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臺灣地方選舉讓國民黨遭受了自2008年在臺灣地方重掌政權以來的最大失敗,堪比民進黨在2006年的那次地方選舉。那次地方選舉時,民進黨掌握著所謂總統大位,是執政黨,卻僅得到了臺灣六個縣市的地方政權,崩潰已在眼前。而這次國民黨同樣掌握著所謂總統大位,也是僅得到了六個縣市,似乎在重走民進黨的老路,甚至比民進黨當年還慘。重大的地區,所謂六都,國民黨只得到了一都,最重要的臺北市,臺中市均易手給民進黨或臺獨人士掌控。是不是崩潰也在眼前呢?離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大選僅兩年了!
冰火兩重天,國民黨這次輸在哪呢?眾說紛紜。有人就奇怪,國民黨的統治無論如何不佳,遠比陳水扁時代要強得多,特別是不像陳水扁時代貪腐成風,怎么百姓們不認可呢?其實,百姓們講的是實惠。國民黨統治六年,貪腐雖少,可百姓們的好處也沒有增加,生活水平似乎還有下降,怨聲遠多于點贊。盡管這有民進黨搗亂的因素,可百姓們不管這些,期望大,失望也大得到了驗證。何況,在地方統治中,國民黨統治的口碑似乎也輸給了民進黨。這倒不是因為國民黨的地方統治真的差,而是百姓們認為,執政黨如此無能不認可度必然比在野黨高。特別問題大的是國民黨自己淡化自己的特點。不敢公開支持兩岸統一,不敢糾正民進黨統治時的各項臺獨措施,各項政治方針雖藍猶綠,不斷地向綠傾斜,逐步在政治上失掉了自己的支持者。藍綠對比,綠地不斷鞏固,藍地不斷弱化,2010年的地方選舉國民黨盡管勉強贏得三都,可顯示出的卻是強弩之末的態勢。昭示著國民黨基礎已然不穩,可國民黨全黨均沒有預料,沉浸在奪取總統大位的欣喜中,以為奪得2012的總統大位,優勢尚在。殊不知預則立,不預自然是要敗的。
不過,雖有上述一些敗因,卻并非是國民黨敗選主因。如果國民黨能把握住一點,打個平手或者取得勝利還是沒問題的。那么,國民黨失敗的主因在哪呢?
在下以為,西方民主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金錢至上。自從臺灣實施所謂的西方民主以來,國民黨始終沒有領悟其中的奧妙。那些鼓吹西化的人總是吹噓西方民主的什么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如香港“占中”者也是這樣鼓吹的。可西方民主的最主要精髓卻不是一人一票的所謂權力,所謂普選,而是操縱一人一票的金錢。香港“占中”者們背后靠的是金錢的支持來制造所謂“民主”的訴求。所有的國家和地區若搞西方民主,統統靠的是金錢,臺灣自然也不能例外。誰能獲得最多的政治獻金,誰有操縱選舉的更多金錢,誰就能操縱投票數,誰就能贏得選舉。金錢在西方民主中,在西方式的選舉中是萬能的!國民黨卻沒有理解這一精髓。過去靠強權,失掉強權后靠“黑金”,沒了“黑金”靠什么?應靠“白金”,就是政治捐款,也叫政治獻金。過去,國民黨在選舉中的優勢是“黑金”效應,隨著李登輝的下臺,國民黨的“黑金”優勢逐漸喪失。到了馬英九時代,在反腐敗光環的壓力下,“黑金”逐漸被拋棄,國民黨完全沒有了過去的優勢。由于國民黨沒有領悟到西方民主的精髓,也就是沒有領悟到選舉的精髓,以為馬英九上臺靠的是清廉,靠的是選民的支持,不在乎什么政治獻金,其實謬之千里也。第一次上臺靠的是民進黨的整體的太過腐敗是不錯的,可它證明的卻是選民用金錢就能顛覆。馬英九第二次奪位時,民進黨沒有掌權,沒什么腐敗問題,這清廉根本就沒有再起作用。民進黨輸在了大陸政策上,國民黨贏得大位靠的是民進黨自己的失誤。但這兩次勝利并不說明國民黨懂得西方民主,懂得如何選舉,更沒有了解西方民主的精髓。
因此,國民黨在隨后多次政治選舉中都沒有建立起新的優勢,遠沒有適應西方民主金錢至上的需要,給世人的感覺總是且戰且退,一敗再敗。小選小敗,大選大敗。隨著陳水扁腐敗效應的完全消失,借著陳水扁的腐敗重新奪權的慣性逐漸喪失。可國民黨的統治機制和運作機制仍然停留在了過去,這就使國民黨的頹勢不斷強化,國民黨的勝勢不再。但國民黨卻沒有認真去思考過為什么優勢不再?為什么能拿到2012的總統大位卻打不贏地方選戰?
差錢啊!不適應西方民主,不能有效地募集政治獻金,沒有募集到足夠的政治獻金,以為靠清廉,靠老面孔,靠有限政績就能撐過去,太過天真。國民黨無能是無能在錢少!這是國民黨敗北的最大原因。大家也許沒有注意到,就在選舉開票前幾天,就有媒體曝出,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所獲得的政治獻金是國民黨獲得的政治獻金的四倍還多。照這一比例來推算應獲得的地方職位,國民黨戰績已實屬不易。大家都看到郭臺銘的呼吁,卻沒有看到金錢流向民進黨。
“有錢就是民主”!國民黨明白嗎?凡搞西方民主的都是如此。臺灣地區既然追隨西方民主能跳出此圈嗎?更可笑的是,國民黨的很多大佬們還不停地表白,臺灣是民主體制,卻忘記加上“西方”或者“西式”兩字。可悲的是,國民黨機關沒有算盡也誤了“卿卿性命”。
從美國的所謂民主選舉中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凡是能籌集到比對手更多政治獻金的候選人基本上都能當選,無論是議員還是總統,沒有錢的人永遠也不會當選,錢少的也無法當選。這就是西方民主,就是有錢人的民主。國民黨自2008年上臺以來,始終標榜自己清廉的形象。維持這一形象本身并不錯,可清廉不是選票,不是政績。選票是靠錢掙來的。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國民黨過去無論在臺上還是臺下都能得到大量的政治獻金,從而確保了國民黨對臺灣的實際掌控權。即使是搞所謂的西方民主后,國民黨也有比民進黨更多的政治獻金保障。如今,這政治獻金哪去了?沒有了政治獻金,國民黨卻想打贏選戰,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再說一遍,國民黨差錢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