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激辯油企到底虧不虧,油企代表:稅負高。“油企到底虧損嗎?”這一從環保引出的話題成為廣東團分組討論上的辯論熱點,而會場氣氛也在互動中達到高潮。辯論的雙方分別是兩位全國人大代表——來自石化領域的苑少軍和來自法律界的朱列玉。“現在‘三桶油’基本壟斷了從采購、煉油到銷售的整個系統,沒有人和它競爭,到最后還說自己虧損,反正都是它自己說了算。”朱列玉剛說完,那邊廂的苑少軍立刻進行了說明:“我有數據,國內大部分的煉油廠都是虧損的。你知道我們每年的稅負多少嗎?油企能留下多少用于自身再發展?我今年提的建議就是關于‘石油消費稅’的問題。”苑少軍說。(3月8日《廣州日報》)
人大代表的職能是什么?就是代表人民的意志,在各級人大會議上把人民群眾的意見要求反映出來,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注意和重視,使到合理的意見成為政府的施政行動。
自從打開國門以后,通過網絡上流傳的照片,人們領教過國外議會開會時的“火爆”場面——有激辯,有毫不掩飾的惱怒,甚至還頻頻上演“全武行”,兩個人或一群人扭打成一團。以前,我們對此都是當奇聞或笑話來看的。
另外,國人也曾經給人大代表一個綽號:橡皮圖章,實際上沒有實權,只會舉手(投贊成票)蓋章。
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我們國家的各級人大就應該把“橡皮圖章”的綽號扔到太平洋里面去,讓人大代表真真正正能夠代表人民發聲,并且讓那些合理的意見能夠扎扎實實地影響政府的決策。
而人大代表能否發揮這種作用,除了首先要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政治氛圍以外,擴大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大代表往往官員多和富人(以企業家的身份)多,其它社會各界的代表相對少一點,這就會造成在權力、資本和民眾之間的利益博弈中,本來就處于弱勢地位的民眾更加難以發出聲音和有效維護自身利益。所以,建議各級人大組織在換屆選舉的時候,應該有目的地逐步擴大非官員、富人代表的比例,尤其應該主動到民間尋找那些正直而又敢于發聲的人士作為人大代表候選人。
由于人大代表代表性的廣泛,利益的博弈必然體現為觀點的對立和碰撞,因此,在每年全國和各地方的“兩會”中,爭論甚至激烈爭論應該成為一種常態,只有“兩會”中理性的觀點碰撞激烈了,社會上和網絡中的矛盾和沖突才會逐步減少,社會共識才會逐步形成。
在這個問題上,我之所以強調理性,就是說,要以事實為依據,以理服人,而不一定非得像某些外國議會那樣上演“全武行”, “全武行”是觀點碰撞的體現,但是并非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缺乏理性為打而打而又不能解決問題的“全武行”,更多的是一種“代表秀”。我們的人大應該取其暢所欲言,廣開言路,讓觀點充分碰撞的精華,棄其“代表秀”的糟粕。
網絡其實是民意的一個窗口,網絡上的爭論其實后面反映的就是各種社會群體的利益博弈,而由于網絡發言的虛擬性和隱蔽性,加上民眾的上網率和能夠在網上發言率不是很高很普遍,給某些人雇傭水軍在網絡上制造虛假民意留下了空間,尤其是那種非理性的觀點碰撞更是達成社會共識的大敵,三句話不對付雙方就開罵,這種網絡上的口水戰和議會里面的“全武行”性質是一樣的,是民主,相對于萬馬齊暗是一種進步,但是不是一種有序和有效的民主。議會的爭論是網絡爭論的公開化和表面化,而議會的爭論更應該為網絡和社會的爭論樹立理性觀點碰撞的典范。
所以,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大代表的廣泛代表性,充分保證人大代表的暢所欲言,尤其提倡擺事實講道理的理性的觀點碰撞。這是3月8日《廣州日報》報道給我們的有益啟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