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5日,70年前的今天,志愿軍入朝第一戰就在今天打響。
我們會想起很多很多的故事,比如彭總孤身前往前線,比如云山戰役全殲美騎一師一個團,比如麥克阿瑟說:“戰爭會在感恩節前結束,打到鴨綠江邊,讓我們的小伙子回家過圣誕”。
結果,從10月底到12月中,志愿軍殲滅南朝鮮軍第7、第8師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給美軍第2、第7師和陸戰第1師嚴重打擊,重創美軍第25師、騎兵第1師,共斃、傷、俘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繳獲與擊毀各種火炮1000余門、汽車3000余輛、坦克與裝甲車200余輛,繳獲飛機6架。并將戰線推至“三八線”以南。
美軍非但沒能回家過圣誕,反而傷亡慘重,一潰千里,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還在敗退中因車禍死亡。
這場戰爭,已經過去70年了,回顧那些恍若傳奇的故事,懷念那些最可愛的人,我們能夠從中學到什么?
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霸凌,我們首先要敢打,打了才能讓帝國主義感受到我們的態度,堅決地打,才有和平的可能。
不是我們要打,是帝國主義要打!
當敵人逼到門口的時候,妥協、退讓、斡旋是換不來和平的。
只有堅決地打回去,打碎他幾顆牙,打碎他的傲慢,打碎他“天下老子第一”的自信和神話,讓他認識到我們的態度和力量,他才會試著講道理,才會平等地和我們談判。
美帝國主義一開始的時候狂妄地沒邊了,杜魯門最初的命令,是第七艦隊直接進入臺灣海峽,美國空軍可以越過中朝邊界,攻擊我們的人民和土地。麥克阿瑟在中國解放戰爭中就口出狂言,說“給他500架飛機就可以摧毀共產黨的軍隊”。他們對我們“不要越過三八線”的警告置若罔聞,認為“只不過是外交辭令”,他們竟然直接越過鴨綠江,轟炸我國城市……
所以,不打,能行嗎?我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帝國主義把戰機、坦克、大炮推到國境線,時刻威脅東三省嗎?
當年日軍,也是這么“切香腸”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開頭,就有無數次,放棄朝鮮,就有可能放棄東北,放棄整個國家安全,放棄社會主義,放棄我們剛剛建立的這個新世界……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們是不是去侵略別人呢?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老虎是一定會吃人的,什么時候吃,在于它的腸胃”。
“不要怕打爛了,我們就當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打爛了再建設!”
“如果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它要發動侵華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
“美國人占了朝鮮,我們也沒有辦法安心搞建設,我們的東北重工業基地,都在遼南,離中朝邊境很近,唇亡齒寒,不救朝鮮,讓朝鮮變成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美國就可以陳兵鴨綠江邊境,上千公里的邊境線,我們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去防守?”
“出兵,利益極大;不出兵,損失極大”
“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我們方面發生的問題,最初是能不能打,后來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證給養,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四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都解決了。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
“這場戰爭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后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么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我們知道了為什么要打,還要知道“怎么打”,打仗是個最講科學、最體驗組織性、戰斗力的事情,我們“小米加步槍”的部隊,如何去戰勝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第一工業國的鋼鐵、大炮、坦克、飛機、千萬發落在陣地上的炮彈?
我們不是只會犧牲,我們不是拿人命去填的,我們有著當時全世界最好的輕步兵戰術,我們有著最優秀的一線指戰員,我們有著最偉大的戰略指揮,我們把迂回穿插、強行軍、夜襲、坑道戰發揮到了極致。今天的影視作品,往往只能展現志愿軍的壯烈,卻不能展示志愿軍的真正“強大”,讓對手恐懼的強大。
我們還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新的戰略戰術,從打“大殲滅戰”,到打“小殲滅戰”,從成建制消滅對手一個師,到“零敲牛皮糖”,到“積小勝為大勝”,五次戰役,我們是越打越強的。
最后,我們甚至把“打美帝”變成“練兵”,鍛煉我們的部隊,輪番從國內調各支軍隊到前線作戰,輪番作戰,輪番休整,把美軍當作我們的經驗包和“陪練”。
“今年夏天,我們已經能夠在一小時內打破敵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陣地,能夠集中發射幾十萬發炮彈,能夠打進去十八公里。如果照這樣打下去,再打它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
“在朝鮮戰爭中,敵人傷亡了一百零九萬人。當然,我們也付了代價。但是我們的傷亡比原來預料的要少得多,有了坑道以后,傷亡就更少了。我們越打越強。美國人攻不動我們的陣地,相反,他們總是被我們吃掉。”
“如果不打回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沈陽、鞍山、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產。”
“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后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
“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國主義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們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這場戰爭的勝利,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真理,往往都是簡單、直率、樸素,一說就懂的。
為什么朝鮮戰爭在美國,成為了“被遺忘的戰爭”?因為他們打輸了,美國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這是美國政府和軍方幾十年都羞于提起的恥辱。
為什么我們不會忘記?因為抗美援朝是我們的“立國之戰”!因為我們打贏了!
我們不只有犧牲,我們還有偉大的勝利。
我們把天下老子第一的美軍從鴨綠江趕回了三八線,我們打得“亞洲太上皇”麥克阿瑟晚節不保,退休滾蛋;我們打得“聯合國軍”換了三任總司令;我們打得世界第一工業國除了扔原子彈,手段全出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在不能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
今天,依然有一些頑固不化的家伙在替美國辯解,說什么美國并沒有輸,沒有并沒有盡全力。
真是可笑,美軍先后投入9個陸軍師,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作戰飛機383架,這是美國海軍大半的實力。而美國空軍先后出動各種飛機上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戰斗的炮火密度、戰場兵力密度、空襲轟炸密度,經常是一天上萬發炮彈,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上甘嶺“攤牌行動”,打得美軍國內后勤補給都出現了短缺。這樣的強度,還說“沒有盡力”?美帝要是真有本事“盡力”,絕不會坐下來講道理的。
從鴨綠江反推到三八線,怎么就不是我們的勝利了?戰爭是為了達成戰略目標,中國的戰略目標實現了,美國的戰略目標失敗了,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抗美援朝是真正的立國之戰,這一戰真正洗雪了中華民族近代的百年恥辱,這一戰打完,全世界才會重新審視中國,什么“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七七事變”都過去了,這是一個全新的中國,擁有一群昂揚奮發、朝氣蓬勃的人民和戰士。
彭總說得好:“帝國主義在東方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能奴役一個民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是的,此役之后,西方殖民者在東方的利益鏈被打破了,他們高高在上的霸權、碾壓東方的神話也跌落塵埃,“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成了千古名言。
這一戰體現了共產主義中國真正的“國際主義精神”,蘇聯老大哥不敢打的仗,我們打,蘇聯老大哥不敢得罪的帝國主義強盜,我們來收拾!這一仗打得心腸冷如鋼鐵的斯大林都流淚說:“還是中國同志好,還是中國同志好!”
是我們的犧牲和奉獻,是我們對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共情,擋住了帝國主義把一個國家殖民化的道路,我們讓“英特納雄耐爾”不再是一句口號。
此役過后,我們更像是全世界社會主義的燈塔!
這一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奠定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沒有人再敢輕言對中國用兵,美軍在越戰中甚至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
這是一件蓋世之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