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為什么無法對【文革】形成萬炮齊轟的局面?
文革五十周年來臨之際,互聯網上早已口水橫飛、硝煙彌漫;左右之間互不相讓,拳來腳往。針對文革的評價,雙方更是立場迥異、形同水火。左右兩種嚴重對立觀點和解讀,引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新話題:中國社會為什么無法對文革形成萬炮齊轟的局面?
在已經過去的三十多年里,針對文革這段歷史,中國社會已達成了部分共識——那就是官方和中國的右派勢力——可惜不是整個社會!官方早在上世紀70年代后葉的<決議>中,就對文革做出了全面和徹底的否定。《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稱《決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關于文革的定義又是《決議》文革部分的核心觀念。《決議》關于文革的定義是這樣說的:
“歷史已經證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決議一出,文革的定義就與災難、內亂、浩劫畫上了等號。而右派在與左派的論戰中,在中氣不足時屢屢拿<決議>當作自己的尚方寶劍。
按理來說,中國的左派,尤其是中國的工農大眾、中國的普通老百姓,經過被<決議>洗了三十多年的腦(或者說是灌輸和教育),應該對官方作出有關文革的定義高度認可,但事實并不如此。有時候,我靜下心來回顧文革快結束和剛結束那段歷史,那時候中國社會流行的思潮,那時候老百姓的民心所向,確實偏向了老干部這一邊,認為造反派有些事確實做過了頭。文革結束后,就我當初個人的觀點而言,我也跟官方的立場高度一致——我也曾經給文革下過“十年動亂”,“十年悲劇”的定義。而且,我本人對當初官方的“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鬼話也深信不疑。時至今日,經過幾十年來的觀察與思考,我不再認可官方全面否定文革的結論,我同時也否定了自己當初的立場。
文革五十周年來臨之際,如我一樣立場轉變者,在當下的中國社會絕非是偶然的個例。如果不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和社會各階層紛紛表態擁護文革或重新為文革下定義,那些右派、自由派公知,那些利益集團不會急于跳腳,不會四處鼓噪妖魔化文革。中國社會,反對文革的人,他們反對的不僅僅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式的“文革”,他們之所以反文革,他們更害怕有朝一日文革卷土中來,文革一旦再來,他們的天堂或將失去。
我以為,全面否定文革,那不是真正共產黨人和歷史唯物主義應持有的立場和做派。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任何事物、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兩面性,因此,我們都要一分為二看問題,文革也不能例外。文革有它負面的一面,比如兩派武斗,比如給領導干部戴高帽掛牌子批斗、游街,比如侵犯人權等等(同樣,文革所有的惡,所有負面的,在改革開放期間都可以一一找到“參照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文革也確確實實存在積極光明的一面,文革那時候,除了兩派武斗,社會治安相對來說是不錯的。跟現在比,不說好一百倍,好十倍絕對沒問題。那時候,杭州城里的老百姓在夏天晚上全是開著門睡覺的。文革期間的各級領導干部的廉潔程度,比改革開放期間絕對要好上一千倍,一萬倍!
為什么文革的歷史過去四五十年了,還有那么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回過頭,轉過身去凝視和思考這段歷史?為什么擁護文革的人并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遞減?這深層次問題,反文革的右派思考過沒有?如果答不上來,我來替你們解答吧。
為什么擁護文革、懷念文革的人越來越多?換句話來說,為什么中國社會無法對文革形成萬炮齊轟的局面?中國社會左右兩派的立場和價值觀的對立以及撕裂是一個因素——但這不是主要因素。我認為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個因素是體制內的右派背叛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證據之一,公開倡導“讓少數人先富起來”;證據之二,縱容自己的子女搞官倒搞腐敗。)第二個因素,三四十年來,體制內的右派以及那些精英階層沒有把該做的事做好,簡單地說改革開放走了歪路。如果在三四十年的大把大把時間中,他們把該做的事做好做到位,中國的老百姓誰還愿意回過頭去惦記那文革?正因為在鄧小平時代與后鄧小平時代里,中國的老百姓飽受新三座大山的壓迫,中國的工農大眾又吃上了二遍苦;痛定思痛,回首反思后才猛然醒悟:原來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目的和出發點根本沒有錯!
文革的初衷和目的不正是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嗎?為什么毛澤東擔憂的事后來都得到了驗證?為什么文革反對的事物后來都變成了現實?面對“資本主義復辟”的指責,有人會馬上拋出一句”你惡毒攻擊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其實,復辟與否,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有首在街談巷議中廣為流傳民謠可謂一針見血: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民謠不是八怪編造的,但它確實民意的真實寫照。如果有人嫌民謠太抽象的話,我再跟男女老少們、再跟持左中右立場的國人說說兩樁事。老夫的祖籍在浙江農村,早幾年發生在老家村子里的兩樁事,至今仍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還是共產黨統治的天下嗎?這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嗎?
第一樁事:有位村民為某事得罪了村干部,不料幾位村干部聯手把那位村民一頓暴打。那位村民恐懼到什么程度?為此舉家外逃多年,即使地里的麥子黃了熟了,也不敢回家。
第二樁事:村支書堪比南霸天——村里新人結婚辦喜事,新娘的初夜權竟然要歸他享受!而且,這么荒唐的事居然不止一次二次。
村干部如此公然欺男霸女,這算不算“回到解放前”?換句話說,如果處于文革的高壓態勢下,農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文革五十周年紀念日,中國社會未能達成共識,未能對文革形成萬炮齊轟的局面,我認為,這是民智成熟的體現,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這怪不得工農,怪不得百姓,只能怪體制內的右派——沒把該做事做好。
(杭州八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