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打了中國“專家”的臉
《參考消息》3月12日轉載了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月10日發表的美國凱托學會防務和外交政策分析師埃里克·戈麥斯寫的題為《“薩德”與東亞戰略穩定的未來》的文章。該文說:“美軍太平洋司令部6日表示,將要在韓國部署的“薩德”系統能提高美國對朝鮮襲擊的威懾力。然而它可能也會大大損害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穩定,這一負面影響尚未得到廣泛討論。”
為什么說“薩德”入韓“會大大損害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穩定”呢?該文分析認為:
第一,中國的小規模核力量有利于戰略穩定,防止美中之間發生核戰爭。因為這樣一支力量沒有能力解除美國的核武裝,因也就不會在沖突中率先使用核武器,但中國小規模的核力量卻可以經受住美國的第一次攻擊并進行有效的核反擊,讓美國付出巨大代價,這就可以阻止美國率先使用核武器。
第二,“薩德”入韓將打破中美戰略平衡,增大美國對中國核力量實施第一次打擊的可能性。由于“薩德”和其他形式的彈道導彈防御系統能夠使中國少數幸存的核力量被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擊敗,從而讓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核報復,因此,美國就會更有信心對中國的核力量實施第一次打擊。
第三,部署“薩德”,會增加美國與中國之間核升級的可能性。如果中國相對較小的核武庫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脅,北京就有理由對核思想和核武器技術進行調整以增強生存能力,確保“有保證的報復”。因此,中國有可能改變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并提高預警能力和核力量警戒等級,這樣中國的部隊就能在遭到美國的第一次打擊之前出動。所以,部署“薩德”也許會減少朝鮮半島核升級的幾率,卻也會增加與中國之間核升級的可能性。
美國專家埃里克·戈麥斯寫的這篇文章,毫無疑問,是站在維護美國利益的立場上來思考和認識問題的,但他對“薩德”入韓后果的分析卻是比較客觀和符合邏輯的。
反觀我們中國,國內的一些所謂“專家”卻極力為“薩德”入韓辯解,說什么“薩德純屬防御性的武器,不會危害到中國”,“朝鮮的核武器比薩德的危險要大得多”。而美國專家埃里克·戈麥斯寫的這篇文章則狠狠打了中國這些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薩德”入韓將打破中美戰略平衡,增大美國對中國核力量實施第一次打擊的可能性,這還不會危害到中國嗎?
“薩德”入韓將增加美國與中國之間核升級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引發核大戰,難道“薩德”的危險比朝鮮核武器的危險要小得多嗎?
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的這些所謂的“專家,雖然比美國人還要愛美國,但他們與客觀的美國人相比,卻缺少一個正常思考問題的腦子。
附:《“薩德”與東亞戰略穩定的未來》
作者:美國凱托學會防務和外交政策分析師埃里克·戈麥斯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月10日發表,《參考消息》3月12日轉載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6日表示,將要在韓國部署的“薩德”系統能提高美國對朝鮮襲擊的威懾力。然而它可能也會大大損害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穩定,這一負面影響尚未得到廣泛討論。
美國官員和中國問題觀察人士對中國的擔憂不屑一顧,強調“薩德”是防御性的,并稱朝鮮是該系統的主要目標。“朝鮮威脅”是應當處理的切實危險,但以這樣一種方式處理這個危險可能會給東亞造成更為惡劣的長期難題。
美國決定在東亞部署更多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主要潛在代價或許在于中國如何反應。“薩德”的部署再加上美國以常規和核武器瞄準中國核力量的強大能力,讓北京方面有強烈動機調整其核力量和核思想。
中國的小規模核力量有利于戰略穩定,因為這樣一支力量沒有什么動機在沖突中率先使用核武器。小規模核力量沒有能力解除像美國這種裝備更精良的對手的武裝,但中國可以經受住第一次攻擊并有信心進行反擊。中國有保證的第二次打擊會讓美國付出巨大代價,這就可以阻止美國率先使用核武器。
而“薩德”和其他形式的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可讓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核報復,從而打破戰略平衡。假如中國的少數幸存力量可以被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擊敗,那美國就會更有信心對中國核力量實施第一次打擊。如果中國相對較小的核武庫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脅,北京就有理由對核思想和核武器技術進行調整以增強生存能力,確保“有保證的報復”。中國改變不率先使用的原則將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轉變。中國軍事出版物最近載文主張提高預警能力和核力量警戒等級,這樣中國的部隊就能在遭到美國的第一次打擊之前出動。
部署“薩德”也許會減少朝鮮半島核升級的幾率,卻也會增加與中國之間核升級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