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沈陽出租車司機罷運,出租車管理問題又成了社會輿論熱議的話題。
當然,和以往一樣,矛頭再次對準了出租車的“份子錢”。理由聽上去很堂皇,出租車司機起早貪黑,辛辛苦苦掙點錢,出租車公司啥也沒付出,就得拿走一大筆,不合理,所以不如干脆取消出租車公司,就讓出租車司機自己單干。
這個時候,大家都不提經常碰到的出租車拒載、宰客問題了,好像壓根沒發生過,自己沒碰到過。出租車司機是弱勢群體嘛,跟他們站在一邊,就占領了道德制高點,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且慢,不要這么快站隊表態,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上來。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出租車是什么性質?
一般人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對地理方位和公交路線也不熟悉,所以交通肯定只能依靠出租車。也就是說,對很多人而言,對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就來自乘坐出租車的體驗。如果剛到一個城市,出了機場、車站,打了個出租車,就被宰了一刀,你對這個城市的印象肯定好不到哪兒去。
有一年,我第一次蘭州,出了火車站,足足等了半小時才打上車,前面的車都說不順路,拒載。到西安,打車去火車站,也等了三四十分鐘才打上,而且還沒到火車站,就把我放下來了,讓自己走過去的,說是火車站附近太堵,他不過去。在北京,打車的時候司機讓乘客自己指路,說他不認識,更是家常便飯。如果你不認識,他自己就找,繞了路也要收錢。而且,北京的出租車里還有很多假的,看著是正規出租車,實際上是“克隆車”。這種事情媒體經常報道。
所以,出租車經常被稱為一個城市的臉面。政府必須得管,而且還要管好。
對長期生活在一個城市里的人來說,交通方面除了乘坐公交之外,肯定也會經常打車。對某些特定人群來說,他們也可能以乘坐出租車為主要的交通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出租車還是一個城市的公交系統的補充,滿足了一些公交不能滿足的需求。
也就是說,出租車不僅是單純的經營性行為,也帶有強烈的公益功能屬性。所以,城市管理部門對出租車的管理就不僅要滿足出租車司機的利益訴求,也必須考慮到城市交通管理的需求,不可能只顧一邊。如果只顧出租車司機的利益訴求,當然就可以完全放開,交給市場去調節;如果完全界定為城市公共交通,那就必須由政府補貼,以極低的價格為市民提供服務。
對城市管理來說,出租車管理麻煩的地方也就在于,它既是經營性的,但同時又承擔了一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的功能,所以必須在兩邊之間找平衡。向一邊傾斜,另一邊就會翹起來。
但是,既然大家都認為放開讓市場調節更好,那么不妨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放開會是什么結果。
這方面最好的參照標準自然是黑車。黑車是一個客觀存在,無法避免,哪兒都有。尤其是在遠離市區的城郊地區,城市里的出租車一般不愿意去,所以黑車就占領了這個市場。雖然有關部門經常組織打擊,但實際上禁而不絕,因為這個需求是存在的,自然會有市場。
按照哈耶克的說法,這應該算是自發擴展的市場秩序的東西。但任何坐過黑車的人都知道,黑車運營存在很大的風險。首先是,他沒有運營牌照,也沒有上級主管單位,所以一般出了問題,比如交通事故,只有由他個人來承擔,但他的承擔能力顯然是很有限的。其次,黑車存在類似封建行會的老鄉會之類的灰色組織,一般一個片區由某個地方的同鄉霸占,不許其他人加入,這種組織甚至帶有黑社會性質。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就算是取消公司的份子錢,運營資質審查和經營牌照仍然可以加強管理。但這就意味著出租車司機就成了單干的個體戶,除了運營資質和經營牌照,其它方面和黑車無異。那么前面提到黑車的問題就會出現,一是風險承擔,二是一旦取消公司,就會形成相互聯系的一群經營戶霸占一個片區的情況,逐漸形成類似黑社會的組織,雖然未必比公司承擔的責任更多,但對經營者的要求未必會更少。
假如有一天,你坐上出租車,原來只需要30塊錢的路程,出租車司機就是要問你要50,而且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他只能以個人財產承擔責任……這是今天呼吁取消份子錢的人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在這里可以回顧一下1990年代縣市間的短途客運班車。那時因為國企改革,縣市級的短途客運公司將大部分客車承包出去,由私人運營,結果十分糟糕。我上大學時,從家鄉小鎮上車,總共300公里的路程,從一個車上被轉賣到另一個車上,賣了三次,一開始買的臥鋪票,后來是站在走道里到了西安。所以那時候國營的客運公司的車上都寫著國營兩個字,大家反倒寧愿坐國營公司的車,以至于有些私人承包的車輛也貼上國營兩個字。因為在那種混亂的情況下,國營就意味著上面是有公司的,大家覺得靠譜、放心。
就出租車來說,其實絕大多數縣市級城市,都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才開始進行城市化建設,才有了出租車,大多數一開始也都是由政府直接發放運營牌照,個體經營。但在2010年之后,還是逐步走向公司化運營,管理運營也逐步走向規范化。但大多數縣市級城市的計費方式仍然不是打表,而是自己談價錢,甚至有些干脆就跟公交車一樣,五塊錢隨便坐,隨時上下,不管同路與否,司機都會挨個去繞路送人。
絕大多數到過上海的人大概都會對上海的出租車印象不錯,服務規范,不拒載,不繞路,不宰客,打表計費,有發票,司機不會亂講話,對乘客一般都比較客氣,有禮貌。即使有些比較糟糕的情況,相對來說比其它城市少得多。之所以這樣,一個離不開的原因就是,上海的出租車行業,國營公司的車輛至今仍然占到七八成。而在那些“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城市,基本上完成了私有化,但出租車多數給人印象不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國有公司在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責任方面,要比私營公司更積極主動,管理也更加規范。對政府管理而言,也更容易在商業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做到平衡。
所以,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不應該是是否取消份子錢,取消出租車公司,而是如何在公共利益和群體利益之間更好的找到平衡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