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學者教授,我自己本身也跟打工者沒什么區別,我就看不出自己身上有改變社會的力量。當我漫步在東莞這個制造業之都的工業園區,我看不出身邊這些“殺馬特”式的靚仔靚妹有哪一點像“資本主義掘墓人”的跡象。
雖然我知道,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從古羅馬的奴隸起義,到中世紀歐洲的農民起義,17至18世紀的大規模內戰與革命,不絕于史書。但是,被壓迫者所有努力的結果,只是以一個少數人的特權統治代替了另外一個。例如在古代中國,有過多次勝利的農民起義--但他們總是以一個皇帝代替另外一個。
反抗之所以總是失敗,工人階級又憑什么能夠成為例外?
極左派曾經認為“越窮越革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流浪漢、無賴、貧民能提供一個更好的典范。為什么是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的掘墓人?不是因為他們在精神上超越其它階級,也不必然是因為他們是最低下的社會團體。可以這樣說,只有資本主義,而非社會主義,可以“選擇”工人階級作為革命的原因。這個階級將從廢除資本主義中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且他們是手段熟練、有組織且思想重心便是在實現這個任務。
農民對自己所處地區之外的事物是什么樣的只有很少概念,而且他們每天的生活把他們分割為彼此反對的個體。每個農民只關心他所耕種的一小塊土地。城鎮里的每個手工業者只經營他自己的小生意,并且進而與其他手工業者相互競爭,而不是聯合。
農民暴動始于大批農民起而瓜分當地封建地主的土地,可是一旦地主被擊敗,他們就會落入為如何劃分土地而彼此爭吵。如馬克思所評述的:農民就像“一個袋子里的馬鈴薯”;他們可以被某些外部力量團聚在一起,但不能建立永久的聯合來代表他們自身的利益。
我對知識分子不抱什么希望。因此我只能相信工人之所以有別于所有此前的低下層階級,首先,階級分工不再為人類進步所必需。那么多財富被創造出來,以至于資本主義社會自身要通過戰爭或經濟危機周期性地大量予以毀滅。這些財富可以公平地加以分配,而且社會仍能夠使科學和藝術等等得以茁壯發展。
其次,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活使工人有許多途徑預備掌握社會。例如,資本主義需要熟練的和受過教育的工人。同樣,資本主義迫使成千上萬人進入大城市里的大型工作場所,他們在其中彼此密切聯系,能夠成為一個改變社會的強大力量。
在工廠之內,資本主義使工人在生產中彼此合作,當工人把自己組織成工會時,那些合作的技巧可以很容易地轉而用于反對該制度。由于他們被集中在一起并有著大量的聯系,因此要民主地管理這樣的隊伍,對工人來說,跟以往的被壓迫階級相比要容易得多。
再者,資本主義傾向于加速把那些自認為與普通工人相“隔離”的群體(像文員和技術員)轉變成受薪勞動者,他們被迫像其他工人一樣建立起工會之類的組織。
最后,交通通訊的發展--鐵路,公路,空運,郵政系統,電話,廣播和電視以及網絡--使工人得以與他們所在地或所在工廠之外進行溝通。他們能夠以國家和國際的規模,作為一個階級組織起來--這一點超出于以往被壓迫階級最狂熱的夢想。
所有這些事實意味著工人階級不僅能夠成為反叛現存社會的力量,而且能夠把自己組織起來,選舉并控制它自己的代表,在民主的道路上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前進得遠,進而根據自身的利益來改造社會,而不是僅僅把另一個皇帝或一伙銀行家擺上臺。希望有一天能夠如馬克思所言:“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自覺的獨立的運動。”
劉瑯博客http://blog.sina.com.cn/fzgsy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