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9日,美國密蘇里州的弗格森18歲黑人學生邁克爾·布朗被白人警察威爾遜槍殺,而在11月24日陪審團宣布白人警察威爾遜免遭起訴后,積壓在美國人特別是美國黑人心中的怒火終于被徹底釋放出來,抗議方式不斷升級并迅速波及美國一百多個城市,隨著密蘇里州州長宣布密蘇里州進入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標志著美國再一次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
首先,這是一次嚴重的種族危機。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卻被免于起訴,這無疑觸碰了美國黑人敏感的神經。眾所周知,雖然美國一直宣稱“平等”,然而事實上,美國卻從未存在過真正的平等,尤其在美國的白人與黑人之間,白種人對黑種人的歧視一直都是普遍現象,比如此次事件中,宣布白人警察威爾遜免于起訴的大陪審團的12名成員中就有9名是白人,而黑人只占了三個名額,這種表面“隨機”、“平等”實則完全沒有平等可言的人員組成方式只不過是這種歧視的一個縮影。
其次,這是一次嚴重的人權危機。自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被槍殺繼而引發民眾自發抗議后,美國對待抗議人群就一直秉持著鎮壓的態度,在鎮壓過程中,還動用了燃燒彈、催淚彈和煙幕彈等,并逮捕了大量抗議人士甚至記者,這種赤裸裸踐踏人權的行為不但激起了美國民眾更大的反抗意識,更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同時,這還是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目標直指美國根本制度的大規模抗議、美國社會的大規模撕裂都表明這是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同時美國一直用人權問題作為干涉他國內政的借口,然而在弗格森危機之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卻辯稱:“發生在弗格森的事件屬于美國內政”,這種絲毫不加掩飾的雙重標準,勢必讓美國一直強調的“人權大于主權”的霸權理念徹底破產。
表面上看,弗格森危機的發生純粹是由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然而,追根溯源,弗格森危機的發生卻并非偶然,而是由美國文化的先天缺失造成的。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文化底蘊缺失,推崇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就是所謂的“美國夢”,強調的是極端的個人主義,這種以結果作為惟一導向的價值觀正是美國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之一。
美國雖然強調“民主、自由、平等”,但實際上卻永遠無法實現。因為美國的文化中缺少實現“民主、自由、平等”的前提——公平、正義。在美國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社會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其“民主”只能是“金喇叭”的民主,其“自由”只能是少數資本家的自由,其“平等”也只能是同種族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平等。如美國的白人與黑人之間,就從未有過真正的平等,在美國白人眼里,黑人是骯臟、暴力的代名詞,而美國白人與黑人的文化也從未曾真正的融合過,這一切必然會導致美國黑人與白人之間存在永遠無法彌合的隔閡,而這種情況并不是一個奧巴馬當上美國總統就可以改變的。
為了證明美國文化的缺失,我們不妨用發生在中國香港的“占中”來與這場發生在美國的弗格森危機進行對比。必須要強調的是,與弗格森危機不同的是,“占中”并不能被稱為“騷亂”,雖然“占中”也給香港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是“占中”的一切都在可控范圍之內,這與弗格森危機的失控局面完全不同。
“占中”行為雖然違法,但是香港警方始終保持克制,更沒有與“占中”人群發生大規模沖突,這與美國動用軍警對抗議人群進行武力鎮壓完全不同,這體現了中國人“和為貴”的思想理念。中國人推崇儒家思想,而“和”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中國人強調“和而不同”,理念可以不同,訴求可以不一樣,但是盡量的尋求差異之間的共同點,從而達到“和”的目的。而這種儒家思想中的“和”的理念,正是美國所欠缺的,美國政府鎮壓抗議人群的行為表明美國崇尚的是武力,對于意見相左的人更多的是用武力使對方屈服,而不是“攻心為上”。正是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決定了美國政府將武力作為第一選擇,而中國香港政府則將說服教育作為第一選擇。
由于美國文化上的先天缺失,導致了美國人對“和諧”的理念不會有深入的了解。對于美國政府來說,他們處事的方式就是“胡蘿卜”加“大棒”,而這種以利相誘、以武相脅并舉的處事方式最終只能加劇其國內矛盾,并受到國際社會的孤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