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并將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選擇。在開國大典前夕,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與民主黨派負責人共同制定的《共同綱領》就提出依法治國的奮斗目標。而依法治國,最為首要的任務就是依法保護我國的政治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一條規定: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憲法規定了我國的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四中全會要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以法律和制度的方式來捍衛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什么是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制度是不是社會主義制度,主要取決于經濟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公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所以只有在公有經濟占主體的社會制度才能稱為社會主義。
但是,改革以來,一些人打著沖破改革藩籬的幌子,對社會主義公有經濟進行大規模的私有化,不僅使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也使中國的法治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到現在為止,中國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所占比例已經非常小了,但是一些人還要繼續要把中國最后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徹底私有化,把社會主義的根徹底挖掉。
中國當前的嚴重腐敗和貧富嚴分化和與私有化破壞法治有分不開的關系。在私有化浪潮中,不法商人和貪官集團突破法律的約束,侵吞國有資產,使得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國有資產流失了,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嚴重的侵犯,人民日益貧困,但卻養肥了貪官和不法商人。在這輪國有資產私有化浪潮中,中國的腐敗和貧富分化達到的巔峰時刻。
當前中國的私有化浪潮不僅嚴重違反憲法,也嚴重違背了鄧小平同志關于改革開放的基本思想。
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談話時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鄧小平同志還說過:“我們采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允許個體經濟發展,還允許中外合資經營和外資獨營的企業發展,但是始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10和111頁)
習近平同志繼承了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思想。在2014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與上海代表團部分代表座談時指出:深化國企改革是大文章,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但他強調,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不思改革,確實要擔當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在推動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
習近平同志強調“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與鄧小平同志強調改革要“始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是一脈相承的。習近平的講這一段話應當是對當前私有化國有企業狂潮的一個回應。
中國的憲法被嚴重破壞。憲法是一切其他法律的根本,而我國的政治制度又是憲法的根,如果連憲法的根都保護不了,還能談什么依法治國?
這次中央全會,就是在中國這樣一個背景下召開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吸取蘇共亡黨和蘇聯解體的教訓,而蘇共亡黨和蘇聯解體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蘇共的改革沒有守住社會主義的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吸取蘇聯的教訓,所以這次中央全會,把依法治國作為主題。習近平同志深切地感覺到,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保衛我國的政治制度,才能保證中國不重蹈蘇聯的覆轍。(午夜星辰1968/應縣章春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