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軍何許人也?曾經是耀眼的、前途無量的“政治明星”,因為既貪且腐,卻微妙地安然度過了號稱為“零容忍”的貪腐關卡;又因為中大的“任務”式“文革”講座,搖身變為時下受到妖眾熱捧“學術明星”。
于“明星”要人們“記住文革的最大正面效應:促使全黨全國人民認識到長期以來占據黨和國家主導地位的空想社會主義、左傾錯誤思想和極左思潮的謬誤和危害,充分認識到我國原來受蘇聯理論和模式影響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的嚴重弊端和不可持續性,清醒的意識到必須終止和改變原有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治國方針和理念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基礎上,正是因為反思了文革,而且文革這種慘痛的教訓使全黨全國人民統一了思想認識”,進而實現“不讓文革在新時代穿上一件馬甲就粉墨登場”的目的。
本來,在這個語境下,于幼軍應該用不是臆測的、傳說的、生造的事實來控訴文革的罪惡,來闡釋改革的充要性。譬如,“文革”怎么官商勾結,怎么貪腐叢生,怎么巧取豪奪,怎么橫征暴斂,怎么蔭及少數,怎么魚肉大眾,怎么公恥私榮,怎么資盛勞衰,怎么無食不毒,怎么無語不假,怎么中不如洋,怎么社不如資,怎么工農如雞,怎么英雄似草,怎么男盜女娼,怎么人臉妖心,怎么黃賭滿目,怎么黑惡恣肆,怎么環境污染,怎么生態破壞,怎么癌癥遍地,怎么怪病流行,怎么崇洋媚外,怎么出賣主權,怎么甘當妾奴,怎么聽任擺布,怎么低三下四,怎么逆來順受,怎么丟失靈魂,怎么自貶尊嚴,怎么道德淪喪,怎么信仰缺失,怎么正氣疲弱,怎么邪惡橫行,怎么官民對立,怎么干群緊張,怎么國企私有,怎么國資外流,怎么一夜暴富,怎么一生無望,怎么擲金如泥,怎么分毫用命,怎么工人下崗,怎么農民失地,怎么學童難學,怎么病患難治,怎么遮無片瓦,怎么立無錐地,怎么田生荒草,怎么山長亂石,怎么樓比豆腐,怎么橋不禁風,怎么科技落后,怎么文化腐朽,怎么黨不姓共,怎么政不姓民,等等,等等。只有這樣,也只能這樣,才能引導人們與其產生感情上、心理上、認識上的共鳴,從而激發社會廣泛的而不是零星的、共同的而不是對立的、凝聚民意的而不是蠱惑人心的反思文革、拒絕文革,反對文革的巨大“正能量”。
可他在講座中談文革的農村狀況時,聯系自己當初在山西任省長的工作 “看到低矮很破爛的棚戶區 我掉眼淚了”的新時代經歷,來論證并深化“文革”是“錯誤理論、荒唐實踐”的觀點。
他是這樣說的:“我當時到山西工作,到了大同礦工棚戶區。我當時去了幾次,有些地方就老不帶我去看。我問工人住在哪里啊,他們就不帶我去。后來我看到山坡上有大片大片的很低矮很破爛的棚戶區,我就叫停車停車,他們跟我說省長咱們還要去下一站,我就喊住停車。”于幼軍看到什么了?“我一看,七八口人,住在用石棉瓦搭的不到兩米高的棚子里(今天有山西來的同志,他們都知道)。沒有上水和下水,沒有廁所,很昏暗的電燈。家徒四壁,一個炕,外面有一條長板凳。我問家里幾個人,他們說五個女兒加上夫婦倆。我問就一個床怎么住?他們說母親和五個女兒睡在炕上,父親睡在外面用來吃飯的板子上,過了幾十年。我看了一家,看了十幾家都是這個樣子,我掉眼淚了。經歷過文革去過農村看到老百姓看到了工人的這樣的生活,只要有點良知——有的人連良知都沒有,我不知道那些貪幾十億幾百億的官員他們還沒有半點做人的良知。”
這是“文革”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嗎?NO!我通過百度查詢后得知,這個沾滿貪腐腥臭的老鼠,曾于2005年6月到2007年8月在山西工作,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這就是說,他上面提到的這段往事,不是發生在文革的“崩潰”時期,而是發生在改開的“黃金”時期。他本來就沾滿貪腐腥臭,卻又以一個令人笑掉大牙的“做人的良知”,試圖通過移花接木的手法,將發生在改開“黃金”時期的慘痛現實,穿越到文革的“崩潰”時期,以達到抹黑文革、否定文革的目的。
出乎其意料,這不僅不能引導社會反思文革、拒絕文革、反對文革,反而還產生了反思改革、拒絕改革、否定改革的客觀效果,豈不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一個被牢牢釘在歷史丑辱柱上的大貪官,不去沉痛檢討自己貪腐的過往,不去深刻反思滋生貪腐的根源,卻昧著良知,黑著良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毫無廉恥地侈談自己“做人的良知”,并在這個散發著腥臭味的、虛偽的“良知”的基礎上去“反思”本是鏟除貪腐土壤的“文革”,令人貽笑大方!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于幼軍與其叫別人“反思文革”,“自覺拒絕文革”,不如面向社會,面向民眾,面向媒體,結合自己與某主持人類夫妻關系及以權謀私等行為,通過對貪腐軌跡的深刻剖析,警醒所有官員自覺拒絕貪腐,引導人們找到大面積產生官場貪腐和社會丑惡的現實根源,從而激發挖掘這種根源最廣泛、最宏大的正能量,這才是你的當務之急,這才是你的應盡本分,這才能彰顯真正的做人的良知。
他其實是沒有這種“做人的良知”的,有的就是嫌自己貪腐得還很不夠,心里老大地不平衡。于是,他明面上是要人們“反思文革”,暗地里則是在抹黑和否定改革,宣泄自己對打虎滅蠅的滿腔不滿。這才是他做人“良知”的本質,這才是他“反思文革”的動力,這才是他“拒絕文革”的基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