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聯系起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比如說高校老師隊伍建設這塊,近年來黨中央真是空前重視:2012年1月,習大大在會見第20次全國高校黨建會代表時強調指出,要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同年6月,在部分高校黨建工作座談會上,習大大又指出,高校黨組織要切實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來抓,關心青年教師,及時掌握青年教師思想動態;今年五四重要講話中,習大大又對包括高校青年教師在內的廣大青年提出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高尚品格等五點希望。
習大大頻頻關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啥?因為它的地位作用重要唄。你想想,社會建設的精英骨干,已少有幾個不上大學。但在大學里,學生們雖然“嘴上長毛”,但畢竟未真正接觸社會,心智處于成長關鍵期,尚屬“向日葵族”,習慣朝著老師轉。用華生的行為心理學的說法,老師可以把學生們培養成“醫生、律師、政治家甚至小偷,而不需要考慮他們的偏好。”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我看主要還是“大學生強則中國強“。
只是,我們高校的老師們,似乎總有些言行愧對著這種責任。這些年高校里丑聞頻出,造假學術論文的,貪污科研經費的,或者如昨兒遼寧日報《致高校老師一封公開信: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所說,鉚足了勁黑中國的,甚至逼學生開房的,開辦換妻Party的——很久以來,教授這個曾經高大上的神圣稱謂,居然被“叫獸”所取代,成為徹徹底底的貶義詞。
對于這些,習大大心里跟明鏡似的。這強調那強調,聽著是對高校工作的重視,實則是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老師思想政治建設不放心,害怕本應培養國家棟梁之材的高校,卻習慣培養傷人的刺吃人的樹;害怕我們本是靈魂工程師的高校老師們,沒了老師的樣子,卻成為國家推墻黨帶路黨和先鋒和骨干。
不能不防!不可不防!
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高校老師應該是什么個樣子?這事我這等屁民說不好,就是教育部長也未必能說得明白。但我想,他至少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他不應該是被洗腦的獨立思考者。前一陣子,復旦大學某知名歷史教授馮某很是風光了一把,先是為日本發動“九一八”侵華戰爭洗地,罔顧當時日本對侵華獲取中國資源以及人力以統治亞洲已規劃幾十年的事實,認為戰爭“是因為民國抵制日貨,推行民族工業,引起日本經濟問題,直接引發日本發生侵華問題。”后又大放厥詞稱抗日犧牲的高級將領中“共軍除了并不是‘戰死’的左權,還有誰?”造謠誹謗左權將軍不是戰死,這樣的教授,能在公開的微博里這樣“直抒胸臆”,估計在課堂上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此類人物,在高校當然不止馮某一個。總會有一批大學老師每次講課不罵黨和政府好像就顯不出思想和個性,不拋出點奇談怪論來好像就不覺得有水平有品味,多有“獨立思考”范兒,然后再冠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標簽,對學生們的欺騙性不可謂不強。實則,如某北大教授所言,他們“既不懂中國的歷史,也不懂中國的當下,更不懂中國的未來。”所以,中國的高校不需要這樣的“獨立思考者”,而更需要公正、客觀地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不帶個人喜好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微信號:caffe007
他不應該是被腐蝕的人格殘缺者。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當建立在老師人格的基礎上。高校少數老師的道德素質亮紅燈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上個月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王某酒后調戲兩女學生的事,算是丟人丟到家了。之前面對媒體采訪,當事人還是信誓旦旦地為自己辯解,聲稱自己沒有喝醉酒,并以“泛師德問題”為事件定性,現在便發致歉信,承認是酒后行為失當——師德淪喪之事當然不止這些,不講學術道德,缺乏誠信,抄襲、造假、剽竊層出不窮……無一不在拷問著這個民族對少數高校老師人格的信任。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凡要教別人所應具備的一系列品質,也是學校教師應該具備的。”行勝于言,盡管你講的大道理頭頭是道,但在行為上如果不檢點,你口中建立的高樓大廈瞬時會塌陷。教師應作為道德的模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們教給的不只是知識與技能,更要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培養陽光心態健康人格,不能讓學生成為牢騷滿腹的怨婦,尖酸刻薄的偏執者,更不應該成為自己殘缺人格變態心理的犧牲品和受害者。大學教師唯有認識其中深意,才能站好今天“育人”講臺。
他不應該是忘了本的追名逐利者。教師老師,教學是主要職責,認認真真地教學是教師的本分,將知識活靈活現地向學生展示,將獲取知識、創造知識的方法傳輸給學生,是教師的應盡的義務。不過,這樣的老師,在高校中如那珍稀動物一般日減。現在部分高校名師基本與教學脫離,每天跑項目搞科研發論文,有經費有獎勵的“科研”成為主業,教學和科研的嚴重對立褻瀆了教師的本質,甚至部分學校將教學視作低人一等的工作。于是,對于教學愛管不管愛問不問。正如網友所說,“現在的大學學習可比過去輕松多了:只要學生保證出勤,考試的之前老師自會給你劃重點,考試無憂!考試時監考看到學生作弊睜只眼閉只眼,結果必然導致學生疏于學習寄希望于作弊;考試結束了,哪個學生擔心自己成績過不去,到任課老師那里走走后門,則分數必過!大學四年已過,畢業證領了,其實什么都沒學會……有人感嘆如今社會弄虛作假之風日益嚴重,實則所謂的教育工作者教會我們的就是營私舞弊弄虛作假,前有教授導師論文抄襲,后有學歷造假,和諧社會大抵也就這樣吧……”多么真實又諷刺的一段話。
他不應該是被風干的行尸走肉者。這個似乎主要是針對高校的思政老師說的。俗話說,給人一碗水,需有一桶水。對于一些高校思政老師而言,他們品行無甚禽獸之處,工作倒也老老實實,但常常是一個教案從年少講到白頭,備課時自己發呆,講課時學生發蒙,思想時兩眼無神,回憶時腦中空空……須不知,在這個選擇多元化的時代,高校老師若把思政課程講成干巴巴的毫無生氣的教條,學生怎么會愿意聽?如果把思政教學工作只是當成一門謀生的手段,對于那些學生應該有的信仰,連自己都不缺乏,怎么能讓別人去信服?竊以為,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和教學者,尤其法律、行政管理、經濟學等哲學社會科學類的老師,作為培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角色,自己首先是有信仰有信念有激情有夢想的人,才可能在此基礎上,不斷修煉自己,不斷學會并運用好靈活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每一堂課,改變高校思政課晦澀難懂、嚴肅沉悶,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使這種哲學社會科學類的課程通俗但不媚俗,淺顯但不淺薄,真正成為像金一南一樣的名師大家,或者說學生易于接受和喜歡的人。
著名教育家呂型偉說過:“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那些“呲必中國”“不學無術”“師德全無”“信念動搖”的少數高校老師們,千萬別拿著學生們的錢卻雙肩一聳雙手一攤地說:我又不是共產黨,我又不想當英模,不過混口飯吃嘛,有必要那么嚴肅嗎?”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在別的行業,你人格不健全甚至腦殘可能只是害了你自己或者你的家庭,但在老師這個崗位上,沒有老師的樣子,就將殆害一批批準備像花兒一樣開放的學生,這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未來的不負責任。
找到你的樣子,回歸你的樣子,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教師形象,不愧于“老師”這個神圣的稱號。除非,你已經決定背離這一事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