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媒體報道:馬云取代李嘉誠成為了亞洲首富。得此消息,思緒萬千,憂心忡忡。
憂從何來?
1、憂從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來。
聯系到網傳中國目前尚有2億貧困人口,農民工靠喝農藥來討薪,……亞洲的首冨卻在中國,至少說明中國的貧富不均,在亞洲名列第一了。貧富不均,動亂之源,國無寧日,中國夢如何實現?
2、憂從有人將其視為“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來。
聽說鄧小平先生曾經說過:如果改革出現了百萬富翁,我們的改革就失敗了。現在不僅有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更有了亞洲首冨,說明我們的改革開放真的失敗了,不僅背離了毛澤東思想,也背離了鄧小平理論,已經走到邪路上去了。問題是現在中國還在繼續往邪路上走,中國究竟會走向何方?令人不安。
3、憂從執政者只講做蛋糕、做大蛋糕,忽視分蛋糕而來。
因為執政者反復強調做大蛋糕,為在經濟總量上超日趕美而沾沾自喜。而忽略了市場經濟、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資本左右著分配,無法實現分蛋糕的公平公正。蛋糕越做越大,中國的富翁越來越富,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中國將淪落為“有錢者治人,無錢者治于人”的社會。
4、憂從現在的混合制經濟而來。
混合制經濟古已有之,現實中的世界各國也無一不是混合制經濟。毛澤東時代也是混合制經濟。因此,混合制經濟不是新名詞,更不是什么創新。 ·
毛澤東時代的混合制經濟的特點是逐步提高公有經濟的比例,減少私有經濟的成分,通過公私合營、合作社等方式將私營經濟、個體經濟逐步過度到集體經濟、公有制經濟。其發展方向是最終消滅私有制經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改革開放以后搞的混合制經濟的特點是逐步提高了外資、股份制、私人資本的比重,削減公有經濟的比重,向著私有制經濟為主的方向發展,已經和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接軌了,中國的經濟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
經濟基礎已經資本主義化了,共產黨的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筑還能堅持多久?令人生憂、生畏。
5、憂從專家治國而來。
我尊敬專家、學者、精英,因為他們畢竟是學有專長的人。我不贊成“言必稱希臘”那樣,言必稱專家、學者、精英,而忽視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和辛勤勞動。北京“鳥巢”的設計者是精英,但設計鳥巢的精英,并不一定能將圖紙上的鳥巢,變成現實的鳥巢。能夠將圖紙上的鳥巢,建造成現實的鳥巢的工人大眾,同樣是精英。專家治國的缺陷就在于只重視頂層設計者精英,而忽略了為實現頂層設計者目標,而辛勤勞動、艱苦奮斗的廣大勞動者大眾精英。中國又將返回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舊社會。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但愿我的憂慮,僅僅只是杞人之憂!
2014年12月15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