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被驅逐時還高喊著“中美合作、互利共贏”的口號;在抗議美國司法人員暴力闖入中國領事館時又再次高喊的又是“中美合作,互利共贏”。人家都打上門了,竟還喊出如此可笑的口號,著實讓人大跌眼鏡!難道非要等美國人把我們吃得骨頭都不剩才住嘴?
我不知道這是領事館的觀點還是中國主流精英自畫中美關系底線,但不管怎樣,持有這種幻想都是十分危險的!說得好聽點這叫幼稚,說得直接點,這叫找死!
盡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高喊“中美合作、互利共贏”的這些人并不是存心把自己的國家往死里整,他們只是過于天真罷了。
他們之所以天真,是源于對中、美文化的無知,對文化特性的無知,他們更不知道兩國合作共贏的基礎是兩國的文化相同,至少也應相似才行。就此,本文專門談談中、美兩國文化的本質差異,闡述”中美合作,互利共贏“的不可能性。
美國的國家文化是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文化,是骨子里的掠食文化。這個起源于英倫群島的族群還很弱小的時候就以掠食著稱于世,由羅賓漢等人帶著到處殺人越貨。到后來打敗羅馬人后,更是把全世界看成自己可以隨意宰殺的羔羊。也就有了后來他們對美洲大陸的侵略,鳩占鵲巢殺絕印第安人建立美國。
中華文化根植于農耕文明,“血液中無侵略他人基因”(習近平語),抱定天道酬勤,幸福是靠自己的雙手奮斗出來的。從遠古的洪荒大野中一路走來的中華文化,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三觀”,流淌在自己血脈里的文化。
國家文化的區別直接反映國家價值取向的區別。在中華文化眼里,不勞而獲是可恥的,而在盎格魯-撒克遜群族文化眼里,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給予的牧場,別人的勞動成果也是一樣,與游牧不一樣的是,別人的勞動成果只不過有人護著不讓他人隨便奪走罷了。這個時候,殺人越貨在盎格魯-撒克遜群族文化里,就是理所當然。在這殘暴的過程中,盎格魯-撒克遜群族如果失敗了,他們也會歸咎于自己不夠狠或運氣不好。
可見,中、美兩國的文化可謂天壤之別。
人種族群的根本的區別不是外表,而是文化,都是很難改變的。盎格魯-撒克遜族群在美洲建國200多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掠奪,對外戰爭不斷。黑人被販賣到盎格魯-撒克遜的分布地,做了200年的奴隸,獲得解放后,還是懶得出奇。而中國人無論到何處在何處,都以勤勞著稱于世。這些亙古不變的事實其實就是人類族群文化的不變特性。這不是理論能解釋清楚的,只能歸結于天意。“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對此,我們的老祖宗早有所悟,倡導安分守己的處世哲學。這是因為我們的老祖宗從人類不同族群文化中找到造物主精心設計的蛛絲馬跡。造物主把黑人放在物產豐富的熱帶,也就給予了黑人族群靠天吃飯的文化。上天把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放在在幅原遼闊但物產并不怎么豐富寒帶草原,也就給予了盎格魯-撒克遜族群養、烹食動物的游牧文化。造物主把中國人放在既沒有豐富的天然物產,也沒有遼闊的草原的地方的同時,也就給予了中國人的改造自然的農耕文化。這些盡管只是我們老祖宗看到了造物主精心設計的蛛絲馬跡,卻感知到了對造物主必須萬分敬畏,懂得了過住自己的文化,不去干預他人文化的道理。
是的,天意不可為,不要企圖去改變別人的文化,誰都辦不到,即使你有那個能力,也沒有地理環境條件。而當下中國卻有不少人對此一再犯糊涂。在美國對華不斷下套,步步緊逼時,總是心存幻想,認為忍一忍,退一步就會海闊天高。炸我使館時忍了,撞我戰機時忍了,扣押我“銀河號”時忍了……結果是助長了美國掠奪的野心野膽。到今天,已經發展到野蠻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公然在中國南海軍演,公然為臺獨、藏獨、疆獨、港獨撐腰,干涉中國內政,分裂中國疆土。而面對這一切,今天還有不少中國人沒有看不到這是美國文化注定的結果,還在以自己的道德標準評判美國的所作所為如何不對,如怨婦一般喋喋不休。還有的人天真地幻想只要等明年一月份特朗普下臺,新的美國總統上臺后,中、美關系就會進入黃金發展期。殊不知,無論誰做美國總統都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美國掠食文化的奉行者,否則,就當不了美國總統。可見,這些人文化的無知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無異于讓中國等死。
中、美文化的差異注定中、美兩國合作共贏的不可能性。中、美合作,只能有一種結果,這就是中國“為他人作嫁衣裳”,事實也是這樣,以中、美合作為標志的改開幾十年的成果,全部被美國搶奪,中國得到的只有幾萬億只能買美債的美元廢紙。
