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柏林的“透明國際”發布2014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報告,將中國的排名大幅下調20位,從2013年的世界第80名降至第100名。
《環球時報》發表文章評論道:“大概所有中國人看到這個消息都會驚詫不已,認為這個排名一定是‘搞錯了’”。
“因為這個排名與中國人對國家反腐敗進展的真實感受南轅北轍。反腐的疾風暴雨正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層面和角落猛刮,觸動之深之廣不僅新中國前所未有,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至少是‘幾百年一遇的’。它的成就不僅中國人有目共睹,世人也皆有耳聞。”
實話說,以往中國社會對‘透明國際’的排名還是當回事的,至少將信將疑。今年這個中國排名不升反跌、而且是得分暴跌的最新榜單一出,其在中國人中的公信力損失堪稱是墜落式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叫‘China’的話,如果‘負20’的評價說的就是中國人看到的讓所有貪官風聲鶴唳的2014年,那么它顯然屬于‘睜眼說瞎話’級別的錯誤。”
“‘透明國際’辯稱,這個排名依據了13家國際獨立調查機構的報告和數據,其中美國兩家機構對中國清廉的打分大降,那意思是,只使用數據不負責采集的“透明國際”很客觀。問題是,當中國這么受人關注的國家出現劇烈排名震蕩的時候,‘透明國際’沒有愿望派人來中國、哪怕給他們在中國的朋友打幾個電話驗證一下嗎?美國相關機構多次提供過山車式的數據,已涉嫌為特定目的操縱數據,‘透明國際’對此不聞不問難道有理嗎?”
“透明國際”作為第三方的一個國際機構,要獲得公信力最重要的是客觀公正,不偏不倚,而這次它睜眼說瞎話,只能自損公信力,只能讓絕大多數中國人也把它看成一個某種政治勢力的一個工具,最起碼,也是一個搞笑的機構。
中國的清廉度怎么樣,最有發言權的是中國人,不是什么洋大人,更不是某些別有用心的美國豬。
平心而論,中國這些年來的確出現腐敗,而且相當嚴重,至于出現腐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多數人心中有數,準確說,即使是現在對于腐敗的高壓態勢之下,要徹底清除腐敗的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在13億國人中,如果眼睛不瞎的,不是別有用心的,都不會認為2014年中國的腐敗程度比2013年更加嚴重,換句話說,即是“透明國際”用統計數字表達出來的,中國的清廉度下降了。
但是“透明國際”卻這樣做了,而且是那么“理直氣壯”,當然,它供出了始作俑者是“其中美國兩家機構對中國清廉的打分大降”。
事情真相已經非常清楚了。
改革開放的前30年中,自由派中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極力推動了“權力資本化”,即腐敗,然后,他們中的另外一部分人以在體制內的已經“資本化”的“權力”作為內應,并且誤導民眾把對“權力資本化”的強烈不滿發泄到執政黨和現行社會制度上,以最終實現他們“資本權力化”的目的。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從國際國內某些人對“18大”以來黨中央強力反腐的抵觸和反對態度,就可以這些人對中國腐敗的真正態度。
首先,是得到外部勢力支持的李大眼等所謂公知精英對現在的強力反腐敗百般貶損,認為“反腐敗是維護舊體制”,是“阻礙憲政的實施”。接著英國的《金融時報》遙相呼應,對中國的反腐風暴發表了評論文章,文章評估了中國反腐面臨的風險,認為,再深入下去,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走向獨裁,一是刮起“文革遺風”。
按照他們的邏輯,中國的反腐敗如果不順著他們指點的做法去做,那么就是“不清廉”。
最后,就是美國兩家機構對中國清廉度的打分大降以及由此產生的“透明國際”對中國清廉度的排名比2013年下降20名。其中的貓膩是什么,稍為有點腦子的人用腳后跟也能夠想出來。
中國的強力反腐敗,是某種勢力不愿意看到的:原因起碼有如下幾點:
在反腐敗斗爭中直接受到打擊的是他們的自己人,即那些在“權力資本化”進程中產生的腐敗分子,這些已經“資本化”的“權力”是他們在體制內的“內應”。
清除了這些貪官污吏,平息了民憤,某些人就失去了可以利用來推進“資本權力化”的借口。
隨著對改革開放中某些失誤的撥亂反正,中國將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讓兩種社會制度的孰優孰劣的對比越來越明顯,這是那些外部勢力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們不愿意看到的。
怎么辦呢,他們連很多小國也擺平不了,就更加不用說像中國這樣的的舉足輕重的大國。
于是,惡心一下中國政府,并且利用曾經被國人認同的“透明國際”這種國際機構來惡意貶低一下中國政府反腐敗的成效,以損害中國人對反腐敗的信心和對中國政府的信任,就成為了他們無奈之下的選擇,于是就有了“美國兩家機構對中國清廉的打分大降”。
本來,作為一個國際機構,公信力尤其是在相關國家內的公信力相當重要,如果失去了公信力,以后它的任何東西都等于放屁。總部設在柏林的“透明國際”本來可以站在相對中立和超脫的立場上公正評價問題的,因為德國在西方一直保持著一種相對的獨立性。面對美國的相關機構對中國的偏見和成見,如果他們是負責任的話,不應該偏聽偏信,而是應該到中國的民眾中聽聽民眾看法,再作出相對客觀的評價,但是,所謂共同的價值觀讓它最終放棄了公正的立場,淪為西方遏制中國或者給中國制造麻煩的政治工具。
也許實際情況沒有我想的那么復雜,也許“透明國際”也有不“透明”的地方,有它的“難言之隱”,所以,在“美國兩家機構對中國清廉的打分大降”的情況下,就不再認真核實了,但是有一點,就是它從此在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了。
一種東西對別人的吸引力就在于讓別人對其處于在乎和不在乎之間,如果讓別人太在乎,別人會常常與它斤斤計較;如果別人對其一點也不在乎了,它就是個屁。但愿“透明國際”別把自己弄成后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