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吳亦凡本身無感,唯獨有點印象的是演過老炮中的一個混混角色,表情呆板,打扮夸張。
不知道他為什么會有幾千萬的粉絲,這或許正是部分現代人審美的一個縮影吧。
審美這種東西,是可以被影響的。
資本推動下的娛樂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塑造審美趨勢。
一方面掌握著藝人為代表的審美符號;另一方面借助于輿論宣傳,制造所謂的主流或非主流的審美趨勢。
左手控制供給端,右手制造需求端。
由于這種以藝人為代表的的審美符號制造和培養(yǎng)成本極高,所以成名的藝人們成了炙手可熱的資源。
越熱,資本越喜歡,藝人獲得的資源就會越多。
出門吆五喝六,帶個墨鏡,保安開道,牛X哄哄,不可一世,成了一些藝人的標配。
有的不那么熱的藝人,還要故意整這些排場出來,不然顯得自己掉檔次。
仿佛和人民群眾越割裂,自己就越牛X。
高傲的藝人們,逐漸不滿足于這種形式上的離世異俗,開始追求極致而另類的享受,包括肉體享受。
于是,花邊新聞成了某圈的常態(tài)。
這些,只要不影響資本的左右手倒騰,就沒有人會在意,甚至如果一個人名聲不及從前了,還特別希望他“出點新聞”,這樣的話,熱度又有了。
資本的目標是利益,如果有那么一段時間或一件事,看起來不那么唯利是圖,那么就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
他們不會在意公德,眼里更不會有蒼生。
一些資本掌控的媒體、輿論、娛樂等的目的是制造審美,更進一步是精神上的控制。
人們所看到的,可能是被一些人精心設計出來的。
長期被精神控制的人,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會處于一個直線狀態(tài)。
這類人,即便有時候會產生一些懷疑,但是由于思考慣性和一些精心策劃的“精神鴉片”的刺激,很快又會順著直線一路延續(xù)、跟隨著設計者的套路。
他們不相信他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被人操縱的后果,或者即便懷疑也寧愿選擇相信,那樣他更輕松,更快樂,更直接。
一些明星偶像們,公知們,他們真正的衣食父母,不是粉絲,而是資本,他們真正的價值是曝光度,而不是藝術。
被投資包裝成名后,劣跡藝人的超級待遇,其實是資本的賞賜。
都是交易。
但是他們影響力大了以后,負面毒害也隨之擴大,如果被吳亦凡之流霸屏,會嚴重影響國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人體得病的原因,有一個是邪氣侵犯人體。
邪正斗爭,關系著疾病的發(fā)生,還影響了疾病的發(fā)展和轉歸。
上升到民族精神,家國正氣也是這樣。
一個娘炮一樣的劣跡加拿大藝人,絕不利于我民族正氣的生發(fā)。
當今世界,文化和文化產業(yè)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
我國很重視文化的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
我們的媒體應該多弘揚華夏正氣,弘揚傳統(tǒng)文化、弘揚紅色文化,包括代表這些文化的元素、符號、人物等等。
這樣,才能把被邪氣入侵的身體養(yǎng)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