中、美合作不可能共贏,今天是這樣,歷史也是這樣,中、美合作從來就沒有共贏過。慈禧“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洋人夠好吧,結果是八國聯軍把中國財富劫掠一空,殺得京城尸橫遍地,還火燒圓明園。老蔣更是鐵桿美粉,結果怎樣?中國有贏過嗎?沒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再看同屬盎格魯-撒克遜群族文化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雖然他們彼此也經常鬧騰,但在對等非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國家上,從來都是驚人地一致。這種合作共贏也是共同的國家的文化必然結果。
那么,是不是中華文化不敵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文化呢?不是!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上看問題,只有中華文化才是人的文化,而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種獸性文化,獸性文化是不可能戰勝人的文化的。這個問題,其實中國歷史已經作出了回答。中國歷史上的匈奴文化,蒙古文化,滿族文化跟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文化極為相似,在與中華文化較量的時候不是被消滅就是被同化,就是中華文化強大生命力的體現。也正是中華文明秉承了中華文化這一原因,才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但在中華文化與獸性文化對決過程也給我們發生了警示,這就是中華文化對獸性文化的入侵千萬不能妥協,妥協便是災難的降臨。深諳歷史文化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此生死攸關的問題非常清楚,這才有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咄咄逼人的盎格魯-撒克遜族群,勒緊褲帶也要把”兩彈一星“搞出來的原因。用陳毅元帥的話說,就是再窮也要手里有一根打狗棍。此話對于對待獸性文化的態度,可謂是一語中的。正是因為新中國手里有了打狗棍,才使盎格魯-撒克遜族群心存忌憚,不敢造次,才有新中國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
對待惡犬用打狗棍,對待豺狼用獵槍。對此,我們再也不能犯糊涂了。我們非常贊賞昨天中國海軍在渤海灣試射浪鯨-3洲際導彈這一對美國及其仆從國在我近海軍演的作出的強烈回應,再兇的狗,這時也要掂量掂量侵華的代價了。果然,瘋狗的氣焰立即蔫了。
然而,仍然還有一些文化的無知的人并沒有被浪鯨-3振聾發聵的巨響驚醒。今天我們在網上仍看到了由此引起中、美脫鉤的擔心,評說我們的正義之舉如何不是。我們認為,這些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文化白癡。中、美脫鉤中國的天就會塌下來?就活不下去了?錯!中、美脫鉤對中國利大于弊,至少擺脫了掠食者的掠奪,而對于美國,則就是真的天都會塌下來。
中華文化是極具創造的文化,只要有一塊地,就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美國就不一樣了。盎格魯-撒克遜族群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掠奪文化,不偷不搶就活不下去,另外還有一個龐大的不勞而獲的黑人族群文化。 一旦中國對美國斷供,便是美國的巨大災難,不用別人動手,就美國內部的這兩個族群就會斗得你死我活。
也許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你說美國文化缺乏創造力,那么,為什么美國的科技全球領先呢?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這是因為歷史的曲折給了美國機會,讓獨處地球另一端的盎格魯-撒克遜群族文化在二戰中得到了空前發展,使世界上的人才大量流向美國。這些人有的是因戰爭原因在本國呆不下去了,比如馮.布勞恩、愛因斯坦等,有的人是避禍戰爭,比如當年中國的許多科學家。這些人使美國科技迅速得到了發展,美國人又利用之全球掠奪,才有美國的今天。縱觀美國現在的一切,基本上沒有幾樣是原入侵者和他們的后代創造的,就是現在美國拿來卡華為脖子的芯片,排在前六名的美國芯片專家也全部是華人,當然,這些人已經加入了美國籍。但我們也應看到,一旦中、美脫鉤,環境一變,這些人還在美國呆得下去么?
認識中、美文化,我們才能找準自己的方位,我們才能知道真實的美國,我們才能趨利避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