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斗爭客觀存在,但決不要亂搞,要抓主要矛盾!
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在官媒上關于“中國的階級斗爭是不可能熄滅的”論述發表后引發了激烈爭論。
有人說“王偉光重提階級斗爭,他做了一件好事。這玩意兒很久不提了,沒機會深入探討。既然重提,那正好,借此機會可以讓大家展開討論。
有人認為“重提階級斗爭可以“讓漢奸、賣國賊現展原形,真是大快人心!
也有人說:“王偉光宣揚階級斗爭,是煽動工農造反”,質問他“是何居心”?!
更有人指責王偉光重提階級斗爭是“否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決定,煽動並鼓吹毛澤東的那套極左路線”!
那么中國當今社會倒底存不存在階級?有沒有斗爭呢?我認為這是應該肯定的。
因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學說,所謂階級就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和對生產資料占有關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團。
那么當今社會中每個人所處的地位和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關係相同了嗎?當然沒有。暫且不論周永康、徐才厚等權貴腐豪,即使在上班族中有拿年薪幾百萬甚至成千萬的,有只拿三、五萬的,有失業下崗的,甚至還有人在饑餓線上掙扎的。
有人會說這只是階層的區別,不是劃分階級的依據。其實在大多數英譯文的文獻中,階級和階層的涵義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
既然人分三六九等,其中當然存在不同階級。既然客觀存在階級,不同階級之間必然有利益之爭,必然會有矛盾和斗爭。這是社會學中最簡單的道理。這種矛盾只能通過各種辦法使之緩和、化解而不使激化。但是誰都無能熄滅。
正因如此對于王偉光的言論絕對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當然我想今天之所以要重提階級斗爭,決不是要人們再回到那“階級斗爭為綱”的“史無前例”的年代,更不應該以階級斗爭為“帽子”、“棍子”,借以“堵人嘴巴”、“整肅異己”!
今天重提階級斗爭決不會也不可能要人們再回到那“階級斗爭為綱”的“史無前例”的年代,而是要我們認清形勢、面對現實,弄清當前中國社會的階級和階級矛盾主要是誰和誰的矛盾?弄清楚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弄清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應該依靠誰?團結誰?和誰作斗爭?
那么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面對的主要敵人又是誰?
從階級斗爭角度看,當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當然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因此主要敵人毫無疑問首先是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以及與帝國主義相呼應,蓄意破壞和推翻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至今似乎沒有形成共識、但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和警惕的社會矛盾。這就是由于貧富差距拉大,引起兩極分化后滋生的“權貴”和“平民”的矛盾。(注:暫且不講階級)
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摒棄了階級斗爭理論,全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建設,成就卓越、有目共睹、世界公認。
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希望通過改革開放讓國家富起來,個人也能發個財,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當時社會的分岐和差距不大,主要矛盾不是階級矛盾,而是落后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特別是落后的意識形態與改革開放之間的矛盾。在這形勢下當時小平同志不再提階級斗爭是清醒、明智的。
但是在經濟改革取得一定成果,而這成果還不足以讓大家共同富裕、滿意分享,相反差距逐漸擴大后,矛盾就逐步顯現。特別是改革過程中形成了所謂“權貴階級”,他們(如周永康、徐才厚之流)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 大肆掠奪改革成果,大量“占有別人的勞動” (列寧語),使得“平民階級”不但沒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有的甚至還失去了過去僅有的一點生活保障。
貧富差距的擴大,“權貴階級”和普通平民之間的矛盾尖銳了起來。雖然有組織的對抗還未出現,但自發的對抗已隨處可見。因為 “公平公正的財富分配” 是人類社會的本能追求。
中國的歷史告誡我們:“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是歷次農民運動的推力。這不管是陳勝、吳廣,還是黃巢起義,或者是太平天國甚至是共產黨、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每次改朝換代都沒能跳離這個命題。
所以對于隠藏在共產黨內與平民爭利,挖社會主義牆腳,使兩極分化愈演愈烈,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從而破壞社會穏定,破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為的周永康、徐才厚之流,絕對不能小?。絕不能認為這僅僅是少數腐敗份子的問題。必須充分認識這是新形勢下階級矛盾和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問題不解決,人們遲早會起來。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什么“宣傳”或“煽動”,而是歷史事實證明了的真理。
所以以習總為首的黨中央在十八大后狠抓懲治腐敗,解決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的確抓住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是完全正確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