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盼農民工討薪不再成為常態
2013年12月13日,央視“焦點訪談”曾播出了“農民工張正友在山東萊蕪討薪不成反被拘留”一事。想不到整整一年以后,2014年12月13日,一位河南籍女工在山西太原討薪不僅遭到拘留,還發展到丈夫被打斷了肋骨,自己命喪黃泉。
有報告指出,在討薪案例中,討薪者本人或其代表9.5%遭到拘留或判刑;30.1%遭到報復,有的還因此而喪命。
云南巧家縣通鄉油路工程長期拖欠農民工工資不處理,農民工2014年12月10日去縣委反映情況,副縣長唐國彪竟笑稱:“隨便你們上訪,死了人事情就好辦了。”農民工李發林一氣之下在縣委大院內當著副縣長的面拿出毒藥敵敵畏一飲而盡。請問這位副縣長大人,良心何在?!
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國拖欠民工工資已經高達1000億元,建筑企業拖欠工資的比例高達72%,僅有6%的民工能按月領取工資。
寫到這時,想起了上屆政府就發生了總理為農民工討薪的故事。說明農民工討薪非自今日始,已經經歷了幾屆政府的歷程,存在有很多年頭了,拿當下時髦的話說,已經成為“常態”了。
農民工,為實現“中國夢”,也為了資本家的利益,天天要流汗,甚至于還要流淚、流血。辛辛苦苦掙來的這么點微薄的血汗錢,又要通過再流汗、再流淚,甚至再流血才能討要回來,請問那些欠薪的人、那些主事的公務員,你們的良心又何在!
當我寫著這篇文章的時候,欣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四部門已經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
期望各級政府,每位公務員都能不折不扣的、認真貫徹執行四部門的這個通知。期盼農民工討薪不再成為常態。
二、期盼上訪的百姓能受到熱情的接待
2015年1月7日從網上看到,有高年級的女學生對低年級女同學施暴,逼她們“賣處”,學生家長想通過上訪討個公道,無果,無奈之下,想通過下跪引起重視,結果反遭拘留。由此,又想到了公樸們對付上訪群眾的、各種各樣的“黑監獄”、“法教班”和“訓誡中心”,……
人民在受到了各種不公的待遇,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時,想找人民政府幫忙解決,這是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是將公務員當作自己親人的一種表現,也是公務員接地氣、了解民情的極好機會,也是做上訪百姓思想工作、密切干群關系的極好機會。這本來是件好事,有些公務員卻將這等好事,當成了壞事,對上訪百姓(訪民)扣以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的帽子,將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其根源在于這些公務員存在當官做老爺的思想作風,反映出這些公務員已經脫離群眾,高高在上,認為公務員的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訪民”不是“刁民”,更不是“暴恐分子”。哪有“刁民”和“暴恐分子”主動送上門來讓你認識、讓你抓的?“訪民”是弱勢群體,是一群需要政府幫助的人。善待“訪民”也是善待人民的內容之一。如果長期不善待“訪民”,到一定時候“訪民”真的有可能轉化成“刁民”或“暴恐分子”了!
如果各級政府,都能善待“訪民”,熱情接待“訪民”,幫“訪民”辦實事、解決“訪民”的具體問題,耐心細致的做好“訪民”的思想工作,下面的人員就會收斂一些,社會就會和諧一些,“訪民”就會減少一些,接訪人員的工作就會輕松一些,這就是辯證法。
我們不是進行過群眾路線教育嗎?通過群眾路線教育以后的公務員,還這么樣對待“訪民”,上級組織部門就應該考慮,這樣的公務員是否稱職,是否適合繼續留任在公務員的崗位上!
三、期盼強挖、強拆能不再死人
2015年1月3日上午,湖北省宜城市孔灣鎮一施工現場發生糾紛,一臺挖掘機將女村民碾壓死亡。
2015年1月7日網上有新聞報道,河南駐馬店又發生強拆事件,三位睡夢中的老人被強行拖到室外,其后10間房屋被強拆。
……
據2013年年初,中國社會科學學發布的社會藍皮書顯示,2012年底以前發生在我國的社會群體性事件,每年大約有十余萬起,群體性事件涉及的焦點問題就包括有征地拆遷、勞資關系等問題。
那么,去年又如何呢?因為拆遷補償糾紛:
2014年3月21日凌晨時分,山東省平度市杜家疃村村民的帳篷被開發商伙同黑社會人員暗中縱火,造成1死3傷。
2014年10月14日,昆明市晉寧縣“晉城泛亞工業品商貿物流中心”在建項目施工人員幾十人與晉寧縣富有村村民發生沖突,造成8人死亡,18人受傷。
……
現在不是倡導依法治國嗎?如果真正是為了建設、為了發展的需要,而必須強拆、強挖的時候,也要先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同時不讓當事人經濟上受到損失。如果當事人還不配合,也應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絕對不能使用黑社會性質的手段來對付自己的人民,讓人民去流血犧牲。
……
人民不僅應當受到“點贊”,人民更應該受到敬重!敬重人民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公務員,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好務。
人民,曾經用小車推出了一個新中國。今天,人民,又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美好的“中國夢”而艱苦奮斗,而流汗。期盼人民不需要再流淚、再流血,而是能合家歡樂、興高采烈的去迎接幸福美滿的明天!
2015年1月1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