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六天,方方女士再次更新了微博。雖然一貫“方式”風格的“家長里短”+“打極左”的主基調沒變,不過,與過往文章相比,字里行間還是能看出些區別的。雖然我早已沒興趣再繼續這個話題,不過,既然有朋友征求我的意見,就簡單分享下個人的看法吧。
眾所周知,今年很多地方都是“雨一直下”的狀態,有地方還因此影響到了高考,可見澇情之重。方方女士的文字從武漢的澇情開始絲毫不讓人感到意外,讓人意外的是方方并未習慣性要求“追責”,而是用“近幾年通過強力治理,排水能力大大提升。盡管今年的雨大水多,積水情況并不算嚴重”“下水系統的改造,效果很明顯”等文字側面表揚了武漢一番。
“追責”或不追責自然是方方女士的自由,我只是奇怪,澇情如此牽動人心,為何方方女士竟絲毫未提及那些受災嚴重的地方——如報道所稱的“武漢持續暴雨低洼路段4次被淹,商家用盆往外舀水”。是因為澇災并不像新冠疫情那樣與方方女士直接相關,就像方方女士自稱的“我住的地方,地勢略高,前幾年更大的雨,也沒有淹到我們這里”,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呢,還是因為那些“醫生朋友”未能及時提供相關澇災信息?
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不過,這里我非常欣賞方方女士實事求是的態度,沒有因局部而否定整體,這很客觀,也很有些辯證法的味道。我困惑的是,為何方方女士不能將同樣的客觀和辯證用到武漢抗擊新冠疫情上。同樣是整體不斷好轉不斷改善,為何在武漢澇災方面,方方只字不提“追責”,而在新冠疫情方面,方方卻又持續要求“追責”?
其中的區別和玄機,我無意妄自揣測,還希望有明白人抑或方方女士有教無類親自解我困惑。無論如何,感謝方方女士,在武漢澇情一事上,能夠辯證的看待問題,說了句大實話。希望方方女士再接再厲,用同樣辯證的態度客觀的看待中國抗疫的努力和成績吧。
接下來,方方女士開啟了輕車熟路的怒懟“極左”模式:“看到極左勢力和環繞他們身邊的腦殘粉,天天氣急敗壞的樣子,天天打探方方有沒有被處理……等著唄。”這段話,我覺得方方女士說對了一半,沒有什么人“氣急敗壞”,更沒什么人有興趣“天天打探方方有沒有被處理”,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確實都在“等著”。等著啥呢?等著那個“滿地的無主手機”的照片,等著看“日記”能被某些西方國家利用到什么程度,這些,關乎真相,關乎國家利益,我們確實一直都在等著。
至于方方女士念茲在茲的“追責”,如果方方女士愿意坦誠一些的話,應該能夠有勇氣承認,因為新冠疫情被追責的人,中國說第二,沒有任何國家敢說第一,甚至全世界其他國家被追責的人加起來恐怕都不會有中國多。至于湖北(武漢)方面近期有沒有繼續追責,我并不了解具體信息,不過我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也希望方方女士能稍安勿躁,方方女士是網絡大V,應該聽說過“讓子彈飛”的說法。
還有,我個人非常好奇,此前熱捧“日記”的某些西方國家的媒體不知道會不會轉載方方女士的這番文字。不過,我個人感覺應該不會,畢竟,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等“民主國家”迄今為止似乎沒聽說過有什么人因為疫情而被追責的,因此,“不追責是不可能的!不追責也是犯罪行為”等文字顯然會讓那些“民主國家”尷尬出天際。特別是美國,手握公知吹上天的“人民的希望”瑞韋西德,竟然還能確診三百二十多萬,死亡十三萬五千多,這要是不追責,那可真沒天理了。
說到“打極左”,方方女士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方方女士接著說道:“不得不說,極左勢力真的強大,而且頑強。眼前他們拉開的架式,有如背水一戰”“極左勢力其實就是中國身上一個膿瘡”……這番話文字水平如何姑且不論,氣勢肯定是到位了。不過,我意外的發現,將這段文字中的“極左”用“公知”代替的話,貌似一點違和感都沒有:不得不說,公知勢力真的強大,而且頑強。眼前他們拉開的架式,有如背水一戰;公知勢力其實就是中國身上一個膿瘡……
雖然幾乎可以無縫對接,不過區別還是有的。比如說,公知雖然有“背水一戰”的架勢,卻無一人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時至今日,那些當初跳得很高的公知“竟無一人是男兒”,要么裝死,要么顧左右而言他;而方方女士口中的“極左”卻依然一如既往的堅定,充分證明了毛主席的那句名言,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還有,方方女士說“極左”“攻擊”她是為了“割韭菜”,對此我實在不敢茍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世界上沒有那么多“韭菜”,支持或不支持,絕大多數人心里都有一桿秤,方方女士實在沒有必要如此貶低群眾的辨別力。退一步講,如果方方女士覺得寫文章賺稿費是天經地義的話,別人賣點文字掙些打賞賺些辛苦錢,應該也不丟人吧,怎么就成了“割韭菜”了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