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蘭縣的冤案
依蘭縣高級中學二年級班主任馮群超老師因辱罵學生被開除公職。媒體上一片叫好之聲,把馮老師當作了師德敗壞的典型。馮老師做了什么?教師節(jié),一般情況下學生都會以班為單位給老師送禮物,表示對老師的感謝。這種禮物是一般意義上的“送禮”嗎?我們同時提倡尊師重教,學生在教師節(jié)給老師送禮物這不是尊師重教而是“送禮”?媒體上不斷用“送禮”一詞來誤導群眾,是何居心?馮老師班上的學生沒有給老師贈送禮物,馮老師認為學生不懂事,提出學生應該給老師送禮物。只是馮老師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嚴重錯誤。但教育學生尊師重教這件事本身錯嗎?剛好我的女兒也是上高中。她回家告訴我一件事。說是在教師節(jié)那天她班和另個班一塊上體育課,他們班做了準備,先共同給體育老師致了感謝辭,然后把禮物送給了老師。而另一個班沒有做準備,但他們班立即組織了學生也向老師致了感謝辭,并且對老師說,他們也是準備了禮物的,只是沒有帶來,下午就給老師送去。
學生在教師節(jié)給老師送禮物,這應該是一種好品質的表現。學生沒有做,班主任當然可以教育。就像對父母表示感恩一樣,學生也應該對老師有感恩之心。這難道有錯嗎?學生給老師送的禮物也不過是幾十塊錢,這和違法亂紀性質的“送禮”性質一樣嗎?老師不應該收學生的禮物嗎?
馮老師的班很快也給老師送了禮物,說是每個老師一箱牛奶,共六箱奶,花了三百多塊錢。大家可以想想,老師再賤,在乎這幾十塊錢嗎?馮老師的錯誤,僅僅是教育方式不對。她提出學生應該對老師感恩,以禮物的形式來表示感恩之情,這事本身錯了嗎?
如今的社會輿論,是“老師有罪,罪加三等”。家長責罵學生,無人理會,老師責罵,則成眾矢之敵。同樣的錯誤,發(fā)生在其他人身上,有人會十分憤慨,一旦發(fā)生在老師身上,這人就會百分憤慨。馮老師犯的錯誤很大嗎?據報導,事后,學生聽說有關部門要處罰馮老師,還集體為老師求情,說老師也很辛苦,一時情緒失控,可以理解。
馮老師犯了多大的錯誤,竟然被依蘭縣教育局開除公職。依蘭縣教育局為什么這樣做?恐怕僅僅是為了個別領導的利益,他們害怕自己處理不好受到輿論指責。反正社會輿論是“老師有罪,罪加三等”,處理地越嚴重,反而越顯得自己公正無私,有正義感。實際上不過是一群不負責任的自私鬼而已。
如果要我說,馮老師被開除公職就是一大冤案。
二、每個教師都得是圣人嗎
目前的社會輿論,對老師的道德水準提出了不合實際的要求,那就是“每個教師都得是圣人”。平心而論,教師這一行的整體道德水平是高于其他行業(yè)的。哪個行業(yè)的道德水平比教師行還高呢?
當今社會,人人批評社會道德敗壞,而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也不高。在道德上,多數人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道德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今天,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是不高的。責怪人們不講道德也是不對的,因為道德狀況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基礎上。不改造社會的經濟、政治狀況,而空喊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這也只能是空喊。我們已經空喊了很多年了,道德狀況有改善嗎?就像近幾年有人想通過提倡學習所謂的傳統(tǒng)文化來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一樣,這種辦法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教師的道德狀況是由社會現實——經濟、政治狀況——決定的呢?還是由社會輿論的要求決定的?
教師的道德水平能否脫離現實而建立在空中呢?也就是建一個“空中樓閣”。這現實嗎?
人們對教師的道德水平提出高于普通人的要求,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要求每個教師都個頂個,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其實由于職業(yè)的關系,教師的整體道德水平本身就是高于社會整體水平的。人人痛恨今天的社會道德敗壞,人人心中怨氣沖天,人人在道德上“嚴于律人,寬以待己”,所以,見到他人有了道德污點,多會“嚴厲譴責”,何況又是一向被稱作“為人師表”的老師,更成了人們發(fā)泄對社會道德狀況不滿的最佳靶子。老師啊,誰愿意為你們撐腰?教育局的領導們,只想表現出自己道貌岸然的光輝形象,跟著他們,算你們倒霉。
其實對教師的不公正對待,正是今天社會道德敗壞的表現之一。以一種道德敗壞的方式制造關于師德敗壞的冤案,這正是今日社會道德敗壞的標志。依蘭縣教育局引領著這種潮流。負一點責任的領導是不會制造這種冤案的。而今天我們很難看到負責任的領導了。
2014年9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