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些年來我國有一現象令人不解。那就是總有人把公務員作為“靶子”瞄著。公務員這也不是,那也不對,瞄著公務員不停地找“由頭”。有把公務員與貪官等同來論的,有把公務員與高收入階層劃到一起來論的,還有人只要涉及公務員的事就予以抨擊。說到取消公車,本來是為國家財政節約的大好事,就因發點車補就嚷嚷不斷。好像公務員們要增加額外收入一樣;說到退休制度并軌,本來是公平、公正之舉,是大家期盼的,也因漲點薪就要挖空心思攻擊,對公務員漲薪還有人竟然破口大罵。在我國,“仇富”都比不上有些人仇視公務員情緒來得更加激昂。放眼世界,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世界各國都有公務員,其它國家的公務員會受到如此對待嗎?為什么只有我國才出現這種對公務員無端指責的現象呢?難道我國不需要公務員嗎?難道我國的公務員在世界上是屬于收入高的那類公務員嗎?難道我國的公務員應該受到這些指責嗎?其實,對我國公務員進行無端指責的現象并非一直存在。自我國實行公務員制度以來,集中指責我國公務員的現象是在本世紀初才出現的。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種。
其一,進入新的世紀,我國社會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拉大,社會財富過度集中在極少數富翁手中。而政府對此的調節長期沒有到位。小平說的那種先富帶后富仍像是霧中之花,看都看不清,況乎實現共富呢?于是,一些人將此過記到了公務員的頭上。公務員們都是政府人員,似乎其責不可推卸,不記到公務員的頭上還能記到哪呢?問題是公務員既沒有先富,也左右不了如何共同富裕;
其二,我國各種腐敗過甚。官場腐敗、司法腐敗、教育腐敗、醫療腐敗的治理遠遠沒有達標。而各種腐敗比較又屬官場公務腐敗更甚。特別是官場腐敗泛濫,貪官過多的惡劣影響溢出效應極大。不僅損害著國家的利益,百姓們的利益,社會的利益,也因貪官們無一例外都屬于公務員的行列,讓公務員們也無辜“中槍”。很多人都把腐敗之過既記在貪官身上,也記在了公務員整體的身上,好像所有的公務員都有腐敗的嫌疑,都有可能腐敗,都應該受到抨擊;
其三,改革發展的紅利過度集中在上層,過度集中在極少數人身上,過度集中在極少數階層身上。這使一些人誤以為公務員身系國家機器一分子,相比百姓們是屬于權利階層一類的成員,亦屬于極少數獲利階層,因而把公務員也作為獲利者來看待。強調公務員非直接創造社會財富者,就是應該收入低的偏激說法不絕于很多的場合,漲點薪水也要抨擊一番。而事實卻是公務員們屬于低收入的行列。對此有人則以所謂公務員們都有灰色收入來搪塞;但這些人卻根本不知道實際上有灰色收入的公務員和崗位純屬鳳毛麟,僅屬個別情況,廣大公務員想有灰色收入的可能性都不存在。而公務員們雖不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但他們的收入普遍偏低并不符合社會發展現狀的實際要求;
其四,別有用心的人企圖通過抨擊公務員來詆毀我國政府和我國相關的一些政策,力圖通過把矛頭指向公務員來轉移社會公眾的正常視線,從而起到干擾我國的正常發展過程,破壞正常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為西方集團圍堵我國、企圖分裂我國、企圖搞垮我國服務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某些敵視、抨擊公務員的人實際上是西方集團豢養的“打手”,完全是惡意對公務員進行各種形式的誹謗而不是發表什么不同意見和建議。他們在各種媒體上大量散布針對公務員的不實之詞,目的就是造謠生事,唯恐天下不亂。當然,也有一些人以為抨擊公務員就是反腐敗,就是民主、自由的體現,也跟著哄哄;
其五,我國一些人對國家機構的需要和公務員分布的實際狀況缺乏了解,不滿意國家機構的過于龐大,并把這種不滿轉移到了公務員的身上。以為是公務員占用了太多的社會資源。但他們卻根本不知我國幅員的廣大、地域的遼闊,人口的眾多,基礎的落后,經濟的不夠發達是導致公務員隊伍相對龐大的基本原因。而這一龐大隊伍的主角是基層公務員而不是官僚們。這一狀況在短時間內改變不了。也就是說,我國的基層客觀上是需要大量公務員的,不能也不應該因此跟著人云亦云的指責公務員;
其六,公務員制度實行以來,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公務員制度不斷完善,待遇不斷改善。原來公務員與其它社會組織、團體人員的待遇相比處于很低的水平逐漸變為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實行公務員制度之前和實行公務員制度初期公務員們待遇極低的狀況。而很多企業由于改革和經營上原因,由原來優厚的待遇變為待遇相對下降,甚至很多企業人員出現不得不下崗、自謀生路的情況。兩相比較,導致一些人把對政策的不滿轉移到了公務員們的身上。他們只看到公務員待遇提高,卻不記得公務員們過去曾比他們收入低的狀況,不記得公務員收入極低的時期。 嚴格意義上講,如果把公務員算作一個單獨的社會階層,那它也是一個處在社會中間偏下的范疇內。把一個中間偏下的階層當靶子瞄著其本身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必要的。況且我國的公務員制度還正處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可以批評,可以改變,可以瞄著其中存在的問題,但瞄著公務員整體不斷地說事,這種現象應該終止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