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CCTV5體育新聞播出了體育頻道評出的2014年國際十大體育新聞,其中第九個是吳清源逝世,播音員說:“……吳清源的逝世,令中日兩國的文化界和體育界都失去了一位圣賢。”
如果說吳清源的逝世令日本和世界體育界失去了一位圍棋大師,還則罷了,但若說吳清源是中國文化界和體育界的一位圣賢則不敢茍同。斯人已去,當為逝者諱。但是,你CCTV黑白顛倒贊美一個漢奸為“圣賢”,我怎能不為大義一駁?
所謂圣賢,是指圣人和賢人。中國傳統上把人分為圣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圣賢是比君子還要高尚的人,這兩類人不僅有超凡的才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
孔子曰:“所謂賢人者,好惡與民同情,取舍與民同統;行中矩繩,而不傷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為匹夫而愿富貴,為諸侯而無財。” (《大戴禮·哀公問五義》)孔子的意思是,與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言行舉止皆為廣大民眾的行為準則,才能稱得上賢人??鬃佑衷唬?ldquo;所謂圣人者,……配乎天地,參乎日月,雜于云蜺,總要萬物,穆穆純純,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圣人的思想和所作所為要合乎天地之道,立天下之秩序,賜蒼生以福祉,品德、智慧皆盡善盡美,所謂圣人傲立千古為萬世師表,賢者道德文章為天下楷模。中國歷史上可稱圣人的不過三皇五帝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等十數人,可稱為賢人的都是為國家民族奉獻犧牲作出重大貢獻的。
以圣賢標準論之,我們看看吳清源符合哪條。
吳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1928年東渡日本。1936年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當無數仁人志士返回祖國救亡圖存之時,吳清源加入日本國籍。1941年,吳清源與眾多日本棋士結成“棋道報國會”參加勞軍。1942年,他參加“日本親善圍棋交流團”到上海慰問侵華日軍。當時,吳清源被中國人民稱為“夷化漢奸”,當吳清源去上海慰勞日軍時,有愛國人士在飯店貼上“殺死夷化漢奸吳清源”的標語,并有具體懸賞數額。
不錯,吳清源的棋藝是很高的。但是,圍棋水平再高,不過是個娛樂游戲而已,有它多一份歡樂,無它無所謂也。從這個角度講,圍棋對弈與斗雞走狗、提籠架鳥、廣場大媽、足球撲克沒什么區別。但是國家民族危亡面前,千百萬同胞慘遭殺戮,卻是大義所在,失去大義,游戲玩兒得好,不過是供人賞玩的寵物罷了。都說圍棋陶冶情操,但是吳清源卻活脫脫一個反面典型。
近些年,有人總是想方設法替吳清源辯解,有的說他因為幼稚而沒有看清日本軍國主義的真實嘴臉,他去勞軍純屬無奈,他不了解南京大屠殺的真相,還有的說吳清源因為專注于下棋,對窗外之事弄不明白云云,把吳清源的智商說得連三歲小孩兒都比不上。更加令人噴飯的是,沒給中華民族做出一點兒貢獻晚年卻享受祖國鮮花和別墅的楊振寧稱吳清源的成就超過愛因斯坦。
黑的永遠是黑的,想要漂白,不容易。即便在是非觀念淡薄、道德水平滑入谷底的今天,也不容易。吳清源腳上的泡是自己磨出來的,有興趣的,或不同意我觀點的朋友讀一讀吳清源及其家人自己的文字,即可得出我一樣的結論。這里略舉一二事,看看吳清源在民族存亡、同胞慘遭殺戮之時是什么表現。
吳清源的大哥叫吳浣,為了幫助大哥謀得一份好差事,吳清源專門拜訪了日本資深政客床次竹二郎,幫助吳浣得到了偽滿宮內府的一份工作,這個吳浣后又調任偽滿駐汪偽南京的“大使館”工作。又是偽滿,又是汪偽,吳氏兄弟除了比不上汪精衛的地位,與汪精衛、溫世珍流還有什么不同?
1937年秋天,吳清源寫過題為《望鄉》的隨筆,“每次打開報紙,上面盡是關于日中戰爭的報道……”這說明吳清源是很關心政治和時事的。日軍南京大屠殺后,包括“百人斬”的報道充斥于日本報紙之上,吳清源豈能不知?
在上海慰勞日軍期間,吳清源地遇到了他早年的監護人楊子安,楊當時定居在上海法租界內。他一針見血地向吳清源指出:“你就是一個漢奸。”讓他回國。但是,吳清源還是回到了日本。他自己回憶說,“那時,我一個人站在走廊里想了兩個小時。”
吳清源最小的妹妹吳清樺后來回憶,南京淪陷的消息傳到日本,她參加了學校的組織的慶祝游行,游行時還唱著“替天行道,討伐不義”之類的歌詞。吳氏兄妹把中國人民奮起抵抗看做“不義”,是她自己所說,不是別人陷害。
當然,后來的吳氏兄妹在回憶當年的漢奸行為時,往往加上“不得不參加”、“心中糾結”、“異常痛苦”等美飾致辭來辯解。
吳氏兄妹的行為,可以說一點民族氣節都沒有,這是自古至今為人所不齒。當楊靖宇胃里沒有一粒糧食,趙一曼怒斥日寇,張自忠奮勇殺敵,左權壯烈犧牲之時,當南京人民慘遭屠殺,華北人民慘遭“三光”,梅蘭芳蓄須明志之際,吳氏兄妹卻唱著“替天行道,討伐不義”的歌慰問皇軍,為日寇壯威,鼓勵日寇更加兇殘地屠殺中國人民。這種人,不是徹徹底底的漢奸嗎?央視怎能以“圣賢”冠之?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觀點。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吳清源肯定是漢奸。但是站在汪精衛之流的立場上,他也許是“圣賢”。中國中央電視臺稱呼漢奸為“圣賢”,一不小心暴露出了馬腳。
也有人覺得,吳清源在歷史大潮面前十分無奈,只好寄情于圍棋之中。那么好,即便如吳清源自己所說自己的行為不算幫助日軍屠殺同胞,這種人在民族危亡之際做了“范跑跑”,起碼不值得推崇吧,更不要說什么肉麻的“圣賢”了。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國內分析甲午戰敗的論述不計其數,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列出了幾火車。但是,我認為中國甲午戰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主流精英的漢奸情結,當日本從上到下都在琢磨如何戰勝大清時,中國的精英階層卻在忙著賣國。如今這種漢奸情結仍然深深根植于中國主流媒體之中,君不見,如今的日本仍然是從上到下琢磨如何打敗中國,而中國的主流精英卻在幫助日本圍剿主張備戰的羅援、戴旭,中國的主流媒體卻在幫助日本麻痹中國人民,千方百計讓中國人民以為日本右翼是一小撮,熱捧漢奸為圣賢。在這類媒體的忽悠下,可以預見,再有一次中日戰爭,將有更多的中國精英走吳清源的路,幫助皇軍宣揚黃道樂土、大東亞共榮,中國將很難避免再一次的南京大屠殺。央視不整頓,中國必遭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