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純粹是個人見解的解讀,可能會損害某些集團和個人的利益,但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在此,筆者只能說聲抱歉。因為我所解讀的不是沒有依據,而是依據高層領導人一些結論性的會議講話,比如“吃里扒外”,“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
解讀是秘密還是陰謀,首先要解讀美國戰略東移虛幻一槍的背后秘密。
已經成為“陽謀”的美國通過地緣戰略和美元實施的金融帝國夢,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解釋,需要解釋的是,2011年,美國大張旗鼓開始明確針對中國的戰略東移“半陰半陽之謀”,百分之六十以上重大兵力布置于亞太,縱橫交錯的聯合頻繁軍演,直奔中國而來,直接表露是到中國家門口耍大刀了,讓中國至上而下著實捏了一把汗,驚恐了一陣后,“理性大國”論開始狂飆。結果,人們在表面上發現,美國是虛晃一槍,實實在在是對俄羅斯進行激烈的地緣戰略煎熬。筆者在《中國正在錯失歷史以來最重要的崛起機遇》進行了闡述,認定美俄現在已經構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正式的戰爭了,因為所有的地緣圍堵戰略的實施和挑起武裝沖突都是美國的虛招,只有經濟金融戰爭才是現代意義上的“真刀真槍”實干的真招。為什么美國現在轉而全力制裁俄羅斯?讓中國緩緩氣?這雖然是一個“天大”的秘密,但畢竟經不住稍微具有戰略思維邏輯的人的詳細推理,對于戰略高手來說,說穿了也沒有多大意思,但對于某些人來說,有些東西是怕揭穿的。
熟悉淺薄的、基本的戰略套路后,筆者忍不住還得說:這得益于中國“理性大國”始作俑者的“功勞”!如果有人不理解這一點,那么接下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今年12月6日在環球時報年會上帶有百分之百的結論性觀點的表示:“中俄在國際上有共同點,但是不能結盟,否則這個世界可能就會有新的冷戰”,意思表白的很徹底:中俄絕不會結盟!中國拒絕冷戰!中俄不結盟了,美國當然可以給中國緩緩氣了,美國也就當然可以孤注一擲祭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最惡毒的石油降價招法了。就因為中俄肯定不結盟了,美國對小國都難以湊效的窮途末路伎倆的經濟制裁才不會白白耗神費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環球時報年會上的表態為什么能夠成為解讀秘密的關鍵所在?
這里不得不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前世后身”做個大致了解。朝鮮戰爭結束后不久,1956年,在中國國家領導人直接指示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創設,這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研究國際問題的專門機構,也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研究國際問題的,專門直屬外交部的學術研究專門機構。接下來,中國面臨蘇聯的直接威脅,中蘇戰爭爆發,中國敢于用核武在自家地里發橫,嚇止住了蘇聯的進一步入侵,也阻絕了蘇聯的核武報復,中美拋棄朝鮮戰爭的前嫌,開始國交重大轉機的中美建交,可以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至少有些許功勞。2014年07月29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作為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出席儀式并揭牌,作為外交部副部長的張業遂及有關中國重要部門負責人、國內研究機構及媒體代表也參加了有關活動。 曲星,是現任院長,能夠得到中國重要部門負責人重視的機構領導人,他說出的話一定不是只代表個人的意愿!他代表誰?在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里,做做民意調查或者全民公投或許就一目了然。
歷史是可以假定的,假定沒有拿人民的錢巴結美國主子的金元外交,假定沒有關鍵人物關鍵場合向美國公開表“不想冷戰”“不聯盟”的忠心之態,中國一定會成為未來強國、富國、民主之國!
