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高校教師
近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教育部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座談會上強調,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這則消息發布后,不少人就此表達看法,贊許支持的有之,批評指責的亦不少,特別是針對袁貴仁同志提出的“三個決不允許”,更是引來包括部分高校教師在內的一些人的質疑。
在筆者看來,作為教育部的主要負責人,袁貴仁同志對《意見》的解讀并非僅代表其個人,更多的是代表教育部表達對黨中央、國務院兩辦《意見》的闡釋與表態,可以說這是十分正常的職務行為表達。而網上一些人表面上看是攻擊袁部長本人,其實質是借機表達對中央出臺《意見》的不滿。對此,我們應高度警覺,在大是大非上站穩立場,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更進一步規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這兩部法律條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袁部長所言的守好“三個底線”、做到“三個決不允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于法有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高校教師應當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的大學是在黨的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如果高校里總是蔓延著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錯誤思潮,尤其是西方國家宣揚的“普世價值”、憲政民主、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政治思潮,我們培養的人才又如何能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擔當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管理,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它不僅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更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能否后繼有人。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高校教師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在高校的課堂上,如果教師總是你說一句黨的不好,他講一句社會主義的差,讓那些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長此以往,生活在思想陰霾中的青年學生,他們的理想信念如何才能正確引導與樹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豈不是后繼無人,我們的民族復興大業也將隨之成為“海市蜃樓”。這是我們每個有責任有道義的中國人都不愿見到的。
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在與高校教師、青年學生座談時,圍繞尊師重教、立德樹人發表過多次重要講話。關于教師工作,習總書記強調指出,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這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優秀的高校老師,無疑是幫助青年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保姆”,是修剪他們思想蔓枝的“園丁”。從這一點上講,能否守好自己的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應該成為高校教師是否稱職合格的最基本的檢驗標準。
“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如果說高校學生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那么高校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明確意識到自己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要把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愿景服務,作為自己崇高的職業追求,努力做一名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合格教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