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東各種動作片,懸疑片趕在暑期檔火爆上演,土豪帶著一幫小兄弟圍毆另一個土豪,敘利亞成了導彈靶場,美國射,俄國人也射。
麥加圣地的大清真寺差點被伊斯蘭極端勢力炸掉,而伊拉克800多年的清真寺被炸得只留下基座。
瘋起來連自己都炸的家伙,什么斡旋談判簽條約等國際關系老套路顯然是徒勞的,輿論場各種謠言滿天飛,局中有局,套中有套。
背后都閃動著大國身影。中東亂局,正說明這個世界面臨著一場國際秩序(勢力范圍)的重新洗牌。
至于以什么方式來實行這一過程,目前不得而知。絕大多數人都不希望看到一戰,二戰那種山崩地裂,浴火重生的方式重新出現。
新牌局老玩家
本世紀下半程,能成為超級強國的只有三家,而這三家也是目前中東地區直接利益攸關方。
美國:強中強,發功進招之前,總要大喊一聲“民主自由”,心里默念“殺人放火金腰帶”口決。雖然它的功力正在下滑中,仍念念不忘一統武林。
俄羅斯:說來都是淚,走火入魔,自斷經脈之前也是一代宗師。目前正在療傷之中。
中國:閉關修煉多年,不問江湖恩怨,一心賺銀子。潛力變為實力后,就收起韜光養晦那一套,“和平崛起”開始流行,現在講“新型大國關系”了。說白了就是舊的江湖格局,我不接受,要整新的。
中美俄大三角關系,從朝鮮戰爭之后就不斷變化移位。誰威脅大,另外兩家就聯手對付誰。
中蘇結盟,美國處于下風,屢屢被動,在朝鮮,越南灰頭土臉。
中蘇鬧翻后,中美聯手抗蘇,內外夾攻,軟硬兼施,直到蘇聯解體。
美國獨霸武林時,一手想收服中國,一手想徹底制服俄國。但這兩招全部失敗,出于相同的危機感,中俄快速接近,三角關系自然重組。
中俄聯手對抗美國,極力爭取各自國際戰略空間,戰略軸心初具模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國際安全政策項目主任約翰·米爾斯海默曾警告美國:“將俄羅斯推向中國,是最最最愚蠢的戰略行為。”
美國號令武林的最大本錢是:制定規則。而支撐的基礎是美國的金融,經濟,軍事,文化等實力。
亞投行的出現直接挑戰了美國“制定規則”的特權,之前,無論是日本,德國,法國,誰想搞類似機構,誰就沒有好下場。德意志銀行總裁赫爾豪森1989被刺身亡,橋本龍太郎首相下臺,法國銀行巨頭趕緊告老還鄉……
然而亞投行一成立,英國,法國,德國這些歐洲盟友一反常態,全然不顧美國公開反對,成為了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中東土豪也一擁而入。
中國把俄羅斯的股份比例按亞洲國家來計算,令大毛熊在歐洲一片冰冷目光之外,得到了一絲溫暖。
美國主導的G7峰會,拉入俄羅斯,成了G8,本有拉攏大毛熊之意,結果一言不合又將它踢出了G8。這種做法,大毛熊再傻,心中也是冷暖自知。
然而,問題是G7,在今天沒有中國,俄羅斯參加,它還能給全世界帶來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答案嗎?
中俄自己不斷搭建平臺,“金磚五國”“上合組織”,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計劃,就是沖著制定“國際規則”而來的重大行動。
白宮糾結了很久,而安倍終于找到中日建交四十五周年臺階,放風聲說要加入一帶一路。特朗普終于也松口表示愿意和中國合作。
只是苦了本來最具優勢,最能得到北京疼愛的臺灣省。現在蔡當局要臺階沒臺階,要臉面沒臉面,靠TPP畫餅充饑,自娛自樂,結果滿臉是血。
中美俄都坐在牌桌邊上,中東這一局,大家手里都有牌,注都下得很重。對美國來說,最可怕是那個“年年要崩潰”的中國穩穩坐在對面叫牌。
美國到現在還迷信于英國人麥金德提出的“地緣政治學說”,相信控制歐亞大陸是控制全世界前提。
但美國忘了,中國天然就是歐亞大陸國家,等他崛起之后,中國控制歐亞大陸的成本要遠遠低于美國,將來誰在歐亞大陸影響力更大?
一個北美洲國家被一個亞洲大國和歐洲老牌大國聯手對抗,它將來能有好下場?