假定共產黨剛成立之初,全國人民就具有朝鮮戰爭時代的勇氣,中國根本不會被日本侵略;假定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時候,說輕一點,中國采取強硬的外交手段,甚至叫板敢于對美國宣戰,中國南海就不會有現在的危機了!這種功過難評,就叫“成也蕭何敗蕭何”。
通過戰略分析就可以得知,美國軍事戰略輔助經濟戰略,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背后,軍事戰略不過是政治戰略的延伸,通過政治戰略達成經濟目的是內在的真諦。自從貓論開始,中國就已經在政治戰略上服服帖帖地認輸,作為政治戰略的延伸的國家軍事戰略難有作為,是完全可以讓人理解的,所以,筆者從不責罵軍官無能。而作為制度的決定性因素的不足百分之二十(甚至可能低于美國)公有制經濟總量遠不如新加坡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公有制經濟總量,代表百分之二十公有制經濟的國營企業層層下包發放得私有化比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化進行的還徹底,已經讓人看不到任何社會主義本質了,唯有“特別是”世界矚目!
筆者此前文章論證了冷戰是具有符合社會基本發展規律的積極意義,在此不愿過細解釋了。但是,可以退一萬步想,冷戰都害怕,可以推斷對熱戰的恐懼程度!
冷戰都害怕,當家當到這個份上,中國還有沒有未來、民族責任就不要說了,家族親友的責任在哪里?這叫“人民當家”還是“當人民的家”?清朝滿族統治者對漢族人民防范甚嚴,他們懼怕外國人支持漢人反抗清朝的活動,害怕對外戰爭,但畢竟為了領土還是發動了幾場不像樣的戰爭,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這樣的弊病,中國在害怕什么?
我們可以把中共“文史”資料全當成歌功頌德的,但僅僅從當代國際性媒體刊物的資料信息披露就能夠進行綜合分析發現,新中國剛建立初期,中國雖然“地大物博”,“綜合國力”卻被世界評為最落后的行列。中印戰爭、朝鮮戰爭、中蘇戰爭、越南戰爭的歷史歷歷在目,清晰的很,四場戰爭全是熱戰,中國開創了弱國勝強國的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新篇章,讓世界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震撼!
只要具有戰略思維,只要沒有喪盡天良的人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中國60多年的國家安寧,得益于毛澤東個人的超級軍事戰略決斷”!這不是“老一輩革命家智慧的共同結晶”所能掩蓋得了的功績。判定一個政治人物是偉人還是癟三,實際上就是他是為國家民族帶來了長久的安寧和平還是極速帶來災難作為標準的。以歷史的眼光判斷,為國家民族帶來長久和平安寧繁榮的,一定是民族英雄。一個民族英雄,“神化”屬于弱智游戲。經歷神化后再來個否定,這就是陰暗政客最糟糕的、弱智的卑鄙下賤手段。所以,當代中國民族英雄不僅不立,還被毫無事實依據地抹黑,甚至把極速給國家民族帶來災難的罪魁禍首、市井思想者歌頌成為當代偉人,甚至動用公權力強行灌輸給全民,這樣的事情已經不讓人感到奇怪。
“不想冷戰”“不聯盟”不僅嚴重違背權力制衡論,而且完全屬于應對一貫采取冷戰戰略方式的美國的亞太戰略投降策略。“不聯盟”是國力足夠強大、政治足夠清明、敢于獨自與聯盟國家干仗的強盛國家的豪言壯語,經歷和領導四場國際戰爭的毛澤東可以這么干,鄧小平一定沒有這個能力,其他人更無臉面說。
此前筆者多篇文章,《中俄需要共同建立國際強權的長效抗衡機制》、《論“分權制衡”三階段》、《權利監督失控急速蔓延,亡國就會進入倒計時。》、《腐敗導致亡國的說法是政治理念上的淺薄表現》、《“極速腐敗”與“慶父必死”的哲理說》、《足以構成中國國家致命的十大政治戰略問題》等闡述的是一個共同道理:制衡論。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國際,制衡缺失都會引起難以估測的重大變故或者災難,中俄聯盟制衡權利欲望極度膨脹的北約早已經是勢在必行了,更應該做出最早的明示,才能遏制世界的重大災難的發生,“不想冷戰”不過是單相思而已,美國何時不在制造冷戰?但愿可能是在反金融稱霸道路上的、孤軍奮戰的普京能夠及早預測和防止背后中槍,能夠及早把握和控制極速逆轉的惡劣局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