷痕文學,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并且,與莫言的“文學永遠都不是唱贊歌的工具”也有著本質的不同。《羅剎海市》揭露、諷刺的是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社會現象,它啟迪人民覺醒,如何分清青紅皂白,辨別真偽。
三?、《羅剎?海市》的?內涵?和意義?
《羅剎海市》以敘述的方式,描繪了一個被扭曲了的充滿誘惑和危險的羅剎國的場景,代表著一種被扭曲了的人性欲望和追求。
它的意義在于,首先,通過揭露和諷刺,告訴人們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種引誘人們向著罪惡深淵的力量和誘惑,讓人們在這種險惡環境中徘徊,難以自拔。它似乎在通過歌詞,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免疫力,不要被外界的誘惑所迷惑。
其次,《羅剎海市》也可以視為社會上邪惡勢力的象征。現實社會社會中的一些腐敗和不公現象,導致一些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從而一步步地走向腐化墮落的悲慘結局。通過歌詞來無情地揭露這種黑暗現象,呼吁人們勇敢地面對和抵制各種邪惡勢力,還世界一個朗朗乾坤。有人說它是不帶臟話的罵人,老百姓聽了很解氣,總之,它很接地氣,深受受老百姓歡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