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菩薩在廟里
在“文革”中,的確有紅衛兵沒收了不少老太太的佛珠,目的很明確,意在破四舊。此舉對否,草民不議。假如有紅衛兵因此而挺身道歉,草民也無評。在左、右人士們十分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之時,我將目光投向了紅紅火火的寺廟。
阿彌陀佛,菩薩在廟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度眾生,苦修來世,超度亡靈,乃佛教所擔之重任也——說得對否,其實我也不知。草民實乃“N不知”之愚民。但知道如今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了。《憲法》一貫來規定宗教信仰自由,你可以信仰佛教,也可以信仰其它的教。故我想,這未必不是件大好事。拜菩薩的人越多,就有越多的人棄惡從善。可惜,這種希望很渺茫,現實告訴我,拜菩薩的人在增多,殺人的人也在增多,成了正比例。阿彌陀佛,菩薩有責。
于是,我就苦思冥索起來,追根溯源地“研究”善與惡的辯證關系。要是家鄉有一所免費上學的老年佛教學院,該有多好哇!可惜……昨日上街去,見這一次煙雜攤主阿六姐在,我問她:“前兩次來時你都不在……”她笑著搶過話頭說:“去了11天。”哦,我明白了,她連續去了寺廟11天。一個經商之婦,為了信仰佛教,竟能做到歇業11天,足見她對佛的虔誠是毋庸置疑的了。她早已不愁吃穿住用,故現在她最在意的已不是生意,而是拜菩薩、修來世,并為其女兒一家祈福了。廟里的佛事越來越多,前去參與的也越來越多;寺廟搭臺,信徒解囊,佛業興旺,菩薩開顏。發達的佛業也帶動了專賣性質的迷信品業。怪不得如今念佛(應是“念經”,然家鄉古來就習慣了這種說法)的人已不僅限于老太太,中、壯年婦女都朗聲念起來了。從早先的每天工錢2元,漲到了今天的20元。“寧看八十婆婆的喪,不看十八新娘的妝”,家鄉流傳的老話在今日看來,真是經典、現實。“死不起”,人死的當晚,道場一般是必做的,除非是孤老;佛經也必須念一桌,十多位念佛婆一邊念佛一邊嘮嗑。這對繁榮市場大有好處,功勞自然應該記在“市場經濟”的賬上。
佛業興旺發達,產業舉步維艱,是時下的特征。然而,單就佛業來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警語似乎并不起什么作用,近日里FM93臺連續報道的三起殺童案,竟奪去了多條天真可愛的小生命!此真乃令善良的人們悲至頂,痛至極啊。那些該千刀萬剮的殺人犯,哪里講究過什么“程序正義”!?就像那個曾入佛門當過小和尚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可以隨便殺人一樣,但他畢竟是皇帝,忘光佛門戒條于他算不了什么,而今天的把殺人視作兒戲的兇犯,難道也都把自己當做朱皇帝了嗎?這是在什么時代、什么世道,究竟?——我終于想起了一些臺詞:“如果我們鳳陽的皇城不被毀掉,要比北京的紫禁城大上好幾倍……”“你看看,我就不甘心,六百年前,我們鳳陽的朱元璋統一中國,把皇城建到了北京;而現在呢,我們鳳陽人在全國各地唱花鼓、討飯呢!難道共產黨還不如一個封建的小和尚嗎?”
是啊,“難道共產黨還不如一個封建的小和尚嗎?”草民也在與某編劇大師一樣地想……
阿彌陀佛,菩薩原來只是在廟里。
2014.10.1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