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民創造了歷史,還是英雄創造了歷史,這是人類歷史上爭論的一個永恒的話題。自從馬克思主義以后馬克思、恩格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很明確回答了這個復雜而又簡單的問題——人類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而不是帝王將相等這些英雄創造的。
在中國本來這一問題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撥亂反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是,曾經在幾何時,資本、官僚大腕、明星、土豪成為中國的范兒,成為衡量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唯一標準,言必稱資本,似乎是他們創造了人類社會、創造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甚至資本是歷史的唯一創造者。曾見過從中央到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委員都與資本、官僚大腕、明星、土豪聯系在一起,占壓倒優勢的比例,抬高了他們的地位,拔高他們的歷史作用,歷史再次被顛倒、錯位,本末倒置。
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就要知道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就要尊重勞動人民,崇尚勞動,以勞動為光榮,勞動創造璀璨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勞動更創造了人類自身。自古以來,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中國就有“一勤天下無難事”的說法,華夏五千年,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創造史;近代中國的百年屈辱史,更是作為一部警醒書,提醒著我們,唯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馳而不息奮斗,才能立于世界不敗之林。
可是,中國幾千年文化里也包含著剝削階級的價值觀,曾多個階段處在主導地位,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這方面才得到糾正。毛主席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明確指出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他老人家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具體化、中國化了,提出了“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而不是孔孟之道的 “卑賤者最愚蠢,高貴者最聰明”。
要尊重勞動,形成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高爾基說過“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忽視勞動,可以說,就忽視了勞動的價值;沒有勞動,就沒有未來。離開了勞動創造,人類不會生存繁衍,社會不會發展進步,人類的文明便無從談起。
從1950年至2015年,中央先后召開了15次全國勞模表彰大會。60多年滄桑巨變,勞動模范始終是時代的領跑者,是引領時代奮發向上的中堅力量。
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中國共產黨再次召開高規格隆重的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的五一講話里再次吹響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號角,他說“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并且回顧了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通過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啟發職工群眾覺悟,教育引導勞動群眾,團結帶領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人階級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成為國家的主人”。
習近平總書記這是向全世界了發出了聲音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觀點和態度,表明了社會主義價值觀,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發出了召喚——勞動光榮,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一切,人民群眾才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成為時代強音。習近平總書記的五一講話再次啟發人民群眾群眾覺悟,鼓勵人們,通過勞動,去實現自己的財富和幸福,去獲得社會的認同和生活的快樂,找準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方向,勞動能發現生活的美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引導勞動群眾,團結帶領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
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要通過尊重勞動,改變那些想通過不勞而獲便成功的思想,摒棄那些為實現目的而找尋捷徑的想法,杜絕那些不尊重勞動、貶低勞動的價值的思潮。反對不勞而獲,剝削可恥,摒棄唯利是圖欺壓勞動者的腐朽墮落反動思想。今天由于認識上的誤導和實際操作的偏差,在我們的社會上更多的人們不愿勞動、不想勞動,甚至輕視勞動、鄙視勞動,讓剝削階級的英雄史觀倒行逆施、愈演愈烈,再次肆意橫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好逸惡勞,越來越多的利益樊籠,讓許多民眾不再愿意去積極勞動,而是不斷地去索取去揮霍,全然忘去了勞動之于社會和自身的重要性。
不久前,庸人還在與人辯論人類的惰性發展問題。美國、英國經濟社會在蛻化,主要是人們變懶,懶得勞動,尤其是鄙視體力勞動的氛圍造成;非洲人、印度人、拉美人也在變懶,多數國家的人在指望依賴虛擬經濟、軟實力發展社會,保障自己的衣食住行。懶惰使他們在退化,這并不是一個好兆頭。中國人這些年由原來的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善良也在大踏步退化,年輕人一個個都在努力避重就輕,逃避體力勞動,一個個都希望做白領階層。出現了市場上農民工高薪難找,職業技術人員高薪難求;大學生廉價,畢業就是失業的局面。這不能不說是人們對勞動的態度有關,是由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異化。我們的下一代青少年對勞動認識上出現了很大的偏差,不勞而獲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將來的社會發展基礎已經很不牢固;實體經濟當然不興,經濟發展自然下行壓力增大,社會發展潛在威脅越來越嚴重。
在前三十年,工人階級在中國,在中國共產黨,是基石。工農聯盟的主人翁地位是執政黨的合理法源。毛主席周總理樹立的王鐵人,就是代表之一。曾經在網上看到當年大寨大隊戰天斗地勞動英雄說,現在閑下來了反而覺得身上這人不舒服,那兒有人有病,可是當年那種高強度的勞動就是沒有感覺有什么病。這里也可以看出勞動還可以強身健體。
到了八九十年代工人農民解放軍的主體地位被消弱,如今相當比例的黨委書記,董事長,教授,校長,電視臺主播,記者,警察,演員,體育名人等非工人階級群體躍然紙上。
這次報道中央有關部門在審核全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名單時,已經刷掉了18位明顯屬于是官員,商界人士而非工人階級和一線勞動者的人勞動模范的資質被吊銷,工人農民的主體地位開始得到糾正。
全社會都要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維護和發展勞動者的利益,保障勞動者的權利。要堅持社會公平正義,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全社會都要熱愛勞動,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馬克思的 “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和人類勞動的最終形式,也是人類孜孜追求、奮斗的目標。
只有樹立更加積極的勞動觀,才能夠激發勞動者去創造去奉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國人民的復興大業才能得以實現。?
縱觀人類的歷史不難得出結論,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一觀點不容置疑。
石臺中學張新國 2015年5月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