中東之爭
對阿拉伯國家來說,沖突關系著它們政權安危,對人民來說關系著生死,然而這里只是中美俄全球博弈的其中一站。
中俄戰略合作形成,是美國的戰略失誤所導致,這是歷史邏輯,已經無法改更,除非到了美國倒下的那一天。
美國在歐洲打造“北約”維護美國核心利益,雖然蘇聯已亡,但北約還將繼續存在,它不能讓俄羅斯在歐洲喘過氣來。
同樣,俄羅斯的存在也在消耗著美國及其盟國實力,北約的巨額花費,已經令盟國與美國之間矛盾不斷。
有人擔心美國會搞一個中東版的北約,如果真要搞,那對中國來說則是件好事。六十年代的《巴格達條約》已經令美國焦頭爛額,最終支離破碎,1979年伊朗變天,令美國所有投入化為灰燼。
伊斯蘭世界搞北約,除非是美國瘋了。俄國人在東進,中國人在西進,這兩股力量交匯點就在中亞和中東,這里沒有一個國家敢像歐洲國家一樣死心塌地跟著美國跑。
中國通過各種走廊,將來一定會深入到歐洲腹地,在陸緣政治和海緣政治上達到平衡和統一。
中國在非洲領先美國好幾步,拉美地區也正徐徐拉開舞臺帷幕,主戰場在中東。通過對美國核心利益所在地區的反制,來緩解美國在南海,臺海,朝鮮半島對中國的制約。
中東焦點又在敘利亞,俄羅斯為了阿薩德死死頂住美國,在國力尚弱的情況不惜派兵派戰機來干預戰事,這一頂為中國頂出了一片空間。
試想,如果俄羅斯像在科索沃戰爭中一般,只說不做,被美國看破手腳,一舉分裂塞爾維亞,并在科索沃建立了歐洲最大的軍事基地。
那么敘利亞也早已落于美國手中,任其擺布。中國還能有什么機會?頂多跟著美國屁股后面討一些重建合同,賺點小錢。
所以中國在制裁敘利亞問題上經常投出反對票,亦是情理之中的兩全其美之舉,一來,符合自己將來的中東利益。二來,讓敘利亞人民免受更大的殺戮。
普京在2015年建立了俄羅斯,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反恐聯盟,就是為了將歐洲處于劣勢的牌局,轉移到中東來。至少,它在這里有跟美國一決高下的條件。
敘利亞膠著戰局,令美國久久不能脫身,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美國尋求中國幫助來減輕它在敘利亞的壓力,那么等于將中國力量引入中東,如果美國繼續在中東下猛力,那么自然令中國周邊壓力驟減。
美國真實的中東目標是直取伊朗,把格局推回到1979年之前,就是兩根支柱(沙特,伊朗)一個心腹(以色列)。
以俄羅斯的國力,能頂到現在相當不容易,美國在輿論戰中已經做到了極致,但軍事上,還是無法攻破阿薩德的堡壘,ISIS和遜尼派叛軍們不成器也是主要原因。
中國跟波斯灣國家幾乎全是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我們海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跟伊朗舉行聯合軍演,并沒有引起這里國家強烈反應。
這是一次主動試探,2014年也已經有過一次,慢慢來,直到阿拉伯人感到適應。
現在問題是,阿拉伯世界到底是希望外部大國越卷越多,還是一心只跟美國走?
從目前看,以沙特為首的陣營樂意跟中國拉關系,伊朗更不用說了。中國跟美國的血腥,俄羅斯的粗暴不同,中國的確一直給人帶來和平的企盼。
自由貿易,誰不喜歡?如果有誰真的不喜歡自由貿易,那中國將來也會跟它講道理:“開門吶,老鄉,我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至于歐洲,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歐盟不是一個政治實體,有利則合,利盡則散。端著圣母架子過日子,早晚會出大事。
美國在中東騎虎難下,已經開始想把難民推向中國,自己不收,卻利用聯合國難民署來造輿論,這兩天水溫一試,顯然被燙著了,由明轉暗去了。
中東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前景,但有的東西是不會變的:
一,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敵對。
二,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水火不容。
從歷史演變和目前力量對比來看,中美俄三個國并不是處于相同的戰略時刻。
美國正不得不把分散全球的力量往回收。
俄羅斯希望借助中國力量,來讓它在歐洲取得一些戰略空間和話語權。
而中國則在盡力爭取制定“規則”的權力,來增強自己的全球權利。
美俄關系在年初,中國某些人高聲鼓吹特朗普要“聯俄抗華”,不知他們的政治邏輯是什么?現在看像個笑話。
美俄之間會不會在中東擦槍走火?引發大戰,大家都在擔心。但兩國都有代理人,直接開打風險極低。
何況中國與俄羅斯并不是軍事聯盟,這跟當年中蘇結盟不是一個概念。
歷史經常會循環播放,中美俄的劇本有個老橋段:
鷹跟兔站在一起對付熊,熊會死得很難看。
熊跟兔站在一起對付鷹,鷹肯定也會死得很難看。
熊跟鷹站在一起對付兔,那么熊跟鷹已經都快升天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